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周磋
摘要:作為我國第二大藏族聚居區,四川藏區有著鮮明的民族交融與文化內涵豐富特征,在四川藏區社會發展史上漢族移民有著深層次影響,對當下深入研究四川藏區漢族移民有著重要現實意義。因此,文章以元明清時期切入點,從不同角度入手客觀闡述了四川藏區漢族移民及其在多個層面的具體化影響。
關鍵詞: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影響
在新形勢下,學者紛紛開始關注四川藏區外來移民問題,在多層次理論研究基礎上發表了一系列文章,《西康移民問題》、《西康圖經》等,在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及其影響方面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同時,在元明清時期,由于受到多個方面因素作用,大批漢人借助不同方式進駐四川藏區,掀起了一股移民浪潮,對四川藏區地區經濟、文化等產生了極大地影響。
一、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
四川藏區漢族移民現象并非偶然,建立在特定歷史背景基礎上,自隋唐以來,便有漢人利用不同方式進入四川藏區,元代以降,四川藏區正式被中央王朝管轄,進駐四川藏區的漢人明顯增加。在元代行政轄區背景下,漢人常以貿易的方式進駐四川西藏;在明代茶馬互市背景下,漢族商人紛紛到四川藏區開展貿易活動,甚至在此定居;在清代特定歷史背景下,由于受到“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軍臺移民、乾嘉拓墾以及近代邊疆危機作用下的川邊改土歸流影響,大批漢人遷移到四川藏區,該地區人口數量大幅度增加,多民族不斷融合的同時多工種頻繁交流以及各類文化不斷碰撞,掀起了一股漢族移民浪潮。在此過程中,軍屯、貿遷與墾荒是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的三大類型,遷移規模并不統一,遷移原因多樣化,分布不均勻。省籍來源多樣化,比如,陜西籍、四川籍、湖南籍,以技術工種為切入點,可以分為軍籍、官籍、商籍等,在文化、技術工種等不斷融合作用中,極大地推動了四川藏區經濟文化繁榮發展。
二、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影響
(一)改變人文生態格局
元代之前,藏族人、藏文化是四川藏區呈現出的關鍵性人文生態格局,元代以降后,各地區漢人因各種原因以及不同形式進駐四川藏區,對藏區文化產生了根本性影響,藏文化日漸具有鮮明的漢文化特色,四川藏區人文生態格局也有了新的變化。在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的漢人頻繁增加,分布在藏區各地,康定縣、丹巴縣等,甘孜及其沿大道各個村落都居住有漢人,在長時間碰撞、交流、融合中漢族移民對四川藏區各角落經濟、文化、生活等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在漢名也展布在四川藏區各地,無形中客觀折射了漢族移民對四川藏區城市、村落的具體化影響,在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已構建的人文生態格局被打破,以全新的形式呈現出來。
(二)民族血緣親情融合與風俗相近
(1)民族血緣親情融合。在進駐四川藏區之后,漢人長時間和當地藏人交錯雜居,在婚姻這一紐帶作用下,促進了漢族、藏族在血緣親情方面的融合,為語言、習俗等方面融合提供了關鍵性保障。在融合過程中,婚姻是最基本的形式。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漢族與藏族通婚已成為清朝末期邊疆危機作用下的川邊改土歸流中一項關鍵性內容,清政府大力支持四川藏區的漢族移民和當地藏族人通婚。在此過程中,川滇邊務大臣趙爾豐對漢藏通婚進行了明確規定,要求通婚中必須有保人證書,要到相關的官府進行存案,否則將不能完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護通婚中漢族與藏族婚配雙方根本性利益,利于婚配雙方之間構建更具穩定性的婚姻關系,在這一時期四川藏區漢藏通婚已受到法律保護。隨之,四川藏區的漢族移民與當地藏族人在婚姻血緣不斷融合中彼此間的交流方式得以優化,在交流不斷深化中漢族與藏族的血脈之情不斷凝聚。在血緣親情融合發展中,漢族移民以及當地藏族人在民族團結友愛方面的認同度明顯提高,在民族文化交流、融合中能夠為邊疆開發以及穩定提供重要支撐力量,也能從根本上推動這一歷史時期四川藏區經濟文化高層次發展。
(2)風俗日漸相近。在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當地藏族人在經濟、文化等方面交往日漸深入,當地藏族居民日漸染習漢風,兩族風俗日漸相近,其體現在不同方面。在語言方面,為了彼此間能夠更好地交流,漢四川藏區的漢族移民紛紛開始學習藏語。同時,在生活習俗方面,漢藏兩族各自文化不斷碰撞、融合,在文化交流、共同生產等中他們過著彼此的節日,比如,藏歷春節;漢族中秋節、端午節,漢族土葬習俗對藏族喪葬習俗也產生了一定程度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說,盡管在深層次接觸、交往中,漢族移民、藏族土著彼此間的生活習俗不斷影響,有些習俗方面仍然存在差異性,但在漢藏兩族不斷融合發展中有效吸收、利用彼此民族文化精髓,民族間的團結必定會不斷加強。在此基礎上,元明清時期漢藏移民對四川藏區產生的影響不可忽視,在改變四川藏區原有單一化人文生態格局過程中漢文化因素不斷融入其中,促使四川藏區文化類型更加多樣化,藏族土著居民的精神生活得以豐富,在血緣、語言、習俗等元素深度銜接、融合中促進了四川藏區文化發展,加上多樣化技術工種等不斷作用,為元明清之后四川藏區經濟文化深度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在四川藏區社會發展史上這批漢藏移民在文化交流、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等方面做出的貢獻不可忽視。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元明清時期,不同省籍、從事各類勞動的漢人涌向四川藏區,在民族團結友愛、民族文化交流、邊疆開發穩定等方面起到關鍵性作用,要從不同方面角度人手深層次探究元明清時期四川藏區漢族移民類型、原因等,多層次把握漢族移民和當地土著人口結構、語言、習俗等方面影響,全方位、系統化明確元明清時期漢族移民在促進四川藏區經濟文化發展方面的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廖榮謙.明代貴州漢族移民及其對少數民族地區人文生態建構的影響[J].內江師范學院學報,2018,33(09):78-84.
[2]李志農,鄧云斐.明清時期的漢族移民與云南藏區文化生態分析[J].思想戰線,2015,41(06):21-27.
[3]吳臣輝.明清時期內地漢族移民西南邊疆地區的流向研究——以云南永昌府為例[J].農業考古,2013(04):92-95.
[4]王海兵.清代以降邊緣藏區的外來移民、地權變動與社會變遷[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36(01):62-6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