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本文以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為研究對象,從課堂準備、班級管理以及教學方式等角度入手,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推動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措施,希望能夠為相關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與指導。
關鍵詞:小學四年級;語文;互動教學
一 做好課前準備,加強互動
課堂互動教學看似簡單,實際上想要真正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互動中來,仍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情。基于此,需要教師事先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更好地推進課堂教學互動的開展。比如很多教師在實際進行課堂互動過程中,經常喜歡從“問題提問”的方式入手,但一些教師在實際進行問題提問時,經常不做任何鋪墊,直接開門見山,且提出的問題缺乏討論性,難以激發學生的回答欲望,從而限制了課堂互動教學發揮價值。因此為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提前做好情境創設與問題設計,充分做好準備,才能起到更好的互動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珍珠鳥》教學時,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文章閱讀后,在提問前,可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段有關珍珠鳥的視頻,創設良好的情境,然后再提出以下問題:(1)比如文章中作者提到:裝珍珠鳥的籠子溫暖、舒適,如果你是珍珠鳥,你會認同作者的說法嗎?(2)讀完了《珍珠鳥》的故事,你認為作者眼中的“信賴”與珍珠鳥眼中的“信賴”是同一種信賴嗎?上述提出的互動問題從不同視角出發,且沒有標準的答案,更具討論價值,再加上教師之前的視頻播放鋪墊,更能激起學生參與討論的欲望,引導小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暢所欲言,可有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效果[1]。
二 注意教學方式,加強互動
首先,需要語文教師意識到,課堂互動是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之間的事情,二者缺一不可,而很多小學生出于對教師的“敬畏”或者自身比較“靦腆”,很難在互動之中放開手腳,更為重要的是,很多小學生參與互動教學的勇氣是由教師個人所賦予的,如果教師平常是一個和藹、平易近人的人,那么更容易獲得學生的好感與信任,學生也更加樂意配合教師進行互動,反之,小學生很容易在互動教學中顯得非常緊張,很難放開手腳與教師進行互動溝通交流。這就需要教師從日常教學入手,注意自己的教學方式,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應多一些微笑,多說一些溫暖鼓勵的話語,給予學生表達的勇氣,同時教師還應表達出自己風趣幽默的一面,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學生,獲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這樣教師在語文課堂互動教學中才能夠實現“一呼百應”,更好地推動課堂互動教學的進行[2]。
例如在炎炎夏日,下午上課時學生很容易犯困,難免會出現學生上課打瞌睡的現象,此時面對打瞌睡的學生,教師應多一些理解,并嘗試用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比如可以故作嚴肅地對打瞌睡的同學的同桌說:“幫我拿書敲醒他,要敲醒他的靈魂。”一句話會引得班級同學哈哈大笑,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驅走了學生的困意,相較于不分青紅皂白地嚴厲批評,這種教學方式更能獲得學生的喜愛與信任,更有助于后續互動教學的順利展開。三加強學生管理,加強互動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互動的主導,主要互動對象是學生,因此加強學生的管理,對于推動課堂教學互動也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實際開展互動教學時,既要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又要采用一定的規矩約束,不能任由學生個性“野蠻生長”。因此教師可以制定一些班級管理制度,具體制度內容可以結合所在學校對學生管理的要求,先制定一個大概的框架,要求學生在這一框架下自由商討,在充分尊重學生意見的同時,又能夠避免出現“原則性錯誤”。在此基礎上,對于初次制定完成的班級管理制度,需要教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看法,說一說自己對班規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并表明自己的理由與見解;針對一些合理的意見與建議,教師可以在與學生商討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投票表決,遵循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完成對班級制度內容的合理補充,并將表決通過的班級管理制度公示于班級宣傳欄中,確保該制度能夠得到切實有效的落實[3],通過相應的制度給予班級管理良好的指導,這對于推動課堂互動規范有序開展也有著較為積極的影響。
四 結語
綜上所述,為有效提升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質量水平,教師需要從不同角度出發,立足于不同環節,采用一些針對性的措施,更好地推動課堂互動教學的有序開展,最終達到課堂互動教學質量提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洪彬.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中華少年,2018(1)23-24.
[2]孫慧.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赤子(上中旬),2017(3):222.
[3]何芬芬.試論小學四年級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的現狀思考[J].明日,2019(1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