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孟麗
摘要:科學、新穎的導入環節是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有效的導入環節可以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結合2018年江蘇省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暨優質課評比活動中部分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為例,探討了課堂導入方法助力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做法,即實物導入,誘發學生的思維興趣;試聽導入,提升學生的思維;問題導入,發散學生的思維;歌曲導入,激活學生的思維。
關鍵詞:導入環節;思維品質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英語課程承擔著培養學生基本英語素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任務(教育部,2012)。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不斷積累的過程,應落實到課堂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
本文將以2018年江蘇省小學英語教學觀摩研討會暨優質課評比活動中部分優秀教師的教學實踐為例,闡述導入環節助力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初步思考。
一、實物導入,誘發學生的思維興趣
圖片和實物是對文本的有效補充,是教材的“第二語言”(張李平,2018).教師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使用真實的實物或者圖片導入新課,可以變抽象為具體,不僅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求知欲,同時可以引導學生主動深入課堂,激發學生積極思維的興趣。
如楊斯媛老師在執教My tooth fell out!時,利用牙齒模型來向學生展示和介紹牙齒的重要性以及乳牙脫落的現象。讓學生真真切切能看到和摸到,更能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以下是學生看到牙齒模型以后引發的思考:
S1:They are strong.
S2:They are beautiful.
S3:They are sharp. They can help us do many things.
S4:They help us eat/talk/smile.
S5:Were not born with our teeth. When were little,we have baby tooth.
一個簡單的實物牙齒模型,激發了學生的認知需求,調動了他們的知識儲備,使他們有話想說,在自由表達中培養了概括和分析的能力,誘發了深入思考的興趣。
二、試聽導入,提升學生的思維
思維品質的發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跨文化的視角觀察和認識世界,對事物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程曉堂,2017)。視聽導入的顯著特征是形、聲、色齊全,具有很強的形象性和靈動性,可以迅速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并為之搭建語言學習與運用的平臺,提升學生的思維。例如,封婷老師執教Pet Heroes時,選用一段關于動物的視頻作為課堂導入。視頻中不僅展示了一些動物種類,還講述了一個動物英雄救助其他動物的故事。師生教學對話如下:
T:Boys and girls,do you like watching videos?
Ss:Yes.
T:OK. Now,lets watch a video.(播放一只牧羊犬救助一只剛出生不久的小狼的視頻)What do you think of him?
S1:I think hes brave.
S2:I think hes clever.
S3:He is a hero. Because he helps the baby wolf.
S4:I think hes not only a pet,but also a hero.
通過這段簡短但豐富生動的視頻,不僅在較短時間內引出英雄話題,帶入英雄情境,同時,學生能思辨英雄特質,提煉英雄事跡,從而提升了他們的思維品質。
三、問題導入,發散學生的思維
問題導入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故意設疑,通過提問,引發學生追根溯源的心理,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探索新知,積極自主尋求解決新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一組科學、合理、有效的問題設置,層層深入、循序漸進,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又能發散學生的思維,自然地導入目標教學內容。如在Smarter Winter Animals一課中,沈文治老師通過四個層層深入、環環相扣的問題: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winter? Its...
How do you spend the winter? I wear... I stay...
How do people spend the winter? We...
How do the animals spend the winter? Some animals... 讓學生比較人和動物的過冬方式,談談自己所了解的相關知識和思考。比如最后一個問題問學生動物們是如何度過冬天的,有的學生答:Snowshoe rabbits grow white fur in winter.老師適時追問:Why? 學生答:Because white fur can keep them warm.教師針對學生的回答提出更多啟發性的問題,發散學生的思維。
四、歌曲導入,激活學生的思維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也提出:“沒有任何興趣,而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英語歌曲具有優美的旋律和歡快的節奏,從心理學角度看,歌唱會讓學生感到放松、愉悅,活躍思維,且產生興奮滿足的情緒體驗。利用英語歌曲導入教學內容,能幫助學生逐漸體會英語語感,鞏固和擴大英語詞匯,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時,展開想象的翅膀,發展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如在Pet Heroes的教授中,教學內容涉及到不同的動物種類,吳瓊老師通過一部精彩電影Zootopia的主題英文歌Try Everything來進行教學內容導入。Zootopia講述的是一只兔子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戰勝世俗眼光,終于成了一個解救動物城的英雄。Try Everything的旋律一出來,學生們就會積極聯想到電影的內容。這樣的導入既可以讓學生激活思維,推測本節課所學內容主題是跟動物英雄有關,同時又自然地導入動物主題。又如王茜老師執教的Smarter Winter Animals導入中,她引導學生聆聽并嘗試跟唱歌曲Happy Winter。冬天一般意味著嚴寒和冷漠,而這首歌的內容卻是非常快樂的,為什么呢?這種疑惑會激發學生的思維,促使他們大膽地預測接下來發生的故事。
五、小結
“關注學生的思想,發展他們的思考能力是學校必須要為學生做的事,但不代表其思維能力弱”(杜威,1990)。科學有效的導入環節,不僅能夠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能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參考文獻
[1]程曉堂. 2015. 英語學習對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作用 [J]. 課程·教材·教法,(6):73-79
[2]程曉堂. 2017. 英語核心素養及其測評 [J]. 中國考試,(5):7-14.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京市揚子第三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