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保峰
摘要:法律聽起來好像離人們非常遙遠并難以理解,但實際上法律已經滲透進我們生活的各方各面,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并且人類一切的法律的發展都源于生活。如果世間沒有法律,一種可能是整個世界進入一種理想化的共產主義狀態,個人的情感與道德能夠統一,在個人素質極高的情況下,達到完美的境界。而另一種就是整個世界將陷入一片混亂,人們的基本權利得不到任何的保障。生命、財產、健康、自由這些詞匯,都會被野獸般的欲望所替代。整個社會因為規則的缺失而導致整體崩潰,人類也將隨之走向滅亡。所以法律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使社會變得更加和諧,讓人生變得更加美好。
關鍵詞:法律;法律歷史;法律傳承
一、法律的意義與歷史
法律就是安全的眼睛,懂得法律就能辨明是非認清邪正。法律又是知識的窗口,對人的思想進行提升,并加以制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當人類承認族群這一概念的時候。規矩二字就已然成立。這個規矩就是法律,法律不是為了囚禁限定人類的自由,也不僅僅是為了成為維護統治階級的工具,更加不是階級與權力的象征。而是人與人相處,保持社會正常運轉的強制規范。
世界上第一部,法律書籍就是漢莫拉比法典,此時的規則已經被提升。在人們的意識中,將“應該如何”變成了“必須遵守”。古羅馬人深知只有遵循法律,才能確保羅馬帝國的昌盛。如今我們在羅馬廣場看到的12塊銅表,就依然向世人傳達著古羅馬的法治精神。秦朝的法律制度在中國法律史上占有獨特的地位。一方面是因為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政治,而另外一方面秦法具有著公私分明、是非分明、雖嚴且公、雖苛且正的特點,其表現出來的立法技術之先進,令后人嘆為觀止。通過考古人們發現,在秦朝墓中出土的竹簡上,有著對秦法極其詳細的描述。其中有一條提到鄰里之間需要相互監督協管,一旦發生了刑事案件,如果鄰居外出不知情,可以不予追究責任。但如果沒有外出,即使不在案發現場,也依然會對其失職行為進行治罪處罰。這種法律的存在,雖然嚴格,但實際上促進了鄰里之間的和睦相處,以及能夠在事件發生之前,第一時間從犯罪者的心理層面解決問題。這無疑對當時社會的穩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見義勇為這四個字所代表的道德與法律放在今天也是一個社會難題,但是在秦朝,對于見義勇為的法律就有詳細的規定。子曰,見義不為,無勇也。這句話看起來僅僅是一個道德規范,但在秦朝,已經將這句話納入到了法律的范疇之內。秦朝法律規定如果在街道上有人殺人傷人,如果旁觀者在其距離百步以內,不加以救援。將會受到與加害人相同的法律懲罰。同時秦法對于孝敬父母和夫妻和諧方面,也有著詳細的法律法規。這體現著百善孝為先,和家和萬事興的社會道德準則。并且秦朝的法律非常重視生命的尊嚴,認為人的生命是至為寶貴的。任何人都有生存以及接受最高標準醫療保健服務的權利。在殘暴統治著稱的秦朝,就對健全的新生嬰兒的生命如此的尊重。雖然與具有高度文明的現代社會有著不小的差距,但如果置身于歷史的長河之中,秦法無時無刻地在向全世界證明,我國在2000年前的文明就已經達到了怎樣的高度。
二、法律與青少年
轟動上海的大樓火災事件,就是因為用人單位違規使用無證焊工,才導致的悲慘結局。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許多家庭支離破碎,幸福就此消散。這一切的起因都是源于對法律的漠視。身為高中生通過此事件得出的教訓就是,人們雖然可以忽視法律,但惡果一定不會忽視人們。這僅僅是一個忽略法律的典型案例,但實際上遠遠不止如此,生活中的法律無處不在。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就與公交公司形成客運合同關系;到飯店吃飯時就與飯店形成消費合同關系;到文具店買文具時,就與文具店形成買賣合同關系;借錢給朋友時,就與朋友形成民間借貸關系;為他人擔保時,就會與債權人形成擔保合同關系;結婚時,自然就形成了婚姻關系。這些關系全部都是法律關系的體現。懂得如何對應這些法律關系,就能更好的解決身邊發生的事件。
比如劉先生聽到了樓下的聲音非常的吵雜,后發現原來是因為一位老人騎自行車時,不小心將突然跑出小狗的腳壓傷。于是狗主人與老人發生了爭執,狗主人要求老人進行賠償,而老人則認為自己不應該賠償。最終準也無法說服對方,于是劉先生了解情況之后,對狗主人說:“第一,請出示您合法的養犬證。第二,您的遛狗時間不合法,黑龍江省有關法律規定,晚七點至第二天早七點之間允許遛狗,其他時間均不合法?!边@一番話說出之后狗主人自覺理虧,事情得到化解。所以這個故事可以得出,合理的掌握法律常識,可以對生活中的事件起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作用。
三、結語
在青少年身體發育成長的同時,世界觀人生觀也正在成長。此時的我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非常容易受到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由于對法律知識的缺失,違紀違法甚至犯罪的事件時有發生。所以處在人生觀逐步形成的關鍵時期,我們必須要學法知法,才能弘揚正義,遠離邪惡。法律這兩個字對我們高中生來說,再也不是一個陌生的詞匯,知法守法已經融合進了學業的每個階段。只有認真學法才能在未來做一個知法懂法的人,而正因為知法懂法,才能成為一個守法的公民。只有守法,才能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進而通過法律的途徑維護他人的權益,維護國家的利益,維護法律至高無上的尊嚴。
參考文獻
[1]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1995(02):108-108.
[2]季衛東.法律程序的意義——對中國法制建設的另一種思考[J].中國社會科學,1993(01):8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