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馳
摘要:裝修作業過程中易接觸多種職業危害因素,最常見的是生產性粉塵及有毒化學物,家庭裝修作業工人因作業時間長,其職業安全防護尤其是呼吸安全防護應放在首位。
關鍵詞:家庭裝修;工人;呼吸防護
近年來,伴隨著我國房地產業的蓬勃發展,加之國民經濟狀況的改善,家庭裝修需求大大增加,家裝需求的井噴吸引了大量的農民工進入該行業。家庭裝修作業過程中易接觸粉塵、甲醛、苯等有害因素,作業工人的職業安全防護尤其是呼吸防護需引起重視。
一、家庭裝修作業人群特點
裝修作業工人以男性農民工居多,隨著我國老齡化日趨嚴重,統計局監測顯示我國40歲以下農民工比重逐年下降,裝修作業工人也隨之出現年齡結構老化趨勢明顯的特點。多數裝修作業工人有吸煙、飲酒等不良嗜好,且因學歷水平較低對裝修過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知之甚少,或者少數工人知曉部分內容,但因知易行難,施工過程中個人防護意識不高,很少按要求遵循職業防護要求。
二、家庭裝修作業過程中需呼吸防護的重點環節
工作場所職業危害因素中的生產性粉塵(industrial dust)分為無機粉塵,包括含礦物粉塵、金屬性粉塵、人工合成的無機粉塵;有機粉塵,包括含動物性粉塵、植物學粉塵、人工合成的有機粉塵;混合性粉塵。常見的家裝施工包括敲墻、家具加工、隔斷、吊頂,打洞等較易產生粉塵,比如木質家具加工過程中易產生木屑塵,陶瓷或石質材料打磨過程產生的陶瓷塵及矽塵,其他常見粉塵如水泥塵、砂輪磨塵、有機粉塵等,長期接觸和吸入粉塵可致過敏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如支氣管炎、職業性哮喘、肺炎甚至更嚴重者塵肺病[1],職業性腫瘤等。
除粉塵外,家庭裝修作業過程中用到的材料和用具中多含有化學有害物質,如尿醛樹脂、酚醛樹脂制成的裝飾物件在較長時間內會持續釋放甲醛;溶劑型油漆、粘合劑、涂料及劣質家具中常含苯、甲苯、二甲苯、苯乙烯等有害物質;短期大量或長期接觸此類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對人體危害較大,比如職業性急性甲醛或苯中毒,職業性慢性苯中毒如白血病,常見癥狀包括頭暈頭痛、失眠、記憶力減退、過敏性哮喘等[2]。
三、家庭裝修作業過程中的呼吸防護策略
從行業規范化的角度出發,主要職業危害因素之一粉塵主要產生于加工作業過程中,因此可考慮增加裝修材料工廠化生產比例,現場裝修工作以成品裝配為主,可大大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的產生。此外,當前家裝市場多以小型裝修隊承包的形式進行,出于減少成本的目的,該類裝修單位往往傾向于忽略作業工人的職業安全防護,而裝修材料工廠通常都是中到大型企業,具備較完善的職業病防護措施,可減少職業病危害因素對裝修作業人員的傷害。
施工前可對不同施工階段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進行預估,確定防控的重點。針對產生粉塵的作業工序,盡可能淘汰粉塵危害嚴重的施工工藝,安裝除塵、吸塵的機械設施或局部密閉化操作,條件允許的宜采取濕法抑塵。裝修作業過程中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工作結束及時進行現場濕式清潔以減少揚塵。針對易產生揮發性有害化學物的施工環節,除門窗打開采取自然通風外,還應適當增加機械通風設備,如噴漆及涂膠等作業安裝局部機械化排風裝置;裝修材料選擇環保材料,不得使用國家禁止使用或不符合國家標準的有害材料,木質裝修材料應符合GB 18580-2017的規定;盡可能配備洗眼裝置,督促作業工人佩戴包括口罩、手套及護目鏡等個人防護用品,并在作業結束后全身沐浴。
安全監察局等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大培訓及監管力度,定期對作業場所內粉塵濃度及粉塵中游離二氧化硅含量進行測定,督促裝修施工單位加強作業工人職業安全防護培訓,配備適宜職業防護用品,如針對粉塵可選用顆粒物過濾效率≥95%的口罩,而針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則選用過濾式防毒面罩,呼吸防護用品的配備應符合GB/T 18664-2002的規定。作業工人嚴禁在裝修場所就餐和留宿,及時清理裝修廢棄的裝飾材料。因為揮發性有毒化合物如甲醛、苯等隨溫度的升高而釋放量增加[3],裝修施工單位應減少高溫季節作業,縮短連續工作時間。對于裝修作業工人而言,一級預防,即在疾病尚未發生時針對病因所采取的措施非常重要;同樣不可忽視的是二級預防,崗前、崗中(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職業性健康體檢)、離崗體檢,作業過程中如有接觸化學有害因素的工人體檢項目應包括血生化等,作業過程中如接觸粉塵的工人應接受放射影像學檢查,檢查結果應及時如實告知作業工人。
綜上所述,家庭裝修作業工人應注重呼吸安全防護,避免或減少作業工程中的健康損害,此外,家庭裝修行業協會和安全監察局等相關監管部門加強職業安全管理,維護裝修作業工人的健康和生命權益。
參考文獻
[1]槐璽龍,黨少農,路建超等.2017年寶雞市粉塵作業工人肺功能測定結果[J].職業與健康,2019(04):549-551.
[2]鄭華燕.甲醛作業工人神經系統癥狀及腦電圖異常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03):458-459.
[3]張淑霞,于興,馬嵐.2015年洛陽市新裝修居室空氣中甲醛污染狀況調查[J].實用預防醫學,2018,25(02):243-245.
(作者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