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宇萍
近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益發展,我國的生活水平和過去相比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教育不僅影響個人發展,家庭和諧,甚至關乎國家及民族的命運。我們應該關注家庭教育在基礎教育階段的重要性。家庭是少年兒童接受教育最長久的場所,家庭教育好,才有可能培養出人格健全的有用人才。一個少年兒童是一個家庭的希望,千萬個少年兒童是一個民族的希望,研究分析家庭教育面臨的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已經成為每一個成年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一、家庭教育的涵義和特點
(一) 家庭教育的涵義
廣義:不光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同時包括子女對父母的反向教育。
狹義:為了促進子女的發展,父母對子女所實施的一切影響子女的活動。
(二)家庭教育的特點
1.教育內容生活化
2.教育方式的情感化
3.教育方式的多樣化
二、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教育的積極影響
(一)家長自身素質的提高為子女的良好教育創造了條件
1.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素質普遍提高
大量的事實和研究資料成果證明:家長的受教育程度和自身的素質狀況對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越來越多的家長也在社會發展中不斷審視自己的教育方式,并采取積極的措施以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育水平。
2.良好的家庭教育行為逐漸形成
現代家庭教育的發展,為家長們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行為和方式提供了理論依據。逐漸克服了傳統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觀念和方式,這比以前都有改進。
(二)家庭教育目的明確,方法趨向理性化
明確的教育目的、科學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做好家庭教育的前提條件,如果教育不當將會造成不良后果。
三、家庭教育對少年兒童教育的消極影響
(一)家庭教育觀念普遍存在的誤區
雖說近幾年來,國人的家庭教育意識增強了,可是縱觀中國的家庭教育狀況,還是有許多讓人憂慮的地方。錯誤的觀念往往表現為以下幾種:
1.高標準,高要求
少年兒童的學習成績和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各位家長熱談的話題,很多家長認為學習成績至上,所以有些家長給少年兒童規劃安排人生發展方向時,并不考慮或很少考慮少年兒童的興趣和愛好,硬要少年兒童去參加各種各樣的培訓班, 違背了兒童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
2.讓老人帶少年兒童,省心又省力
如今有很多的父母由于出外打工,把少年兒童留在家里給老人看管照顧,認為放心又安全,省心又省力。然而老人的教育觀念陳舊、固步自封,加上祖輩容易嬌慣、溺愛孫兒,易使少年兒童養成許多不健康的性格和品行。
3.千萬別管少年兒童
很多的家長對少年兒童管束過多,導致少年兒童逆反、對抗心理的形成,最終少年兒童不聽從父母的管教,久而久之,家長就覺得越管越難教,還不如不管,聽之任之。
(二)家庭教育方法不夠科學適當
1.權威、專制
少年兒童的一切均由父母來控制, 少年兒童沒有自由獨立的空間。在這種教育環境下的少年兒童容易形成消極、被動、依賴、懦弱,沒有主見,缺乏主動性,甚至會形成不誠實的人格特征。
2.放縱
讓少年兒童隨心所欲,對少年兒童的教育甚至達到失控狀態, 有的家長以工作很忙為由,沒有時間來管理少年兒童。
3.溺愛
家長對少年兒童愛得過分,愛得無原則,這樣的教育方式不會成就少年兒童,只會毀掉少年兒童。
(三) 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
家庭環境帶給少年兒童的影響,不僅是生活、健康、學習方面,更是影響到情感、個性、品德方面。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主要有:
1.父母不和睦相處
任何父母在少年兒童面前吵嘴打架,吵鬧不休,必定會在情感上帶來創傷,也影響了彼此之間的情感溝通。
2.父母娛樂過度
有的家長陶醉于推杯換盞之中,有些家長交友廣,時常會有朋友在家中小聚, 喝酒聊天,吵吵鬧鬧;還有一些家長賭博成癮,少年兒童的生活失去規律。
3.父母行為有失風范
家是教育少年兒童如何做人的地方,父母是少年兒童做人的榜樣。如果父母本身道德素質敗壞,常常會誘發子女產生不良行為,形成不健康心理。
(四) 家庭教育與學校社會尚未形成合力
1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某些理念上的沖突
主要是指在教育少年兒童的過程中,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不一致,面對這些問題與矛盾的時候,大部分的家長也沒有與教師進行直接的交流溝通。
2 社會的教育資源被忽視
社會的教育資源被忽視主要體現在社會內各種機構與學校絕大多數處于脫鉤。那么各種不健康的東西必將趁虛而入,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學校教育也會帶來負面影響。
四、克服家庭教育在對少年兒童教育中消極影響的對策
(一) 不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
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若想獲得家庭教育的成功,首要的是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和思想。
1 家長言傳身教,樹立好的形象
家長在對少年兒童的教育過程中要樹立全面發展觀,對少年兒童的教育要全方位,既要有言教,更要有身教。
2 加強培養少年兒童的良好行為習慣
家庭教育本應該是培養子女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多關心子女的身心健康。懂得用傳統文化的精髓來教育孩子。
3 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
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傳遞離不開,良好的家庭關系少不了有效的溝通。父母與少年兒童之間有良好的交流溝通,了解孩子的動態。
4 關心注重少年兒童的精神生活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懂得為人處世。家長多鼓勵,放低身心與孩子交朋友,教育有收有放,正確樹立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
(二) 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結合起來
當代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三結合”整體育人的系統工程,在這個系統中學校、家庭、社會都擔負著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
結語
每個人都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共同產物,教會孩子尊師長,守規矩,保平安,教會孩子有自己的人生規劃,孩子是我們最大的財富,我們要重視家庭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