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4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海軍發展很快——能在戰斗力和規模方面趕上美國海軍嗎?中國第二艘航母的建造是中國穩步崛起成為海軍大國的重大里程碑。不出意外的話,今后10年中國會繼續其上升之路,達到挑戰美國海軍霸主地位——至少是在東亞。
今天中國海軍的力量已遠超30年前了。上世紀90年代時,中國還只有一支海岸防衛部隊,無力挑戰美國海軍。但此后,中國海軍迅速崛起,其巨大的進步靠的是循序漸進,而非革命性的突飛猛進。中國謹慎、逐步地引入新設計和裝備,然后才加快造艦。
本世紀的第一個10年中,中國局限于建造少量的各型軍艦,只有在對每種型號進行全面測試后,才逐步轉向改進型設計。經過了這10年的謹慎試驗,中國海軍才有信心選定可靠的艦型,開始高速建造軍艦。即使如此快的建造速度也未必會增加船隊的規模,而只是換掉老舊、過時的艦艇。
未來兩年,中國海軍這一輪現代化將會完成,屆時中國的軍力和能力會大幅提升。目前,中國的海軍演習和訓練機制均是前所未有的,這種勢頭很可能會繼續下去。淘汰舊軍艦使中國不僅有機會改善其艦艇的質量,還可提高數量。
不過,增加現代驅逐艦、護衛艦、輕型護衛艦和柴電動力潛艇,只是中國海軍力量增長的一個方面。未來10年,中國會建造更安靜的下一代核潛艇,裝配彈射系統的新型航母,并且擴大兩棲艦隊。除了擴充硬件之外,中國還會繼續重點打造后勤艦隊以及在全球其他地方獲得后勤保障基地。擁有一支后勤艦隊是執行藍水行動的關鍵。
經過今后10年的提升,到2030年,中國海軍與美國海軍之間的差距將大幅縮小,但仍會存在一定差距——中國目前已經擁有世界第二強的海上力量。
盡管中國在全球海上實力方面接近美國,但兩國仍將在不同的方面保持優勢。由于美國在本土海域大體上安全且毫無挑戰,所以仍會像以往一樣發展藍水力量。所以,華盛頓向來注重航母、大型水面戰艦以及一支能全球投射影響力和兵力的龐大補給艦隊。中國也會努力建造類似的艦艇,打造藍水海軍,但重點會放在南海和東海等靠近本土的海域施展力量。所以,中國會保持一支由小型水面戰艦和柴電潛艇組成的艦隊,但規模會小得多。
其他因素也有可能鞏固中國對其近海的控制,它們包括改善指揮和控制、提高訓練水平、擴大陸基空中力量和導彈力量、天然的地理咽喉及軍隊集中的特點。到2030年,中國很可能成為圍繞黃海、東海和南海的第一島鏈內主導性海軍,同時也會在更遠的從日本到印尼至關島和帕勞群島界線內享有很大的優勢。當然,美國仍會是世界其他地區海洋的霸主。
2030年以后中國的潛在海軍力量目前無法預測,但中國很有可能會謀求在太平洋更遠的海域挑戰美國的海上霸主地位。今后幾十年,中國海軍會越來越強。它或許不會成為世界大洋的主宰者,但會有能力掌控自家海上后院。▲
(陳俊安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