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晶
電化教育作為教學的組成部分,多年來在中學英語教學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打破了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舊有的教學思想歷來重理論輕實踐,教師滿堂灌,學生抄黑板,講來講去一本書,聽來聽去一個聲音。電化教學進課堂應該說是對傳統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的重大挑戰與突破。電教媒體的獨到之處是能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錄音、錄像、電影、電視、幻燈、投影以及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它打破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思想束縛,調動了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教學效果,促進了學生實際能力的提高。筆者從以下幾方面來談談如何運用電教媒體優化英語課堂教學。
一、運用電教媒體,激發興趣,培養思維能力
我國古代教育學家荀子早已指出:“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指出教學要以“聞”、“見”為基礎的思想,在教學中貫徹了直觀性的原則。這樣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獲得鮮明生動的印象,易于理解,記憶和激發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電教媒體正是以其獨特的優勢來激發學生興趣和從事外語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二、利用媒體,在情境中講授重點、難點
學生熟練運用句型,實現交際化,離不開必要的語言結構,借助一定的情景進行操作,更易被學生掌握,語言脫離了情景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表達和理解的難度。所以,學生僅僅掌握語言規則和功能項目的概念知識是遠遠不夠的,他們只有把語言符號運用到與意義相聯系的情景中去,才能使語義更明確,達到語言者之間相互理解和交流的交際目的。這就需要利用現代化的幻燈、錄音機、錄像機、實物和形體動作等手段創設語言情景,揭示語義,以加強聽覺、視覺、動覺等感知印象,提高學習質量,英語中虛擬語氣用法是中國學生較難掌握的語法項目,筆者先后兩次教這一用法,第一次是采用講解一例句一翻譯的方法,用了4課時,學生掌握得不夠好,第二次教下一屆學生時借助投影片,把幾幅標明虛擬語氣的畫面展示給學生,之后馬上配之以難度適當的練習,僅用了2課時,效果比第一次還要好,比如表達與現實相反的非真實條件句時,畫面上一位老人氣喘吁吁追趕一個小偷,彼此間有一段距離以 If I were a young man, I could catch him,標在畫面上方, 之后我又把另外若干畫面顯示于投影幕上,幾乎于此同時,在電腦上鍵入幾組與所示畫面內容相關的非真實條件句。學生經過一定量的感知后,再按要求將條件內容加以替換,學生們紛紛講到:
If I were a bird......
If I took a plane......
If a policeman helped me......
通過介紹和訓練,學生對非真實條件句中的動詞要求有了初步了解,為深入學習其它幾種虛擬語氣句型奠定了基礎。同時交際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
三、利用媒體, 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創新能力
要使學生學會學習,首先要培養他們良好的習慣, 這一點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方面有特別有利的條件。 如充分利用現在一般家庭相當普及的錄音媒體的自我反饋功能, 在課余時間創設外語環境。一方面讓學生購買或復制英語課本配套的原聲錄音帶,以便在課外、在家里聽原聲錄音,在模仿的基礎上自覺糾正錯誤讀音,再用磁帶把自己最滿意的朗讀錄下來,第二天交給老師在班中播放。當學生聽到自己朗讀,再與別人的朗讀相比較時, 就會找到差距,得到老師或同學對自己的朗讀給予肯定或鼓勵時又增加無窮的動力,長此以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聽、說、讀、寫水平,養成他們良好的習慣。
四、利用媒體設計多樣化練習,鞏固課本知識
多功能電教室為多樣化的語言操練提供了可能性。
1.鞏固性練習方式
學生在初步學習新的語言知識點后,根據課前設計, 讓學生立即進行針對性的鞏固練習,使其在接觸新知識后立即置身于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情境中,激起他們對課堂所學內容產生濃厚興趣,從而調動其主觀能動性。投影片上文字材料與畫面材料對應排列,或利用計算機輸出若干組練習都可在較短時間內為學生提供較為豐富的練習機會,鞏固對新知識的掌握和運用。
2.專項性練習
針對某一語法規則或句式,設計若干組形式不同的練習,使學生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解決效果十分明顯。
3.多向性練習方式
一般的外語課堂教學,往往重復運用教師讀,學生聽,教師寫學生看,然后再逐句翻譯的這種單向式練習模式,由于時間、空間的規定,限制了參與者的人次,電教室的對講系統設備和特殊座次環境,可以在相同的時間內讓學生進行多向性語言操練,如人機對話:一段對話借助語言符號與圖像出現后,再復現對話一方的提問,介紹等話語內容和相同圖像,要求學生根據剛剛感知, 記憶的情節假設為另一方來即時應答;學習者之間對話:屏幕上畫面內容下常進行但沒有聲音,A、B兩人根據屏幕上的動作, 表情做配音式練習; 師生間對話: 老師著重就語言提出要求, 由被問者即時回答。
五、利有電教媒體結合課文,聯系實際進行思想教育
在“The Olympic Games”一文閱讀結束后,我為學生播放了漢城奧運會主題歌《Hand in Hand》,同時用幻燈片打出歌詞與譯文,讓學生通過體會音樂內涵來感知奧運精神。在這種強烈共鳴之中師生共同總結出奧運真諦:和平、向上、團結;更快、更高、更強。
綜上所述,運用電教媒體在優化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法和優化教學過程中起到其獨特的作用,它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事實,呈現過程,展示范例,引起了學生的興趣和思想共鳴, 激發了學生進行主動的學習,提高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地位,有效地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思維之中,在動腦、動眼、動口、動手的訓練中,求得對各項基本功的自覺理解,自覺運用,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使教與學和諧地統一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