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感恩教育,凈化學生心靈
豐順縣埔寨中心小學 羅彩燕
感恩是一種生恬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是一個人不可磨滅的良知,也是現代社會成功人士健康性格的表現。因此,我們的教育不僅要教我們的學生如何學習,怎樣學習,更要教他們如何做人,怎樣學會感恩。
那么,我們該怎樣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呢?
一、明確“感恩”教育實施的必要性
現代社會已經成為“獨生子女時代”,對獨生子女的嬌慣和溺愛,滋長了孩子們的自我意識——一切活動以自己為中心,永遠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奉獻。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外來多元化的影響,中華民族傳統精神與美德被淡忘并受到一定沖擊。感恩對于學生來說也就非常陌生。例如,鄭州一名女孩因不滿媽媽沒有滿足自己買頭飾的要求,不僅對著媽媽破口大罵,還當街扇了媽媽兩巴掌。也曾有媒體報道,武漢一初中生給父親發短信要錢,內容只有三個字:“爸:錢。兒?!备赣H看罷心酸不已:在“爸”和“兒”之間夾了一個“錢”,也許在兒子的眼里,維系父子之間關系的紐帶就是“錢”,要是沒有了“錢”,父子之間可能也就沒有什么關系了吧。像這樣的事例已是司空見慣,難道我們不應該反思嗎?因此我們必須教育學生學會“感恩”。學會感恩,先要學會知恩,要理解父母的養育之恩,師長的教誨之恩,朋友的幫助之恩。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們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個生命,尊重每一份普通的勞動,也更加尊重自己。
二、培養感恩意識
感恩教育是一種情感活動,實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動人,以情感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感。
一是通過品德與社會、語文等教材,發揮課堂主渠道的作用,深入挖掘教材思想,充分利用傳統美德教育,把感恩教育融入到教材中去,如語文課程中涉及愛國教材的《我愛祖國》,體現父母養育之情的《秋天的懷念》,表達感謝之恩的《畫楊桃》,還有品德與社會課程中描繪大自然的賜予之恩的《共同的家園》。通過情境再現,故事演講等形式,點撥學生知“恩”,引導學生捕捉生活中的“恩”。
二是結合節日,開展活動。如“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這些傳統節日都是對學生進行傳統道德教育的良好素材。通過感恩演講、寫感恩信、制作節日卡片等,引發學生的共鳴,培養學生感恩意識,激發學生的情感,促使學生在生活中自強自理,在家中盡量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如掃掃地、刷刷碗、洗洗衣服等。
三是在日常生活中滲透感恩教育,利用一切契機對學生進行教育,時時言感謝,事事存感恩。例如,在班級大掃除中,要求學生自己承包打掃任務,并對自己的任務負責;要對保潔的同學“感恩”,不隨地扔垃圾;對幫助自己的人道謝……
三、深化感恩教育
1.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主動參與,讓學生體驗愛
(1)對父母的感恩
a.開展體驗活動,體會父母養育自己的辛苦。如開展“做一天家務”、“為父母洗一次腳”、“算算親情帳”等活動。
b.利用網絡科技給學生播放一些《媽媽再愛我一次》、《暖春》等的感恩電影,觀后作交流,并寫《觀后感》,使學生的心靈受到強烈的震撼。
c.在切身體驗的基礎上,舉行主題班隊活動,上升為情感的具體表現:1-3年級的學生每天為父母送上一句感謝語,4-6年級的學生每天做一件讓父母慰藉的事。
(2)對老師的感恩
a.酌情開展“我當小老師”活動,讓學生了解老師一天的工作,體會老師的良苦用心和付出的精力。
b.開展“感謝您,老師”的演講比賽和“我為老師做件事”的回報活動。
(3)對他人的感恩
定期開展“感恩日”,有意識的組織學生到村里或敬老院里幫助孤寡老人,用行動表達對他們的關愛之情;以“四川地震”為平臺,開展救殘扶傷獻愛心活動,傳遞愛的溫暖;以“飲水思源,愛國榮?!钡男S柋薏邔W生要好好學習,以此感謝華僑及鄉賢的熱心建校和助學,并立志向他們學習,做個“喝水不忘挖井人”的新一代接班人。
(4)延伸至對自然、祖國的感恩
a.開展感恩自然、愛護環境活動。要求學生從我做起,愛護校內外的花草樹木,樹立環境保護意識,珍惜資源,愛護家園。
b.重視每周的升旗儀式、國旗下的講話、紅領巾廣播站、班隊墻報評比,開展“我愛祖國”為主題的作文比賽……這樣,不但使學生得到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還能在活動中升華對祖國的熱愛,使之奮發圖強,刻苦讀書,立下報效祖國的理想。
2.促進家?;?,引導自覺行動,讓學生匯報愛
蘇聯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生活向學校提出的任務是如此的復雜,以致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的教育學素養,那么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彼J為,學校教育要實現促進學生“和諧的全面的發展”,離不開“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的密切聯系和協調一致的配合。因此,我們要調動學校、家庭和社會多方面的積極性,共同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并促進三者之間的有效整合。通過“給家長的一封信”,舉辦家長會、家訪等活動形式,讓家長了解當前開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義,引導家長注意做好“感恩”的榜樣,讓孩子耳濡目染,去感受效仿,如,平時經常引導孩子要孝敬爺爺奶奶,把好吃的先拿給他們吃,幫爺爺奶奶捶捶背,陪他們散散步等;大人生病了引導孩子去關心和照顧,噓寒問暖,拿藥倒水等,也不再一味過度呵護自己的孩子,超越愛的邊界,剝奪孩子應該承擔的責任和表達感恩的機會。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愿這首沁人心脾的歌聲響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人人擁有一顆“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