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莊
摘要:園林樹木是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園林綠化在構建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中的地位越發顯著。然而,我國在發展城市化的過程中對園林綠化建設起步較晚,尤其是在內陸的中小型城市中。同時,園林樹木病蟲害問題也在不斷制約著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腳步。本文
關鍵詞: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城市綠化
引言:
園林樹木病蟲害問題是影響園林綠化質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近年來,隨著各地自然氣候呈現不穩定的態勢,以及部分城市在探索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中對園林樹木施藥的不正確認識,造成大批園林樹木遭受各類病蟲害的威脅、生長狀態不健康、樹木出現枯萎甚至死亡的情況,嚴重影響了園林的美化與綠化以及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進程,同時對城市內居民的日常生活也帶來了不利的影響。
1 城市園林樹木病蟲害的主要特點
1.1偶發型園林樹木病蟲害的情況在不斷增多、范圍也在不斷擴大。近年來,我國南北方的氣候變化較為異常,造成多地園林樹木出現偶發型病蟲害。然而由于在初始階段未對該類病蟲害持以較高的關注度,對相應的防治方法掌握不到位,造成這類病蟲害呈現范圍不斷擴大的趨勢。
1.2常發型園林樹木病蟲害情況未得到有效控制,甚至出現連年發病、事態難以控制的狀況。近年來,我國多地城市園林樹木的常發型病蟲害防治效果逐年下降。究其原因,首先是對化學防治方法的普遍以及頻繁使用,造成常發型樹木害蟲對藥劑逐漸產生抗體,而降低了化學防治的效果。其次,部分城市居民集中反映在針對樹木噴灑化學藥劑進行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居民出現集體身體不適的情況,部分城市在降低了樹木病蟲害藥劑的噴灑頻率的同時,未采取相應的生物式或者物理式樹木病蟲害防治方法。
1.3次要型園林樹木病蟲害的控制效果不理想,部分已經由次要型偶發病蟲害轉換為常發型病蟲害,進而不斷擴大城市內園林樹木病蟲害的種類與范圍,為防治工作帶來了更多的難度。
2 現階段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對樹木的準入制控制力度不到位,導致園林樹木病蟲害擴地區傳播
為了配合城市綠化建設以及園林自身發展需要,現代園林建設過程中普遍會引進非本地區樹木。很多地區對樹木的準入制控制力度較為松散,對引進樹苗的檢疫工作落實不到位,造成外來樹苗、樹木頻繁出現病蟲害,甚至影響到本地其他樹木以及植物的正常生長,導致園林樹木病蟲害呈現擴地區傳播的趨勢。
2.2 化學防治園林樹木病蟲害的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
化學防治園林樹木病蟲害的方法,最為傳統、簡單,并且在短時間內效率較高。然而,隨著化學防治園林樹木病蟲害方法施行的時間在不斷延長,園林樹木害蟲產生抗體的情況也在不斷增加,使得化學防治效果呈現逐年下降的態勢。同時,部分化學藥劑在使用與噴灑過程中,會對相關的操作人員以及附近的居民身體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并不利于城市的生態可持續發展。
2.3 城市內園林樹木生長環境的惡化,提高了園林樹木遭受病蟲害威脅的概率
首先,從異地引進本地的樹木需要經歷一段時期的生長環境適應階段,很多樹木在異地移植的過程中表現出明顯的不適應的狀態,自身的抗病能力的降低使得這類樹木遭受病蟲害威脅的概率在不斷提高。其次,隨著經濟的發展,雖然很多城市近年來響應國家號召,責令重度污染的企業關閉或遷移,同時提高了對本地企業排污的管制,然而在市場經濟發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受利益驅使,仍有很多企業枉顧國家的法制法規,違規排放,不斷惡化城市內園林樹木的生長環境。再次,現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造成城市內汽車數量的急劇增加,雖然我國近年來針對汽車尾氣的排放指標不斷出臺新的政策,然而城市內汽車尾氣的排放依然是影響園林樹木生長環境的重要因素之一。
3 結合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提高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質量的策略
3.1 合理制定異地樹木引進計劃,提高樹木檢疫工作質量
在引進異地樹木的過程中,不應該僅將樹木的美觀作為主要考慮因素。應該結合城市內樹木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狀況以及相互影響情況,合理制定異地樹木引進計劃。同時,應該提高對外來樹木檢疫工作的重視程度,盡量杜絕外來帶蟲帶病樹苗、樹苗對本地現有樹木以及其他植物的影響。
3.2 提倡綜合防治園林樹木病蟲害的方法,促進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
在預防以及控制園林樹木病蟲害的過程中,并非只有噴灑化學藥劑這一種方式,近年來,生物式、物理式園林病蟲害防治方法也在日漸成熟。首先,在使用化學藥劑進行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的過程中,應該降低或者避免使用毒性較大、對城市居民以及其他生物健康威脅較大的藥劑。其次,根據城市生態環境的實際狀況,有計劃的引入本地病蟲害發病較多類型的害蟲的天地,例如啄木鳥、赤眼蜂等。再次,在發現園林樹木出現病蟲害的第一時間,由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存在病蟲害的樹葉、樹枝、枝干、樹根進行剪除以及焚燒處理,并對重點區域的土壤進行消毒。
3.3 關注城市內樹木的健康以及生長狀況,不斷優化樹木的生長環境
首先,高度關注城市內樹木的健康以及生長狀況,尤其是外來樹木以及混合種植的植物群落的健康以及生長狀況。對外來樹木的非正常生長情況進行因素分析,縮短以促進外來樹木對本地環境的適應時間。對混合種植的園林植物群落,在注重各類樹木與其他植物的美觀搭配的同時,要關注不同植物之間病蟲害交互感染的可能性。其次,重視對相關工作人員的技術培訓,增強相關工作人員的責任感。可以通過建立一定的考核機制,對業務能力突出的工作人員進行嘉獎,考核在園林工作中經常出現紕漏的工作人員,不斷提高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為園林樹木病蟲害防治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現代人活動的主要區域,城市生態可持續發展不僅關系著現代人的身心健康,同時也是影響我國長遠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城市園林樹木的病蟲害防治工作,不僅應該堅持科學、避免對其他生物造成不良影響的理念,同時還應該提高對生物式、物理式防治方法的使用。通過防治病蟲害對樹木的影響、提高城市綠化以及美化程度的同時,不斷提高城市的綠化面積。
參考文獻
[1]王麗麗.園林病蟲害防治與城市生態的可持續發展[J].城市建筑,2017(3):216-216.
[2]張娟.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發生與城市生態環境關系的探討[J].農業與技術,2017,37(8).
(作者單位:秦皇島市海濱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