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茂平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興趣是學好語文的關鍵,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不失時機地點燃學生的興趣之火,變學生被動、消極的“要我學”為熱情主動的“我要學”,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如何喚起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廣大教師也是絞盡腦汁煞費心機,嘗試著在教學形式上花樣不斷翻新,有時看起來熱熱鬧鬧,有時看起來高深莫測,導致語文課不像語文課,倒成了“花里胡哨”、“花拳繡腿”,像是在自導自演,在“作秀”一樣,失去了兒童本真、語文味道、課堂本色,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蕩然無,失去學校教育教學的意義,教學效果無從談起。針對影響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諸多因素,作為教師應適應新課改的形式,認真學習新課改先進理念,深刻領會新課改的內(nèi)涵和要求,及時轉變自身的角色,敢于嘗試,大膽實踐,勇于創(chuàng)新。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摸索和實踐,我覺得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一、借助班會,通過講故事,辦展覽,黑板報、手抄報等形式,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學習觀念引導和教育
從思想上根除學生頭腦中的不良社會痼疾,使學生不再受不良信息的毒害,逐步步入學習的軌道上來,使學生“洗心革面”,以新的姿態(tài)、新的角色活躍在語文學習中。
2.通過家訪或電訪,及時和學生家長溝通交流,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人才觀念,掌握科學的有效的育子方式方法。打消部分家長泥古不化的不健康的念頭,讓更多的家長有心關注我們的孩子, 防止“問題少年”的出現(xiàn)。對那些因受家庭的不幸遭遇而受到傷害的學生,要真誠熱情地伸出溫暖的雙手,去幫助他們走出心理陰影,使其化悲痛為力量,以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二、讓語文課堂“改頭換面”“賞心悅目”“趣味盎然”
語文課堂是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主陣地和主渠道,我們應提高認識,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充分挖掘并利用語文教學中有利于培養(yǎng)語文學習興趣的因素和資源,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出來。
1.發(fā)掘文本蘊含的美
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經(jīng)過教育專家們經(jīng)過深思熟慮,仔細揣摩,千挑萬選編撰出來的,其語言的規(guī)范樸實、意境的優(yōu)美、哲理的深刻、情感的豐富讓人百讀不厭,心靈震撼,其獨特的魅力讓我們的精神世界得到豐富和升華,享受到無與倫比的文化盛宴,讓我們回味無窮、受益終生。教師在備課時要研究教材解讀教材時,充分發(fā)掘出教材的語言美、趣味美、情感美、意境美,讓學生在學習中享受語文帶來的美的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
2.運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情境
情境教學以它豐富的表現(xiàn)形式,運用講述生動的故事,形式多樣的表演等直觀手段與生動活潑的語言描繪相結合等多種途徑,形神兼?zhèn)涞卦佻F(xiàn)了教材中所描繪的美的情景,從而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中去,會受到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的特點,教師利用圖畫、幻燈片、實物、課件等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這樣易于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把無意識記變?yōu)橛幸庾R記,把枯燥無味的識記變?yōu)樾蜗蟮淖R記,收到記得快,記得牢的效果。
利用講故事導入新課創(chuàng)設情境。每個孩子都愛聽故事,以故事導入新課更為吸引學生,引發(fā)他們學習的極大樂趣,調(diào)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借助音樂渲染情境。在語文教學中,把音樂與文學相結合,作用于學生的聽覺與視覺,會起到相互補充,相互強調(diào)的作用。只要選取的音樂,與教材語言具有一致性或相似性,尤其是在整個基調(diào)、意境上,以及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二者和諧、協(xié)調(diào),就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便能達到以音樂渲染特定情境的目的。
利用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多媒體情境。在教學中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優(yōu)勢,以圖、文、聲并茂的三維方式呈現(xiàn)教學內(nèi)容,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充分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好、更快、更深地把握教學中的重點、難點,為今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多媒體技術在情境教學中的運用,使我們的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活潑,更易于被學生理解、掌握。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活動,提高語文學習興趣
一是錯別字大通緝逮捕行動。組織學生互查作業(yè),發(fā)現(xiàn)錯別字的通過查字典等方法找出正確的書寫方法。
二是開展學生百家小論壇,輪番上陣,可講故事,可以演講,朗讀美文也行,目的是讓學生感覺語文就在身邊,語文是可以拿出來觸摸享受的。
三是定期開展“向你推薦一本好書”活動,給學生搭起讀書交流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表達讀書感受的機會,在生生互動中享受讀書的快樂。
四是開設“談天說地”課。“談天說地”課,內(nèi)容天南地北,包羅萬象,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表達的舞臺,加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不斷激發(fā)學生高層次的心理需要,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強有力的習作動機,增強學生習作興趣。
五是開展轟轟烈烈的古詩文誦讀活動,使學生沐浴醇厚的傳統(tǒng)文化。誦讀興趣的培養(yǎng)與鞏固,離不開形式多樣的活動。可以經(jīng)常組織學生開展個人誦讀才能展示,小組擂臺賽,古詩童謠傳唱,古詩積累本展覽,師生對抗賽等多種活動形式。在組織郊游時,也把古詩誦讀作為在郊外游戲的活動內(nèi)容之一。多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玩當中不知不覺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誦讀興趣。
4.課堂評價要講究藝術
教師的評價語言應建立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的基礎上,富有激勵性、指導性、藝術性和美感,切不可隨心所欲,口不擇言,當面指責挖苦、嘲笑諷刺學生。要善于抓住學生優(yōu)點、閃光點、亮點進行恰如其分的表揚鼓勵,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認可,就會信心倍增,興趣提高,進而“親其師而信其道”,這樣的老師才會讓學生喜歡他,進而喜歡他教的語文課。
“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果學生能夠在每一堂語文課上得到成功的體驗和美的感受,那么憑借語文的魅力,就能牢牢地“粘住”學生,學生與語文也就結下不解之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