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婷
摘 要: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源于其內在的價值,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需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本文對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化育功能的路徑進行探討,詳細闡述了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育人功能的具體措施,以期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理論;化育功能;路徑
一 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與理論體系邏輯關系的緊密性
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主要取決于其內在的價值,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需要以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與理論體系邏輯關系的緊密性為前提。時代在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也會一直處于發展的狀態,所以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和理論體系進行更新,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內涵。但是,目前還是存在著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與理論體系跟不上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步伐的情況,從而無法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對此,需要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進行創新,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需求,擴大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正面影響。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下,人們會逐漸對自身的行為進行規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積極參與到社會活動中。馬克思主義理論課作為高校的必修課之一,在改變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推動社會發展等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價值,需要從源頭上明確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與理論體系之間的邏輯關系,搞清楚馬克思主義理論育人功能的具體來源,幫助教育者與被教育者樹立正確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信仰,使其真正指引人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二 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解釋力、感染力和指導價值
馬克思主義理論并不是單純的思維產物,而是真實寄托于社會活動的。脫離了社會活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就失去了創造的源泉。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價值在于能夠對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進行培育,對歷史和現實問題進行解釋,對一切反社會活動進行批判。正是因為這些功能,中國共產黨一直將其作為黨政的主要思想。但是,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教學內容與現實脫節,二是課程體系與理論體系脫節。對此,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時,要對現實生活中的事情進行解釋與批判,讓人們能夠透過表象認清實質。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不能脫離社會進程,應該從社會發展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之道,并教會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從歷史演進視域中看待國家、社會和人生問題,既要重視研究理論與現實的關系,又要結合政治社會轉型,說明理論對現實的改造和塑造功能。
三 提高黨員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者的素質
學生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信仰,并不完全取決于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的價值。復雜的社會環境對學生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確立有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將學生培養成高素質的社會主義接班人,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非常關鍵的。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者的行為和思想直接影響著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的成長。因此,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影響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黨員干部和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切實履行馬克思主義理論所倡導的行為。高校教師自身要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信仰,熟悉馬克思主義理論并能夠熟練運用馬克思主義理論對現實問題進行解釋,提高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興趣,加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認知。
四 創新馬克思主義理論課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既要遵循各種主客觀事物內在的邏輯,又要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也就是說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體系要滿足實際的發展需求。
一方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內容要采用規范性語言,因為不論是課堂教學模式,還是實踐教學模式,都必須反映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規范特點。另一方面,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思想選擇合適的教學模式,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中。同時,要持續發掘傳統教學模式內在的潛能,改變課堂教學模式,積極運用場景教學、案例教學等教學模式,大幅提高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的教學質量,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
五 結語
總之,為了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育人功能,需要從深層次認識到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發展規律,并通過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切實解決馬克思主義理論發展中所存在的問題,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向現代化發展,滿足現代化育人的具體需求。
參考文獻:
[1]郭福燕,黃影.強化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化育功能的路徑分析[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21(3):124-129.
[2]李金花.高校推進馬克思主義大眾化教育的路徑探析——基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視角[J].學理論,2012(35):34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