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令娟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達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所以作文教學成為了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努力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目的。但是,孩子們每逢作文,總是喊沒東西可寫,在許許多多孩子眼里,作文與“頭疼”畫上了等號。孩子們開始害怕作文,感到作文高不可攀,對寫作感到恐懼。長此下去,學生便喪失了寫作的興趣和熱情。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與寫作技巧就必須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只有學生的寫作興趣被激發起來,他們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寫作創造中來,才會憑借自己想象的翅膀,把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一切,通過思考,進行有意選擇,寫出精彩文章。為了調動學生作文的興趣,教師在訓練過程中,應始終注意通過多種方式,著力培養學生觀察生活、表達見聞感受的興趣和積極的情感,使他們樂于觀察,樂于寫作。長期觀察,調動興趣,培養品質。擴大閱讀,豐富知識,為寫作奠定基礎。
一、運用“觀察” 培養寫作興趣
1.即興觀察,調動積極性,培養興趣
我從二十多年的語文教學中發現,要想寫出一篇好文章,必須喜歡觀察生活,并有所感悟。中國文聯主席鐵凝女士,她就是一個喜歡和善于觀察的人。一位老作家曾夸獎鐵凝“比別人多一只眼睛”。從這不難看出喜歡觀察是多么的重要。為了調動學生對作文的興趣,教學中教師可不失時機的運用“觀察”規律,努力把學生的興趣遷移到觀察、寫作上來。如:春天來了,我讓學生先說說從課文中學到的春天的畫面,然后我對學生說:“今天我帶你們去田野里找春天,看誰可以有新的發現。”學生一聽就高興地跳起來,情緒馬上調動起來。我帶他們來到田野,讓他們先感受天空、陽光、溫度、風是什么樣的,然后讓他們自由的在田野中找春天。孩子們像出籠的小鳥一樣很快分散在田野中。他們一邊找一邊發出快樂的叫喊聲。我知道他們找到了春天。過了半個小時,我把這些快樂的小鳥召回來,他們都興奮地說著自己的發現。回到教室,我馬上讓他們說說。機靈的孩子滔滔不絕地說起來,并且說得很詳細,如:春天的風吹在臉上像媽媽的手在撫摸我一樣;天空又高又藍;陽光照在身上特別暖和;地里長了野菜;蔬菜大棚邊上小草長得比別處高;楊樹上長出了紫色的“大蟲子”——楊樹花;遠處有農民伯伯播種……因為他們都希望得到老師贊美。在充分說的基礎上,教師再巧妙的引導學生把說的寫下來,一篇《找春天》便完成了,而且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2.長期觀察,調動興趣,培養品質
短期觀察只適合低年級的學生,進入中高年級的學生,注意力集中的時間比較長了,應該培養他們進行長期的觀察,寫好觀察日記。為了培養他們形成好習慣,夏天的時候,我規定每個學生都要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或植物,寫好觀察日記。作業布置完以后,我時常問問他們的一些情況,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也讓懶惰的學生沒有可乘之機。經過兩個月左右的觀察,學生們也寫了很多的觀察日記,我拿出了一周的時間進行了檢查,發現收獲非常大。如:王美婷的《金魚》,從身體的外形到生活習性寫得都很細致,特別是她知道了金魚睡覺睜著眼睡覚很有趣;李昊辰的《蝸牛》的爬行描寫的特別細致生動;種植活動對于農村孩子來說并不陌生,引導孩子有意種植并做長期觀察是很方便易行的。王青的《種絲瓜》從播種到長出嫩嫩的絲瓜,記錄的詳細具體,情趣盎然,并根據學過的課文《爬山虎的腳》還去找了絲瓜秧的腳,向同學們介紹絲瓜秧向上爬行介紹。這次的觀察日記,同學們寫的太成功了,他們終于對作文有了興趣,更大的收獲是培養了學生愛觀察,愛思考,愛動手寫作的好習慣,鍛煉了他們的意志品質。
二、運用多媒體手段培養寫作興趣
多媒體已經成為孩子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東西,他們不僅熟悉,而且喜歡。農村學校語文課堂教學手段的現代化,不僅有利于操作,幫助學生突破學習中的重難點,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做到讀寫結合,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他們的思維活動,把語言、文字、圖像、動畫融為一體,使學生在學習中眼看、耳聽、手腦并用,全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參與閱讀,使不同層次、不同能力的學生都能力投入,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為因材施教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
三、運用生活實踐培養寫作興趣
現在的兒童,盡管身處童年,卻缺乏“童年體驗”,因此,在習作教學中,應當圍繞寫作話題,有意識地組織適合兒童的活動,在豐富的活動情境中逐漸豐盈兒童內心的體驗。
四、在體驗快樂游戲中培養寫作興趣
游戲占據了孩子大多數的生活。孩子在游戲中可以順利地掌握新的學習內容。為豐富孩子的生活,我引導孩子開展文藝、體育、科技、編手抄報等活動,游戲中孩子的頭腦里充滿著無數個“為什么”,于是我指導他們把在游戲中的所見所想寫下來。在指導學生寫《童年趣事》中,我課前布置學生從家里帶來實物,準備在下節課中聊聊自己的趣事,實在帶不來的,就用彩筆畫下來,展示當時的情景。學生頓時樂開了,上課可以聊聊,還可以帶上自己心愛的玩具、生活用品、食物……學生上作文課的興趣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上課那天,我發現學生有的帶來了五顏六色的“水果拼盤”,自制的釣魚桿、彈弓,圓圓的西瓜,精致的小鬧鐘……還有的用彩筆畫出許多圖片,有畫著插著許多蠟燭的生日蛋糕,旁邊圍著許多人在拍手唱歌的生日聚會;有畫著觀看小雞啄米的情景……我讓他們上臺聊童年趣事的時候,要盡量把當時有趣的情景講具體,誰講得最有趣,最搞笑,誰就最棒。整堂課,學生都很樂于參與,并努力把趣事講具體,逗人發笑。 學生上作文課的興趣得到了調動,又具體講述了自己的趣事,到最后寫作文時就不感到困難了。
其實,作文并不難,只要我們語文教師勇于探索,不斷開拓和豐富作文教學的形式,給學生一個開放的作文空間,提供創意的作文方法,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就可以在作文的天地中快樂馳騁。使我們的作文教學真正面向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想象的翅膀更加豐滿,興趣更加濃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