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金標
摘要:以四川某城市污水處理廠的提標改造工程為依托,取污水處理廠生化系統的進水采用“A2/O +MBR”工藝對污水做進一步的后續處理,使MBR出水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通過本次現場連續進水試驗,將驗證MBR膜處理技術可行性,為工藝的優化設計以及運營提供參數。
關鍵詞:MBR工藝;市政污水;化學需氧量;總氮;總磷
引言
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推進,城鎮污水量和污水水質對城鎮污水處理廠產生巨大的沖擊,污水處理設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環境問題也不斷凸顯。為了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投資環境以及保護群眾身心健康,將城市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清潔衛生、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環境城市。按照國務院發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發〔2015〕17 號)相關要求,同時嚴格貫徹執行《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1/2311-2016),結合城市排水專項規劃,提出污水處理廠改擴建方案,切實指導“十三五”污水處理廠及管網的建設工作。
一、試驗目的及內容
(一)試驗目的:根據四川某污水廠運行情況,用“A2/O +MBR”工藝對污水廠進水做深度處理,通過生化與MBR相結合的工藝,提高可生化性,改善出水水質,中試設備穩定運行,使MBR出水達到《四川省岷江、沱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標準》。通過本次現場連續進水試驗,將驗證MBR膜處理技術可行性,為工藝的優化設計以及運營提供參數。
(二)試驗內容:在試驗運行過程中通過對膜集成系統的運行通量、運行方式和進水量等運行參數調進行整,考察分析“A2/O +MBR”設備的運行結果,確定優化的工藝流程和較佳運行參數,為工業化項目提供數據支撐。
二、試驗工藝介紹
結合污水廠的具體運行情況,為了最終使技改工程體現“現代化、科技化”,采用技術先進,成熟可靠,運行費用低、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工藝路線,對原水進行處理,達到外排標準。污水廠原運行工藝及中試改造工藝流程如下:
污水站技改設計生化階段水力停留時間大概15h。中試設備主體采用“A2/O +MBR”工藝,集裝箱內部設備共分為三個同樣大小的獨立箱體,箱體總有效容積大概3.9立方米,集裝箱外部設置前置攪拌水箱,有效積大概1立方米,設備總有效容積大概5立方米,計劃最終產水流量達到330-417L/h,中試水力停留時間大約12-15h。中試采用5片FMBR-10型可拆卸膜片,總膜面積50平方米。
從現場細格柵出水經潛污泵提升進入中試設備,設備內部加入好氧池污泥,設備第一個箱體與第二個水箱,設為缺氧環境,好氧水箱及膜池產水箱設為好氧環境,并通過污泥回流泵進行回流。設備內部另設有兩臺曝氣風機及一臺產水自吸泵,并設置產水箱,作為產水收集及反洗用水。同時,投加葡萄糖作為反硝化補充碳源,除磷藥劑用作除磷。
中試設備運行方式為:產水8分鐘,反洗2分鐘,如此反復連續運行。并根據污水站工業化污水處理量,以及設備連續運行狀況,對設備產水流量及時間做適當調整,以保持設備運行穩定連續且效果良好。
三、試驗過程及結果
此次中試試驗設備使用的是5片FMBR-10型膜片,總膜面積50m2(可拆卸為30m2)。通過對連續產水的COD、氨氮、TN、TP、濁度等水質指標的檢測數據的分析,以及運行壓力和反洗時長等參數的考察,確定適合的工藝處理操作,驗證系統運行的可行性。考察該工藝運行的穩定性。
本次試驗可分為三個階段:
① 第一階段:2018年4月28日至5月7日,初步試驗階段
設備運行產水流量為240l/h,總停留時間大概21h,缺氧停留時間大概10h,好氧停留時間大概11h。
② 第二階段:2018年5月8日至5月12日,水量提升試驗階段
設備運行產水流量為280l/h,總停留時間大概18h,缺氧停留時間大概9h,好氧停留時間大概9h。
③ 第三階段:2018年5月13日至6月2日,水量提升,水力停留時間縮短至與技改工程設計一致
設備運行產水流量為330l/h,總停留時間大概15h,缺氧停留時間大概7h,好氧停留時間大概8h。
設備三個階段一直保持連續穩定運行。剛開始在較長水力停留時間情況下,穩定改善出水效果,然后提高產水流量,縮短停留時間,最終與技改工程設計一致,用于模擬實際工業化處理情況,設備保持運行正常,產水指標良好。
(一)中試設備及水廠CASS工藝CODcr處理效果對比
從圖表可以看出,經過三個階段的連續運行,中試設備CODcr去除率始終保持在較高水平,去除率基本在80%以上,并且設備產水CODcr并沒有因縮短停留時間,進水水質異常升高,而出現較大幅度波動。
從以上數據對比可以看出檢測結果較為平穩,產水CODcr穩定在30mg/l以下,去除率在90%以上。
(二)中試設備及水廠CASS工藝氨氮處理效果對比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中試設備出水氨氮效果明顯優于水廠CASS工藝出水,設備出水氨氮數值大部分在1mg/l以下,氨氮去除率基本在98%以上,經過長時間連續運行,穩定達到排放標準以下,只有四次數據在1.5mg/l以上。設備在5月17日至5月20日期間,由于膜池曝氣量降低,曝氣不均勻,導致膜池內部出現未曝氣區域,導致硝化效果不明顯,氨氮出水數據有所升高,但是去除率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經改善膜池曝氣環境之后,出水氨氮立即恢復到正常水平,從側面說明了中試設備及工藝高效的處理效果。
(三)中試設備TN處理效果
從以上圖表可以看出,經過長時間的穩定運行,“A2/O +MBR”工藝具有較高的TN處理效果,去除率基本在70%以上,前期水廠進水TN嚴重超標,基本在70mg/l以上,最高時將近100mg/l,設備產水穩定在20mg/l左右。進水TN不超標時,設備產水TN基本在10mg/l以下,達到排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