方愛斌 謝知寒 陸夢騏
摘要:長期零電量用戶的普遍存在對于供電企業的經營管理造成了較大影響。既有可能浪費有限的人力、財力、物力,又有可能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若處置不當,還將產生用戶投訴風險,埋下用電安全隱患。以往對于長期零電量用戶的管控工作往往只能根據用戶投訴或反應逐一開展現場檢查,耗時耗力且查處成功率低。本文中通過借助供電企業用戶信息系統中存在的大量數據,以問題為導向,倒推異常原因產生機制,結合電壓、電量數據,探索出一套查找長期零電量用戶、分析零電量產生的根本原因的方法,該方法經實踐檢驗行之有效,解決了以往對零電量用戶管控不足的問題,提升了電力營銷精益化管理水平。
關鍵詞:零電量;采集;數據
1定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工業部令第8號《供電營業規則》第三十三條規定:用戶連續六個月不用電,也不申請辦理暫停用電手續者,供電企業須以銷戶終止其用電。用戶需再用電時,按新裝用電辦理。
我們將電能表連續6個月抄見電量為零的用戶,稱為“長期零電量”用戶。這類用戶的產生可能是由于用電戶空置或階段性用電,也可能是抄表不規范、表計質量問題、表計錯接線等引起的。
2 大數據分析
2016年6月,某省電力公司營銷現場稽查大隊(以下簡稱我們)針對長期零電量用戶,利用大數據手段開展了一次專項稽查。由于6月當月零電量的用戶達550余萬戶,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準確診斷長期零電量的問題根源,我們采用頭腦風暴的方式,先預先設想出產生長期零電量的原因,再根據原因倒推,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異常用戶挖掘:
(1)針對因用戶不用電導致的長期零電量。考慮到此類用戶應是長期零電量的“主力”,我們設定的閥值是連續24個月及以上零電量的低壓手工抄表用戶,剔除銷戶、停電、運行容量為0的用戶。
(2)針對因表計故障導致的長期零電量。考慮到此類用戶一般故障時間較短,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負荷監測和電壓監測的功能,結合低壓用戶單相電壓正常波動范圍,我們抽取了當月A相電壓小于165V或大于290V的零電量低壓用戶。
(3)針對因抄表不到位導致的零電量。考慮到此類用戶不會一開始就是零電量,我們設定了上半年至少有一個月有電量且電量值在200度以上,但在有電量的月份之后連續6個月以上零電量的手工抄表用戶。
(4)針對換表不當導致的零電量。換表是一個問題發生的根本原因,從換表流程入手,我們抽取了在輪換、計量故障、改類等有過換表記錄流程之前有電量且電量不小于100度,但在換表之后一直零電量的用戶。
(5)針對計量錯接線導致的零電量。利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實時召測電量的功能,抽取了除發電用戶、分布式光伏用戶外,當月抄表方式為遠程抄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中存在反向電量的零電量用戶。
共篩查出符合上述條件的疑似用戶5137戶,由該公司營銷現場稽查大隊負責組織到用戶現場開展核查。
3 排查結果分析
經過現場核查和分析,共核查出現場不用電用戶3506戶,電能表質量、采集質量等計量設備故障1453戶,抄表不到位、裝接不規范等工作差錯176戶,竊電2戶。現場核查結果驗證了開始的問題設想。
(1)用戶長時間不用電。一方面是由于當前社會正處于城鎮化的進程中,大量農村勞動人口進城務工或定居,農村留守老人、留守兒童現象突出,上一代多個兄弟姐妹使用的房子空置,小孩老人集中在一個地方撫養,導致類似原先4戶用電變成一戶用電、3戶不用電的現象頻發;另一方面是近年來房地產開發過熱,空城、鬼城現象屢見報端,買了房、辦了電而不住的現象普遍,造成“四周萬家燈火、城中一抹黑”的現象。
(2)電能表、采集設備質量問題。由于近年來電能表集中招投標,電能表廠家為了低價中標不惜降低電能表質量,電能表質量良莠不齊,再加上少部分電能表使用環境惡劣,風吹日曬雨淋,表計內部接線樁頭燒毀、無脈沖輸出、誤差失準、電池欠壓等造成電能表停走,或電能表正常計量,采集器存在故障無法采集等。
(3)抄表不到位、裝接不規范。近年來部分單位計量裝接、抄表等作業實行外包,由外包隊伍進行日常抄表和計量裝接,外包隊伍工作質量難以把控,手工估抄、電能表進線虛接、電能表接線樁頭螺絲未擰緊、進出線接反等現象偶有發生。
(4)用戶竊電。近年來實體經濟不景氣,個別用戶謀求蠅頭小利,不惜冒犯罪風險,采用繞越供電企業計量裝置、接線樁頭涂抹膠水等手段竊電,達到用電而不交電費的目的。
3 風險分析
電能計量裝置的準確、可靠是確保供用電雙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供電企業只有根據準確、可靠的計量數據,才能確保經營效益顆粒歸倉,才能保證優質、誠信的服務形象.“長期零電量”的存在,給供電企業埋下了隱患,主要有:
(1)浪費有限的人力、財力和物力。長期不用電的用戶,雖然現場已經不用電,但根據有關規定,供電企業仍要進行周期性的營業普查、抄表、周期核抄、電能表輪換等業務。雖然根據《供電營業規則》第三十二條規定“用戶連續6個月不用電,也不申請辦理暫停電手續者,供電企業須以銷戶終止其用電,用戶需再用電時按照新裝辦理”。但是在當前優質服務和電力體制改革的大環境下,基層單位難以嚴格按照《供電營業規則》相關條款執行,一旦用戶回來要用電而無電可用,難免產生投訴風險。且電能表自身損耗、表前接戶線漏電無法計算,影響臺區低壓線損率。同時,長期零電量用戶的電能表、接戶線長期帶電占用并損耗低壓電網資源。
(2)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益。本次專項稽查共追補電量43.2萬千瓦時,追補電費21.7萬元。由于電能表質量導致的電能表停走,用戶現場用電情況無法掌握,追補電量電費缺乏科學依據,發現故障后難以與用戶溝通追補電量,在當前優質服務的環境下,很難避免電量電費損失,客觀上產生跑冒滴漏現象。
(3)增大用戶投訴風險。由于抄表不到位、計量錯接線導致的用戶長期零電量。接線更正、電能表留存電量抄出,往往會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得到體現,往往造成用戶正常用電但電量突增的假象,且在居民階梯電價的背景下,容易造成居民用戶電費支出增大,難免產生用戶投訴風險。
(4)存在用電安全隱患。廣泛農村中長期不用電的房子多數屬于危舊老房屋,由于長期無人居住,年久失修,再加上用電
檢查人員思想上將此類用戶定位為用電檢查“過濾”用戶,供電企業在管理上容易產生盲區,房屋倒塌、電線老化、設備火災等隱患長期存在。
4 建議
根據上述現場調查的結果及原因分析,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鑒于《供電營業規則》相關條款與當前優質服務要求矛盾的前提下,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6個月及以上長期零電量用戶的處理規則。通過現場檢查發現,空置房、門閉戶等長期不用電用戶3506戶,占總異常的68%,雖然《供電營業規則》對6個月及以上不用電的用戶做出了規定,但基層單位考慮到用戶投訴風險,未對此類用戶進行銷戶處理,仍當作正常用戶管理,按照周期開展表計周期輪換、現場周期核抄等工作,一方面浪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利于公司增收節支,另一方面由于此類用戶現場一般無人居住,房屋年久失修,現場易發生火災,存在一定連帶安全責任風險。
二是在當前電能表集中招投標的背景下,建議相關部門梳理存在電能表停走等質量問題的廠家,積極與上級部門及設備廠家溝通,提高計量裝置質量。通過現場檢查發現,電能表內部接線樁頭燒毀、無脈沖輸出、誤差失準、電池欠壓等造成電能表停走,或電能表正常計量,采集器存在故障無法采集等導致的零電量用戶1453戶,占總異常的28%。此類計量裝置故障引起的零電量,一方面難以科學發現并完全追補,直接影響企業經營效益,另一方面容易給用戶造成供電企業計量裝置不準的印象,產生投訴風險,影響企業形象。
三是建議在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內增加低壓用戶計量采樣回路電壓監控功能。目前用電信息采集系統只對高壓用戶電壓按時采樣和前臺顯示,對低壓用戶計量采樣回路電壓需后臺召測。現場檢查發現在電能表質量問題細分中,由于表計計量采樣回路電壓異常導致的表計停走1414戶,占電能表質量問題總數的97.32%,而此類表計停走故障在日常抄表遠采集抄的環境下很難發現。
5 結語
總而言之,長期零電量用戶不僅損耗電網資源及人力資源,還存在電費差錯隱患和投訴風險。因此,供電企業在運營管理工作中應充分重視此類用戶。合理運用數據分析手段,結合用電檢查、現場稽查工作的開展,逐步減少長期零電量用戶基數,樹立供電企業良好的企業形象,實現企業與客戶雙贏。
參考文獻
[1] 鮑斌. 貼心服務 化解零電量戶用電管理問題[J]. 農電管理,2014.
[2] 劉桂軍. 供電企業如何面對“零電量”用戶[J]. 農村電工,2012.
[3] 張明,孫國蕾. 用電檢查過程中不宜忽略“零電量”用戶[J]. 電子制作,2015.
(作者單位:1.國網浙江建德市供電公司;
2.國網浙江省電力公司;
3.國網浙江嘉善縣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