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菲菲 陳應才
一、調查目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經濟也在快速發展著,緊接著中國的互聯網的發展也進入到了一個新時代。“互聯網+”這一新鮮的詞匯是當代人學家、生態思想家、獨立學者張榮寰在2007年4月首先在生態文明論中提出的。隨后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首提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
資源是決定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而優質資源的共建共享則成為保證現代教育質量和效益的關鍵,是現代教育的重要課題。而如何根據現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建立資源庫,充實資源,使資源重組和重新整合,以豐富學生學習平臺和更好的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則成為世界各國教育研究的一重要項目。因此如何把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習行為相結合,建立良好的資源學習平臺,改變現代教學手段,引導中學生正確利用網絡資源提高自主學生能力。出于此目的,本文針對本校中學生和外校高中學生進行了抽樣紙質和網絡問卷調查。
二、調查對象及調查問卷發放方式
調查對象主要是兩個學校總共563名中學生,男生占調查總人數47.15%,女生占調查總人數52.85%。其中,對我校學生的調查方式是隨機抽樣調查并發放紙質調查問卷共收回317份,其中男生164人,女生153人。對校外高中學生的調查方式主要是通過發放網絡調查問卷,收回246份,其中男生101人,女生145人。
三、調查內容的設計
調查問卷的設計上,緊扣這次調查的主題——中學生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行為的調查,圍繞著目前學生上網的情況、對用互聯網進行學習的態度等方面進行設計調查,以便能更好的了解目前學生對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情況及存在的困惑等問題。
四、調查結果發現的問題
1.隨著經濟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網絡時代的來臨,現在大部分的學生都能擁有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子設備,并且能夠隨時隨地進行上網,他們每天花在上網的時間主要集中在1—3個小時。
2.雖然學生目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學習,在花費在上網的時間也不算多,且父母對孩子的上網的時間和瀏覽的內容都有所限制,但是學生平時上網的主要目的除了在查找學習資料外,更多的是熱衷于通過互聯網來玩游戲,看電視、視頻以及通過社交聊天工具來跟同學、朋友聊天。而通過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網上自主學習只是偶爾或者有需要的時候才利用。
3.大部分的學生是非常贊同帶電子設備來學校上課,也喜歡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資料的查找及通過互聯網中的視頻等方式進行自主學習,但是目前能夠利用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上課的學校并不多。學生在平時上課中利用互聯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外,更多的是用來玩游戲,其次就是用于社交聊天。
4.互聯網在平時的學習中能夠使學生很方便地獲取所需知識,給他們提供很大的幫助,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但是在這過程中大部分的學生認為互聯網中的知識比較破碎,不夠系統,在查找所需知識時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篩選,從而使得學習的效率并不是很高。此外,互聯網中的信息紛繁復雜,且很多是與學習無關,再加上學生的自律性、自主學習的意識較差,使得在平時利用互聯網過程中容易受到非學習因素的影響,因此,在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
五、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對策
1.加大對網絡監管力度
雖然大部分的家長在對自己小孩(學生)上網的時候,會限制他們的上網的時間和瀏覽的內容,但是大部分家長對他們上網的監控缺乏力度,且學生在學校待的時間比在家待的時間更多,再加上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弱。為了讓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能更好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的學習,一定要加大對學生上網的監管力度。比如未滿18周歲的學生使用的電子產品時一定要植入一個可以監控學生上網的時間和瀏覽內容的APP,這樣不僅可以更好的了解學生,還可以在發現學生進入誤區時及時引導并糾正。學生的上網時間每天有一定的限制,當超過每天的規定時間時,會自動斷網。此外,還要加強對網絡平臺內容的監管,建立一個積極、健康的網絡秩序。
2.建立更合理、更科學、更完善、更便捷的學習平臺
在目前的網絡中有很多學習平臺,且很多都是與現代信息技術相結合,但是這些平臺的學習信息,要么是不完善,要么就是有錯誤。為了使學生能在一個更好的網絡環境中尋找到有價值、正確科學的知識,減少尋找所需知識的時間,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更加合理、更科學、更完善、更便捷的學習平臺。若這個平臺建立起來后,能夠更加吸引更多的學生利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自主學習,解決一些在平時中學生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甚至可以利用該平臺與不同地方的學生進行探討,相互促進,共同成長,還可以推動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和發展,使得教學跟上時代的發展,加快進入到“互聯網+”的時代。
3.培養學生通過網絡自主學習的能力
“好奇”是中學生的天性,“好奇心”是學習的潛在動力。網絡世界包羅萬象無所不有,一定能吸引住各種求知的學子,而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良好的上網習慣與興趣,通過網絡來瀏覽各種的有用信息。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可以下載一些與上課內容相關的小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除了可以吸引學生上課的注意力之外,還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上網去尋找類似的學習知識視頻,以此來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4.深化教師教育理念,提高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
一個學校的師資年齡最佳的配備是老、中、青三代,對于近幾年參加工作的教師來說,這些老師在掌握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是比較熟練,而對于年齡較大的教師則不是很熟練,甚至拒絕使用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授課。為了改變這一現象,我們需要加強對互聯網現代信息技術不熟練的教師進行培訓,比如:專題培訓、集中培訓、主題式培訓、案例分析等方式開展以教學實踐能力為導向的教師培訓,從而有針對性地提升教師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使他們能夠掌握這一技術,跟上時代的步伐,并熟練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從而吸引學生對互聯網使用并進行自主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