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朔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標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成果”,“標準助推創新發展,標準引領時代進步”,“中國將積極實施標準化戰略”。從黨建的角度看,標準化是科學化的內在要求,也是衡量科學化水平的重要尺度。做好黨建工作標準化工作,有助于及時總結、推廣和應用實踐經驗,明確黨建科學化目標的實現途徑和方法,增強抓黨建的認識、動力和能力,促進黨建目標的建設更好地扎根。因此,以黨建標準化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黨建科學化認識深化和發展的重要體現。
燕山少年宮是燕山地區唯一一所公辦校外教育機構,少年宮黨支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準確把握《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基本內容和基本原則,積極探索黨支部標準化的新途徑和新模式。通過“標準化+黨建”,結合基層黨支部建設的需要,完善日常黨建工作的實踐和經驗,形成了標準化工作特色的黨建管理模式。
一、“標準化+黨建”加強主體責任的落實
燕山少年宮黨支部堅持規范黨建工作,嚴格落實《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落細落小落實組織生活制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增強黨員的組織觀念,達到從嚴管黨治黨的目標。
建立“四級責任制”。明確黨支部的集體責任,黨支部書記的領導責任,班子成員的個人責任和中層干部的工作責任。班子成員職責明晰,分工合理,相互協作,共謀發展。通過“四級責任制”,有效解決了各個主體“如何為”的問題。
黨支部嚴格執行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充分利用“一規一表一冊一網”支撐載體,創新“三會一課”模式,不斷增強組織生活實效。堅持黨風廉政教育,強化規矩意識。加強信念引領,做新時代的答卷人。
二、“標準化+黨建”進一步鞏固黨建的基礎
燕山少年宮以黨建工作標準化建設為總抓手,達到組織領導標準化、規章制度標準化、活動陣地標準化、黨員培訓標準化、黨建載體標準化、文檔管理標準化的“六化”目標,有效地促進了標準化黨建工作。
(一)組織領導標準化
1.政治堅定,思想上統一
堅持政治理論學習,引導干部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嚴守“四個服從”,堅定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
2.組織健全,整體功能強
黨支部組織了換屆選舉,支部委員會人員素質優良,班子結構合理、成員責任明確。
3.履行職責,充分發揮作用
制定“燕山少年宮的黨建和廉政工作要點”,將黨支部標準化體系建設納入黨建工作目標。
4.認真履行“一崗雙責”制度
將黨建部署落實落細,明確班子成員對分管處室的黨建工作責任,堅持把落實責任與考核監督相結合,層層簽訂責任書。
(二)規章制度標準化
1.工作制度標準化
將黨組織建設工作納入校章,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嚴格執行“三重一大”議事決策程序,進行部門職能梳理與體系重建,提升工作效能。
2.考評機制標準化
制定了《黨員干部考核與評價制度》,領導班子和中層干部定期進行述職述廉。把監督檢查、考核驗收、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傳導壓力、激發動力。
3.黨員管理標準化
制定《黨員管理規范》等制度。嚴格按照標準執行,確保做到黨內各項組織生活正常規范、嚴肅認真,黨員參與率高、教育效果好。
(三)活動陣地標準化
建設黨員活動室和閱覽室,硬件配置齊全、場所功能完備,標牌設置規范、管理制度完善。把黨員干部的“根據地”建設好、打造好,讓黨員干部在濃郁的黨建氛圍、學習氛圍中充分接受熏陶,從心靈深處促進思想政治進步。
(四)黨員培訓標準化
確保做到黨員隊伍信念堅定、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重點開展一支一特一項目,一支一月一主題,一人一承諾一周一活動,一事一積分一人一標桿的黨建工作規劃化建設工作。
(五)黨建載體標準化
一是黨建載體實用化。建立“小羽毛”公益實踐基地,開展社會公益活動。二是黨建載體規范化。實施黨支部黨建品牌和“四有”黨員創建活動。三是黨建載體生動化。組建“愛之翼”黨員公益社,建立“黨員公益基地”廣泛開展以黨員為骨干的公益志愿者活動。
三、“標準化+黨建”促進黨政工作的同步推進
“標準化+黨建”的運作模式,有效提升了黨的建設工作,同時促進了黨政工作的相互支持,相互促進和有機融合。
(一)創新驅動,黨建聯盟社團先行
區域化黨建搭建了更大的平臺,提供了更多的發展空間。小羽毛公益社是少年宮組建的群文活動社團組織,組織公益活動20余次。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燕山少年宮聯合地區中小學校建立了地區中小學生公益聯盟,以“三愛”主題教育為核心,開展愛他人、愛社會、愛自然的社會公益活動。豐富的活動內容,創新的活動形式,受到地區青少年兒童的喜愛和家長的認可,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二)并行運作,校內外融合服務先行
少年宮借助校內課外活動計劃,積極探索校內外教育的有效銜接,為滿足校內需求和課程需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少年宮場地、師資優勢,為學校課外課程建設提供了豐富、專業的資源支持。少年宮教師參與到了校內的課外活動中,開設了戲劇、美術等課外活動課程。同時少年宮“小羽毛”公益社發揮引領帶動作用,與校內攜手組建公益聯盟,整合地區教育資源開展“三愛”主題教育活動。豐富的課程和活動,更加凸顯了地區校外攜手校內,校外服務校內的良好育人氛圍。
(三)回報社會,社會實踐公益先行
根據政府文件精神,少年宮黨支部始終遵循“校外教育必須堅持公益性和面向未成年人、服務未成年人的宗旨”,通過政策引領、制度保障及工作規劃,為地區少年兒童提供更加優質和公益性的校外教育服務。近三年來,我們共減免了近百人次低保戶兒童的培訓學費,把少年宮更多的優質資源惠及更多的少年兒童;少年宮組織的公益類實踐活動和專業實踐活動實行免費參與,鼓勵地區更多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實踐。
目前,燕山少年宮的黨建工作在“標準化+黨建”的管理模式上不斷深化。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和總結黨建工作的良好經驗和做法,不斷完善黨建管理體系,全面推進黨支部建設。
歌詞規范發音在歌唱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遼寧省撫順市第十八中學 琚秋艷
隨著國家對學生語言規范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我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規范的語言發音在音樂課上有沒有用呢?如何提高自身的水平并把它們帶到我的音樂課堂上來呢?于是去年我有機會到中國傳媒大學學習了一段時間,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查找了大量的相關資料發現了歌詞的規范發音在歌唱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在學習過程中我也發現很多音樂院校早已把歌詞的規范發音與歌唱中的呼吸、共鳴視為同等重要的地位。也就是說歌詞教學在聲樂作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今天就把我學到的這一點點東西和大家分享。
在傳統教學中,我們很多時候重在學習歌唱的發聲方法,也很注重歌詞的表現內涵,但是經常忽視了歌詞發音清晰準確的重要性;忽視了歌詞規范發聲的重要性。在歌曲中演唱者常常出現方音、平翹舌不分、聲包字(為了追求發聲方法,往往依聲套字),還有嘴唇無力吃字的情況,多人演唱時,吐字不清就會產生誤差。尤其在唱快歌的時候就更加的明顯。也常常導致聽眾如果不看或者不知道歌詞根本聽不清演唱者要表達的是什么,只記得旋律而不知道演唱內容的是什么的尷尬場面, 那么聽的人就不可能被你的歌聲打動。這樣演唱出的作品就不完整。影響了一個作品的表現。另外學生們有時候對唱高音非常膽怯,每到高處就退縮躲避,采取非理性行動,甚至怪叫。除了氣息支撐外,如果我們依字發聲就能在正確的發音方法上更好的在高音上讀鼻腔音,戰勝恐懼。
在聲樂藝術中,歌詞是用來表達思想感情的工具。歌詞演唱的不清晰,等同于沒有歌詞,歌唱就失去了靈魂,也就失去了歌唱的意義。聲樂藝術是音樂和文學的結合形式,強調歌唱中歌詞的發音清晰準確,是聲樂演唱和聲樂教學的重要環節。
聲樂訓練主要是訓練學生的嗓音和氣息,歌詞發音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解決很多聲樂學習的問題,比如咬字和共鳴的問題。通過了解,總結出以下幾個觀點。
一、改善咬字問題
要想咬字問題是聲樂訓練中的重點之一。歌詞即語言,練習多了,咬字問題也就能得到提高。
我們在師范的時候都上過語基課,都知道字由字頭,字腹,字尾三部分組成。
二、字頭短而有力
說話也好,唱歌也好,一切有關語言的東西,歸根結底都是咬字問題,咬字效果改善最快、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叼住字頭。在我國的漢字中,字頭就是一個字起首的字母(也就是聲母),它是一個字發音準確的關鍵所在。字頭在具體的歌唱中被咬清楚了,那么后面唱出來的音才是正的,而字的意思才是準確的,中學生在演唱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字頭模糊不清的現象,大部分出現了字頭咬字不清也沒有力量的噴口,(例如:t太y陽x下sh山m明z早y依j舊p爬sh上l來,h花兒x謝了m明n年h還sh是y一y樣d的k開。聲母清晰準確,“爬”是噴口)(演唱區別)注意了發音,音樂更立體也更清晰了,如果這些沒有的話容易導致發音不準,直接影響演唱作品的效果。
三、字腹占用時值長,字腹也是能產生共鳴的音
四、字尾歸韻收音
所謂的韻尾就是字尾的意思,它是漢字發音的最后一個環節,然而要將一個字交代的準確到位,整體連貫,那么字尾一定要收好。演唱中國聲樂作品十分重視字的歸音,并且根據不同的韻類將字的尾音歸到位置,才能使得字音唱的準、聽的清、傳得遠。
五、嗓音的職業病防治
作為經常用嗓的人群,我們教師總是被咽喉疾病困擾1、急、慢性咽炎。2、咽喉息肉3、聲帶小結。主要癥狀就是咽喉干燥、灼熱、疼痛、吞咽疼痛;有異物感、咳不出,咽不下;紅腫、聲音嘶啞,甚至出現增生性濾泡。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大空間,長時間的高音量說話,而發聲方法又不正確的情況下因嗓子疲勞而導致的,如何持久響亮的發聲,而又嗓子不累,其實就是用氣發聲。在中傳學習的時候,我們小課老師告訴我們說他們經常上午三小時,下午三小時的大課,沒有一個老師嗓子啞的,都是因為用了正確的發聲方法,學會了正確發聲,什么“胖大海”、“金嗓子喉寶”就都可以扔掉了。當時我就非常感興趣,因為我也受著咽炎的困擾,訓練嗓音的方法有很多,今天我也想把其中的一種最簡單也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告訴給大家:我們都有“哈哈”大笑,停不下來的經歷,咱們回憶一下,笑完之后累嗎?答累。哪里累?肚子。喉嚨累不累?不累。開懷大笑是很科學的用氣發聲活動,掌握科學的用氣發聲方法,聲音就響亮,嗓子也不易累。
在合適的場合,我們不妨多多創造條件開懷大笑,邊笑邊琢磨機體運動的特點及上述的“三使勁”、“三放松”,尤其著重體會肚子發硬,喉肌卻毫不費力的狀態,這樣可以很省力的找到氣息的支點,鍛煉肌肉的協調,逐漸養成以笑的氣息支持發聲并且在笑的狀態和位置上發聲的習慣,下面介紹一項根據上述原理及效用而設計的簡易發生法,站姿:上身略微向前傾,深吸氣,從臉部表情到內心都充滿喜悅感,保持軟腭、咽喉因深吸氣而自然擴充的感覺,如同哈哈大笑一般,用膈肌的彈跳沖擊力量發出短促有力的哈哈笑聲。初學時每發兩三聲就歇一會,換口氣,讓腹肌恢復發音前的狀態。能力提高后,可一口氣連續發四五個,七八個、十幾個哈哈哈,這里要著重提醒的是膈肌的彈跳力量要集中,抓住點的感覺,不要滿肚子笨拙的用力,這項練習對鍛煉膈肌、腹肌的彈性,和聲帶開合的靈活性很有效。還能消除發聲震動器官無力,或脖頸肌肉過度緊張的狀態,堅持多練最好“少吃多餐”,每天練習數次,每次練三到五分鐘,日久就會逐漸感覺到說話聲音洪亮、嗓子放松,長時間說話也不容易疲勞。
我們可以在日常練聲中給自己加一個意念:“嘴巴長在肚皮上”,嘴巴當然不會長在肚皮上,只是讓我們知道在哪使勁兒。從而做到“用肚皮發聲,在眉心出聲。”的科學方法。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這些,希望能夠對大家有一些幫助,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