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和移動通訊設備普及,現代化的教育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高校學科與微信這個自媒體相結合,獲得了良好的效益。本文分析了高校音樂教學的現狀,并從微信角度出發探索了一些高校音樂教學策略,旨在提升高校音樂教學質量,促使高校學生實現全面發展。
關鍵詞:微信;高校音樂;應用
隨著現代通訊技術發展,微信這個即時通訊服務程序得到了廣泛普及,它擁有海量的用戶群,且具有迅捷、互動、連通等特點,越來越多的與高校學科教育相結合。目前,高校學生基本上都在使用微信這一通訊工具。微信與高校音樂教學的結合,為高校音樂教學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不但可以為學生提供便捷的學習工具,讓學生能隨時隨地接受音樂熏陶,還可以為高校學生、教師提供相互溝通的工具,這對拓展學生音樂視野,豐富學生音樂見識,提高學生音樂素養來說具有促進作用。所以,高校音樂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微信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借助微信的優勢,促進高校音樂教學的發展。
1高校音樂教學現狀
1.1缺乏教學資源
眾所周知,音樂教學必須要通過專業的工具才能實現,樂器、多媒體視聽設備是音樂教學的物質基礎。但是,受高校經濟實力和學校教育資源分配影響,很多高校并不能充分配置音樂教學資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音樂教學效果。微信的出現解決了這一問題,微信軟件上海量的音樂資源為高校音樂教學提供了便利。
1.2教學方式落后
傳統的音樂教學,基本上是灌輸式教學模式,即教師喋喋不休地講,學生漫無目的地聽,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筆者發現,受灌輸式教學模式影響,高校音樂教學中存在著學生玩手機、聊天等問題。微信的應用為音樂教學提供了更為新穎的平臺,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賦予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有效解決課堂單一教學方式的弊端,更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與音樂素養【1】。
1.3欠缺師生互動
筆者發現,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存在重知識輕互動的問題,他們只顧講解理論知識,卻忽視了與學生的溝通,致使師生之間缺乏有效互動,最終影響了教學質量。微信是一款即時互動工具,教師可通過微信及時了解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某種樂器的演奏技巧、某一音樂作品的技術難點等,有的放矢地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問題,促使學生不斷提升音樂技能。
2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應用微信的策略
2.1構建公眾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微信公眾號,是一個向全體用戶推廣的互動交流平臺。通過公眾號,用戶可在微信平臺上實現和特定群體的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的全方位溝通、互動,形成一種主流的線上線下微信互動方式【2】。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構建班級、學院微信公眾號,使學生在分享音樂學習資源的過程中,激發學習興趣,拓展學習視野,豐富學習見識,這非常有助于學生音樂創新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可構建“音樂家園”微信公眾號,把喜愛音樂的學生集中到一起,定期不定期上傳理論知識、技能技巧和音樂資源,實現音樂教學資源的共享共通。當然,為了提升學生參與程度,教師可適當放權,把公眾號管理權下放給學生,這樣一旦學生遇到了有價值的音樂資源,就會上傳到公眾號中,從而進一步擴大了音樂共享渠道。值得注意的是,把微信公眾號的管理權下放給學生,并不是完全放手不管,教師應當定期不定期監控微信公眾號上傳的內容,引導學生學習一些積極向上、健康正面、符合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的音樂作品,避免一些庸俗的音樂作品進入公眾號,從而促使學生接受正面熏陶。此外,教師除了建立校內微信公眾號之外,還應當鼓勵學生關注一些校外音樂公眾號,如音樂大全、視聽練耳、樂理知識等。這些微信公眾號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可以更好滿足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需求,讓學生根據自身興趣愛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音樂作品,從而有助于恢復學生選擇權和自主權,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
2.2借助微信互動功能,加強師生交流互動
互動,是微信最核心的功能。教師可以以微信為依托,為學生提供一個課下交流互動平臺,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互動溝通,讓師生通過微信平臺就音樂知識、樂器技巧、音樂鑒賞等內容進行交流分享。同時,微信這個互動平臺,具有一定自然性,避免了學生在與老師開展面對面交流中可能會產生的尷尬、畏懼心理,師生之間通過語言、文字、語音等途徑實現自然互動,加深對音樂知識的理解。在微信群中,學生們自由分享自己的音樂見解,從歌詞到音譜,從鑒賞到情感,從專業到大眾,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激發智慧火花,促進學生音樂智能的發展。此外,微信還有助于增強師生情感。作為音樂教師,有責任引導每個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通過微信強化與學生的交流,增加師生情感溝通【3】。教師可根據學生微信朋友圈中反映的信息,關注學生各方面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從而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促使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2.3借助微信連通功能,突破音樂教學限制
微信這個自媒體,具有連通功能,可以實現線上線下、隨時隨地的互動溝通,是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平臺。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微信的連通功能,結合課堂音樂教學、高校音樂活動等實踐活動,在校園范圍內開展與音樂實踐活動有關的主題活動,比如“我是音樂達人”、“我愛唱歌”、“我愛作曲”等,以促使音樂教學真正實現線上線下的融通。以“我愛唱歌”主題活動為例,學校可通過微信公眾號來進行前期宣傳,從而營造良好的活動氛圍;通過微信公眾號分享活動內容、比賽戰果、精彩片段等內容,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音樂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線上評比,讓學生成為活動評價的參與者,為自己支持的歌唱者搖旗吶喊,加油鼓勁,從而更好擴大音樂活動的影響力。這種線上線下活動的開展,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感,激發學生創作能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讓他們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鍛煉音樂能力,提升音樂實力。同時,高校學生心智尚未成熟,他們推崇公平正義,一旦校園音樂活動的公正性受到了學生質疑,那么校園音樂活動最終將會流于形式。微信的出現,化解了這個問題。學校如果開通了微信評價功能,將微信投票、評價與實踐活動相結合,將會突破傳統校園活動中教師為主導的評價模式局限,提升校園活動的公平性和公正性,促進校園音樂活動得到更多學生喜愛。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微信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師生互動溝通,創新音樂教學方式,極具現實意義和價值。高校應當認識到微信在音樂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主動構建微信音樂共享平臺,通過微信的連通、互動功能,豐富教學資源,拓展學生見識,延伸教學領域,加強師生互動溝通,真正給予學生學習選擇權和自主權,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音樂學習,從而更好挖掘學生音樂潛能,發展學生音樂特長,促進學生整體音樂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丹.探討微課在高職高專課程中的應用[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11):389-390.
[2]孫琦.開放大學地方學院微信公眾平臺的實踐研究[J].科學導報,2015(4):255.
[3]楊維霞.談微信平臺對大學生產生的積極效應[J].成功(教育版),2013(18):22-23.
作者簡介:黃守劍(1968-),男,漢族,海南文昌,講師,大學本科,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合唱教學及合唱訓練。
(作者單位:海南外國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