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校的最基本的單位就是班級,而班級管理者與領導者的班主任在一個班級中起著重要的領導作用。就小學班級管理而言,班主任的管理的管理方式與個人品質對小學生有直接的影響。因此,加強班主任的管理能力是學校的重要任務之一。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的教育工作,而班主任的管理藝術則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物。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小學班主任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式,及時更新觀念,理論結合實際促進班級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工作;藝術性;班級管理
班主任工作是一個很瑣碎,很需要耐心和責任心的工作,尤其是小學班主任,每天對面幾十個孩子,幾十個復雜變換的內心世界,當孩子們需要關心愛護時,班主任應該是一位慈母,給予他們細心的體貼和溫暖;當孩子們有了缺點,班主任又該是一位嚴師,嚴肅地指出他的不足,并幫助他改正。班主任工作是一項既艱巨而又辛苦的工作。說其艱巨,是指學生的成長,發展以至能否成為合格人才,班主任起著關鍵性的作用,說其辛苦,是指每天除了對學生的學習負責以外,還要關心他們的身體、紀律、衛生、安全以及心理健康等情況,因此,當好一個班主任是一門藝術。
一、常規管理,體現藝術
班級常規管理是班級管理的基礎,也是學生學習的保證。良好的班級管理里應首先從基礎抓起。
首先,制定班級規章制度,將班級管理制度化。科學的班級規章制度,是班集體良好運行的保證。作為班級靈魂人物的班主任,首要任務就是制定一套管理制度和紀律,制度要有統一的規范和標準,并且要讓學生參與班規的制定,以體現民主性,這樣可以使學生自覺地遵守和執行。規章制度的制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度一旦形成,就必須嚴格執行,班規面前人人平等。在班規的執行上,班主任尤其要認識到,班規不只是針對學生的,老師也應該遵守。所謂“身教重于言教”,老師以身作則的去遵守和維護班規,必然會對學生起到激勵效果,班主任的模范帶頭,必然會大大提升其人格魅力,使師生關系更能為融洽,使班級的管理工作能夠順利地展開。
其次,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切實貫徹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使他們成為有道德、守紀律的好學生。對學生進行交通、水電及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安全教育,提高學生警惕性,防止上當受騙,并建立學校安全預警機制,為小學生安全提供保障。
再次,緊抓課堂教學。教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要有明確具體的要求,有檢查督促學生學習的措施,要特別重視建立課堂學習規范,努力創新教學方法,增加課堂趣味性,使學生牢固掌握基礎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二、放低身段,平等對待
作為班主任,應該正確對待自己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平等關系。首先,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學生有按自己意志實現愿望的權力,也有不服從別人意志,也不讓別人服從自己的權力,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喜好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喜愛的科目等,對于授課內容和授課方式,學生也可有自己的想法,我們不能以“我是老師,你必須聽我的”這一觀點,教育學生,剝奪學生的一些權力,我想這種平等正是當代教育所必需的。其次,班主任不能把學生分成等級而待之,提供所謂的“好學生”一些特殊待遇,而對“壞學生”進行苛刻的限制。學生沒有好壞之分,他們都是平等的個體。無意的“好壞對待”其實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消極的影響,他們會在無形中向往地位和權力,會把人分成三六九等,會產生巨大的虛榮心,甚至會成為心理乃至人格不健全的人。《新課標》曾指出過,新型的師生關系是一種充分體現尊重、民主平等、和諧和發展精神的新型師生倫理關系。作為班主任,就要在班級中構建出平等的師生“朋友”關系,營造出平等的學習、生活氛圍,讓學生在平等中健康成長。
三、示范帶頭,細處著眼
低年級的學生會留心觀察自己班主任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每一種表情,會細心傾聽班主任的每一句話,他們對班主任有著一種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情感。所以班主任的自身素質、道德修養,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形之中會成為全班幾十個孩子的榜樣。因此,在班級工作中教師時刻注意自身形象,事事從我做起,以良好的形象率先垂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我的學生。凡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自己做到,而且做得更好。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對事物的認知是整體性的,能熟知輪廓,但不注重細節。首先,教師要蹲下來,以孩子的視角觀察事物,用孩子能聽懂的話和他們交流。其次,要注重細節教育,把該做的事指導到位,因為他們很想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很想把事情做好。
四、注重情感,和諧友愛
在小學教學階段,情感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而且,小學正是學生情感發展的基礎階段,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具有難以言喻的積極作用。小學生的情感世界是豐富的,其中包括對父母的孝心與老師的師生情與同學的友情。班主任通過與學生積極進行情感交流,不僅可以更加全面地獲得學生的發展情況,還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并獲得學生的信任。首先,班主任應該為學生樹立健康的交友觀念和交友安全意識。班主任可以在情感交流課上對學生進行交友安全意識的普及,并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來為學生呈現出情感交流的重要性。其次,班主任應該積極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在學生與父母的情感交流中,班主任可以引經據典,通過感天動地的孝心歷史事件來讓學生領悟孝心的重要性,并倡導學生在實際生活中孝敬父母。在學生與教師的情感交流中,班主任可以積極與相應科任教師進行溝通討論,在和學生溝通中采取親切和藹的態度,以年輕的心態感染學生,積極建立愉悅的師生交流關系。
五、家校溝通,提高效益
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舉足輕重。因此,在實際的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這樣做,能夠使班主任教師更加充分地了解學生,從而能更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同理,家長方面也是如此。此外,班主任教師還可以積極邀請學生家長為班級管理工作出謀劃策,如此,不僅可以為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注入新的血液,同時還能使整個班級充滿家的感覺,這對班級凝聚力的提升十分有益,繼而能進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效益。
總之,班級管理工作任重而道遠,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需要狠抓,也需要技巧。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班主任需要不斷總結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創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技巧。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今天,班主任要根據新課程的具體要求,與時俱進,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班級動態,做好與學生、家長以及任課教師間的溝通管理工作,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合理化的管理,幫助學生更好、更快的發展,為社會培養更多的棟梁之才。
參考文獻
[1]王春梅,張國泉.小學班主任管理語言藝術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
[2]丁凡華.提高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徑[J].文理導航(下旬),2014(04)
作者簡介:羅冬紅(1972——),女(漢族),湖南衡東,衡東縣洋塘完全小學,大專,主要從事小學教育教學。
(作者單位:衡東縣洋塘完全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