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麗
摘要:為了在今后的工作開展上創(chuàng)造出更高的價值,必須堅持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的體系上不斷完善,促使每一項工作的落實都能夠獲得足夠的依據。論文圍繞其質量控制技術開展詳細的討論,針對其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以完善路基工程施工。
關鍵詞:土方路基;質量控制
引言
路基是路面結構及道路行駛車輛的承載體,對車輛在道路上的行車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具有十分關鍵的影響作用。壓實度的控制是土方路基施工中的一個關鍵問題,該問題直接關系到路基的強度、穩(wěn)定性,影響到路面的實用性。為此,對土方路基施工中壓實度的控制進行研究探討,尋找切實可行的控制方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公路施工中最為常見的土方路基病害分析
(1)橋涵臺和路基施工的材料有著較大的差異,橋臺一般都是使用剛性比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澆筑而成,而與橋臺相連的路基部分通常都是使用砂性土進行施工,前者屬于剛性體,而后者屬于柔性體。這樣在路基和橋涵臺連接的部分則是屬于集中受力的位置,如果長時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擾,那將會導致連接位置發(fā)生不同程度的下沉,進而出現錯臺,使得橋頭出現跳車的情況。(2)在實際的公路施工中難免會遇見軟弱地基的情況,這種地基極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發(fā)生失衡下沉的現象,如果下沉度超出一定的范圍,那將會導致土方路基出現明顯的開裂。(3)在軟弱地基的范圍中,如果受到雨水的長期影響,那在路基邊坡的位置將會出現積水的情況,而積水處將會慢慢的下陷,路基局部填充土壤也就逐漸的下沉,進而使得公路局部發(fā)生明顯的下沉現象。(4)處于小填方地段或者是零填路基部分,這個地段的毛細水會慢慢的上漲,地表水也是逐漸的下滲,進而增大填方土壤的濕性,路基部分軟化和柔化,出現“彈簧”或者是“翻漿”的情況,使得路基出現龜裂。
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應遵循的原則
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應遵循的原則包括:(1)在公路工程路基施工過程中,必須明確質量控制目標,即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都要進行良好的掌握,這樣才能對不同的內容作出協調和安排,針對全局工作進行安排和部署,進而取得較好的效果,各方面工作得到進一步落實,減少偏差和不足;(2)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的中后期,是重點工作階段,必須做出反復的檢驗和調研,尤其是對技術、材料、設備及設計方案的混合搭配等,要保持相互輔助的狀態(tài),如果出現了較大的矛盾和沖突,勢必會影響到公路的長久運營,屆時造成的損失和安全事故,都無法在短期內較好地應對。
3、加強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技術的有效對策
3.1、嚴格施工程序
路基施工環(huán)節(jié)相對比較復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相互聯系,共同影響。要想有效地避免各類質量問題的產生,工作人員必須要積極加強對施工程序的嚴格管理,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實現技術以及物質與現場的協調配合。工作人員需要從多個角度著手前期的準備工作,盡量避免路基在填筑之后又因為開挖修建而導致路面受到影響。技術工作人員需要以前期的設計標準以及施工方案為切入點,積極加強與監(jiān)理工程師的聯系以及合作,通過對施工設計的深入分析來更好地促進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
3.2、強化監(jiān)管工作
監(jiān)管工作作為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通過實施一定的措施,使其有效強化,進而有力保障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更好地鞏固效果。項目實施過程中,應樹立2項意識:(1)安全責任意識,要做到萬無一失;(2)安全憂患意識,要明確一失萬無,同時針對生產問題建立安全防控體系,做到全面監(jiān)控各項工作。
3.3、對于膨脹土以及濕陷性黃土地段的處理措施
在實際的公路路基填筑施工過程中,盡可能不要使用膨脹土以及濕陷性黃土材料。如果因為施工現場的條件不得不使用膨脹土以及濕陷性黃土,那必須得進行針對性的處理,具體可以融入一定的石灰粉,一直到將膨脹土的膨脹率減小到零為止。然后就是膨脹土以及濕陷性黃土地段的兩側應該設置足夠多的排水設施,必須得注意的就是絕對不能夠將透水性材料墊層鋪設到膨脹土以及濕陷性黃土地段的表面,要不然的話將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后果。
3.4、詳細調查,制定方案
在施工之前,工作人員需要進行前期的調查,了解公路沿線的具體情況,分析在作業(yè)范圍之內的各項影響因素,具體包括塑性指數以及含水量,通過對不同制作標準的試驗分析及強度試驗來保證施工方法制定的合理性。其次,詳細地調查工程實際的工程量,嚴格按照前期的工程施工周期對不同的作業(yè)段進行合理的劃分,了解進度計劃的實質要求并保障施工進度的合理編排,明確不同的工程日進度計劃。再次,工作人員需要嚴格按照進度計劃了解其他的不利因素以及具體的天氣變化,通過對日進度計劃的深入分析來實現材料、機械以及人力資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更好地落實日進度計劃。最后,工作人員需要將作業(yè)方案以及施工工序相結合,積極地加強對2個環(huán)節(jié)的論證以及考慮,保證每一道工序都能夠嚴格按照前期的作業(yè)方案一一落實。
3.5、完善路基設計
完善路基設計需要從以下2方面進行:(1)路基設計之前要經過大量的勘查、對比和分析,對區(qū)域內部既有的一些挑戰(zhàn)和路基建設過程中的限制性條件深入了解,最大限度地提高路基設計的可靠性和可行性;(2)路基設計過程中,應高度關注公路工程的未來發(fā)展以及可能遭遇到的挑戰(zhàn)。
3.6 路基壓實的控制
1)填土厚度的控制
目前我們最重的光輪壓路機是18~21T,振動壓路機為CA25型,通過試驗路確定填土厚度不宜超過20cm(壓實厚度)。施工時根據填土厚度、松鋪系數,計算出單位面積的用土量,用灰線標出方格網,每一方格內鋪筑固定的土方數,現場由專人指揮。每排土堆分布相互錯開,以便推土機、平地機整平。
2)含水量的控制
含水量過大,土顆粒間的孔隙被水分占據,而水一般又不為外力所壓縮,在碾壓過程中出現“彈簧”現象,同樣達不到壓實度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為了土壤在土基上能及時晾曬,把整個標段劃分成若干個施工段,以便形成有效的流水作業(yè)面,當測定某段含水量達到或接近最佳含水量時,迅速進行整平、碾壓,當對壓實度K≥93%區(qū)域,含水量大于或小于最佳含水量一定數值仍能碾壓達到要求,但是碾壓的遍數要增加,而不是試驗段所確定的遍數。
3)碾壓程序的控制
在壓實機具碾壓遍數已選定的條件下,壓實操作必需遵循“先輕后重,先慢后快,先邊后中,相鄰兩次的輪道重合輪寬的1/3的原則,對振動壓路機而言,先用低頻,后用高頻,因低頻碾壓時振幅大,有利于深層密實,高頻碾壓時振幅小,有利于淺層密實。在最佳含水量時,90區(qū)土質路基的碾壓,振動壓路機低頻一遍,高頻一遍,18~21T光輪壓路機3遍,即可達到壓實度要求,對93區(qū),低頻兩遍,高頻一遍,18~21T光輪壓路機4~5遍,對95區(qū),低頻兩遍,高頻兩遍,18~21T光輪壓路機7~8遍,對于兩個工作段搭接部分的碾壓,前一段留5~8M不碾壓,在下一段施工時一起碾壓。
結語
土方路基壓實施工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施工工序,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為了保證土方路基壓實施工的壓實度能滿足施工要求,必須對路基壓實度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和有效的控制,采取科學合理的質量控制技術,明確施工要點,選擇適宜的路基材料、試驗路段。
參考文獻
[1] 龔建榮.公路路基施工質量控制與防護措施研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4):250-251.
[2] 樊磊.公路工程路基施工的質量控制技術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04):258-259.
[3] 吳佳.公路路基施工技術及其質量控制研究[J].交通世界,2019(Z2):94-95.
(作者單位:綏中縣公路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