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欽儀
摘要:在社交中,交際主體為了使交際活動順利進行,通常會遵守語言交際的原則。網絡社交是網絡時代社會發展的一大特點,隨著它的發展,形成了一種特殊的社交語言體系。文章旨在以語用學角度分析網絡社交語言的特點及其創新的交際原則。
關鍵詞:網絡社交;語用學;語言
隨著時代的發展,網絡越來越發達,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也隨著網速的變快而變得更加頻繁。虛擬的網絡給人們提供了一個表達情感、展示生活的平臺,將真實的社會與虛擬世界聯系得更加緊密,網絡社交語言也應運而生。網絡社交語言可以與現實交際原則相似,也可以與現實的交際原則有差別或者形成獨有的一套體系。
一、網絡社交語言的語用特點分析
(一)網絡社交語言比傳統社交語言更簡潔
網絡一般是人們非正式社交的環境,而且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網民們也希望網絡社交語言可以讓他們更快速的獲得信息,所以當人們主要通過打字來交流時(這里的“字”可以是中文字,也可以是標點符號、表情等等),大家就更傾向于將“字”簡化。
(二)網絡社交語言比傳統社交語言更口語化
網絡社交語言主要是用打字的方式呈現在手機或電腦屏幕上,但由于網絡是非正式的社交環境,并不是面對面的嚴肅交談,所以網絡社交語言有口語化的特點。而且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速,人們對社交的需求也變得快速,所以當大家披上“馬甲”在網絡上談天說地時,只是注重交友的過程,語法和邏輯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網絡社交語言簡潔的特性,就更讓它的口語化更加凸顯了。
(三)網絡社交語言比傳統社交語言更多元化
在傳統的社交中,語言的表達是較為單一的,我們僅能用文字、標點等來交流,但網絡社交語言不僅可以用各國文字、標點符號,還可以增加圖畫或是用各種符號組合起來交流,這讓我們的網絡社交語言更加多種多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顏文字,例如囧rz。
二、網絡社交語言和語用原則
(一)合作原則
美國哲學家格賴斯提出了合作原則,他指出,在言語交際中,雙方都希望互相理解,彼此總是需要相互合作的。他提出的合作原則簡稱cp原則,它包含四條準則:真實準則、適量準則、關聯準則、方式準則。所以,不僅是傳統社交環境下要遵守合作原則,在網絡上同樣要遵守,雖然合作并不是社交的主要目的,但網絡社交本質也是言語交際,說話人與聽話人雙方存在著默契,有意或無意地遵循著這些準則,這樣才能達到有效交流的目的。
(二)禮貌原則
禮貌原則是英國語言學家杰弗里里奇提出的觀點。禮貌原則是傳統社交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也是人類交際中必要的原則之一。在許多國家傳統的語言系統中,敬語和謙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也是禮貌原則最典型的代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都盡可能的遵守禮貌原則。在網絡這個虛擬的環境中,人人都可以披上馬甲,人們不能透過屏幕看到陌生人的身份、年齡等信息,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所以在網絡社交中,謙辭和敬語的使用就沒有傳統社交的要求那么高,但這樣也會導致網絡中不乏出現粗俗、暴力的語言。
(三)娛樂原則和經濟原則
網絡社交言語中違反合作原則的情況除了有時是出于禮貌的原因外,其他情況下大多都是在遵循娛樂原則和經濟原則。有時在網絡社交中我們會用到夸張、諷刺或調侃的手法,其實這些可能都是為了娛樂。
在網絡社交中我們會因為時間、網速或一些其他的原因,使用更加簡潔的表達方式,比如縮略語、別字等等,盡量避免冗雜的語言,方便獲取信息,這就是在遵守經濟原則。經濟原則要求講話人以盡可能少的話語達到最佳社交目的。網絡社交語言除了在一定程度上遵守傳統的語用原則外,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特有的語用規則來與其特殊語境相配合,因此創造出了許多約定俗成的規則。在英語國家就經常用縮寫來提高交流效率,例如,用idk代表I dont know,用srsly代表seriously等等。
三、結語
著名英國語言學大師尼古拉斯·奧斯特勒曾說:“任何一種語言傳統都有可能孕育出偉大的創新,特別是在現代環境條件下,創新將得以更加迅速的傳播。”在現代社會,網絡幾乎成了與我們密不可分的生活必需品,而作為一種特殊的、創新的語言變體,網絡社交語言同樣隨著科技進步飛速發展著,現在網絡社交語言儼然已經成為所有網民都掌握的技能了。
在網絡社交中,除了遵循一般的語用規則之外,網絡語言本身也形成了特殊的語言系統,形成了特有的體系和特殊的語用特點,甚至創新了一些獨特的語用規則。我們仍應注意的是,網絡與人們的生活、工作聯系得越來越緊密,很多網絡社交語言已經不僅僅出現在網絡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會有意無意地使用網絡語言,網絡社交和傳統社交已經不再是割裂的兩個體系。如最近的佛系、skr,c位出道等網絡流行詞也漸漸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網絡社交語言雖然有著傳統社交語言不可媲美的一些優點,但也存在著一些不足,如粗俗、不穩定等。網絡流行更新換代飛速,我們現在看來是潮流的詞語,過了一年兩年,就變成了土氣,而網絡的虛擬的特性,更是讓人發言變得不負責任,因此語用學應當提倡規范網絡用語,分析網絡用語,促進網絡社交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蔚然.網絡語言交際對語言交際原則的運用和偏離[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4(03).
[2]Levinson,Stephen C.Pragmatics[M].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
[3]張海濤.網絡語言的語用分析[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6(06).
[4]李立新.網絡語言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7.
[5]宗志武.網絡語言的定位與規范問題[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5(10).
[6]毛力群.網絡語言:一種全新的語言模式[J].浙江師范大學學報8社科版,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