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
一、培養信心,讓學生敢說英語
第一,善于典故引導,讓學生主動培養自信心。用先進事跡鼓舞人,是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自信心的起點。“有志者事竟成,三千越甲可吞吳”。古今中外勤能補拙的例子也不勝枚舉。我常用“瘋狂英語”的創立者李陽其人其事來激勵學生。基礎差不要緊,笨鳥先飛,關鍵是我們要引導學生樹立起學好英語的自信心:別人可以講一口流利、純正、地道的英語,我們也一定能!
第二,善于表揚激勵,讓學生重新拾起自信心。孩子是很自信的,父母和教師過多的批評和責備才讓他們失去了自信。作為教師對他們首先要有信心,要多給他們關心和愛護。對他們要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和責備。要常對他們說:“你能行,老師相信你。”這對學生來說,就意味著老師的重視、關懷和期待。如果學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師及時而中肯的評價,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賞識、重視,就會愉快、積極,增強自信心。反之,就會情緒低落、被動、缺乏信心。即使他們做錯了,也不要全盤否定,更不能諷刺、挖苦,而要就事論事,幫助他們分析錯誤的原因,鼓勵他們想辦法戰勝困難。
第三,善于創造機會,讓學生始終保持自信心。培養學生自信心的條件是讓他們不斷得到成功的體驗,而過多的失敗體驗,則使他們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教師要根據學生發展的特點和個性差異,提出適合其水平的任務和要求,確立一個適當的目標,使其經過努力能夠完成。注意啟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善于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檢成功,肯定自己的能力從而擁有自信。
二、激發興趣,讓學生愛說英語
興趣,是老生常談的影響學生學習態度要素之一,但它確實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小學生學英語往往從興趣出發,若強行要他們學英語,反而給他們更多的心理負擔,引起厭學情緒。因此,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精心設計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緊密結合、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自然、舒心的氛圍中學習和運用語言,激發學生說英語的興趣,調動他們講英語的積極性。
(一)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組織好課堂教學
(1)教師應堅持用英語組織課堂教學,激發學生“開口說話”。一開始學生不習慣教師用英語講課,教師要堅持用英語來組織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說的速度可慢些,要多次重復,讓學生反復聽,反復感受。漸漸地,學生熟悉了教師的語言,就能融入英語的氛圍。
(2)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如圖片、模型和實物等,是極好的非條件刺激,其教學效果之佳是顯而易見的。如教水果單詞一課時,把水果放進包里,讓學生Touch and guess,張嘴搶著說,教完后,通過速記、快速瀏覽所學的水果單詞和圖片,然后很自然地說出。在教英語單詞時,讓學生眼看圖片和詞形,口讀耳聽詞音,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活化教材,讓學生體驗生活。課文多以對話為主,結合生活實際,可以利用教材,創設情景,開展情景教學語言實踐活動。如學了Asking The Way后,我利用教室的桌椅,布置成為一條條馬路,讓學生像走到馬路上一樣,使學生在逼真的情景中練習對話,這樣的交流體現了教材內容與學生生活的有機結合,使初學者在體驗了生活的同時,自然習得語言知識。
(4)多媒體教學進入英語課堂。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幫了英語教師一個大忙。能夠綜合利用視聽覺,使學生感受到語言和音響的不斷沖擊在大腦皮層產生較強的反射,留下較深的印象,另外,它鮮活的畫面,可愛的動畫,都吸引了孩子的眼球。起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二)在課堂中給學生提供,“敢說”的氛圍
由于生活環境和語言環境的影響,一些學生膽小、害羞,沒有當眾大膽、清楚表達的習慣和膽量。因此,教師應把創設良好的語言氛圍,大膽地讓學生的嘴巴動起來,培養和訓練學生要敢于表達。我在教學中,組織了以下活動:
(1)聽聽、說說、做做
例如,在教完1-10的數字后,我讓孩子們拿出籃球,如果老師發出的指令是:“Ten”,則學生邊拍球邊用英語數數,這樣既玩了球,又復習了數字,一舉兩得。
(2)演演、說說、唱唱
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適時地教一些英語歌曲,既可以調動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又可以增強記憶,活躍氣氛。
(3)聽聽、說說、畫畫
例如,在學習hot, cold, rainy, windy等表示天氣情況的單詞的同時,引導學生用簡單的圖畫來表示單詞的意思。如:戴草帽或搖扇子表示hot,打傘或穿雨衣表示rainy。
三、勤讀精背,豐富學生的口語表達內容
首先,圍繞課本讓學生“勤讀”和“精背”“勤讀”是每天留出一定的時間用來讀課本中的英語交際用語、對話等內容。“精背”是把課本中的一些精彩對話、交際用語,通過說唱、游戲、表演等多種方法有針對性的引導學生背下來。“勤讀”“精背”不僅可以豐富談話題材,還可以增加學生的記憶,又可以訓練學生敢于開口的習慣。
其次,要求學生參加一些英語學習活動,收看一些英語節目,閱讀一些英語讀物。有了這些準備,學生英語的口語表達上就不會無內容可講了,有的甚至還很有創造性呢!
近年來,我在教學中開展了“每日三分種說英語”活動,說英語的內容是根據本節所上的教材內容,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讓學生領會說的目的,每個學生限時三分鐘。讓學生模仿錄音朗讀。讀熟后,讓學生復述并啟發引導學生在情景中利用預定的話題進行自由會話。有效地訓練了學生的聽說能力,語音語調又能得到及時糾正,還培養了學生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
環境是要創造的,學習英語必須要有練習說的機會,這是學好口語的基礎,教師應以發展的眼光去進行教學,才能為學生提高英語交際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讓學生大膽開口說,把英語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相信經過幾年對教學方法的實踐、研究,我們離會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必定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