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富群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實施“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當前教育改革不斷深化,素質教育已深入人心。創造精神、創新能力是人才素質的核心。所以,創新應是素質教育的著眼點,開發人的創造力,培養人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當下教育工作者的當務之急。創新是一種高度復雜的智能活動,只有在輕松、自由、民主的氛圍中,人們才會產生好奇心,萌發求知欲,才會有創新的意向和行動。心理學研究告訴我們,凡是因為求知好奇而受到獎勵的學生,往往愿意繼續進行試驗和探索,從而促進智能的發展,產生創新的思想。筆者認為,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幫助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保護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把創新的種子撒播到學生的心里,營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圍,為學生潛能的充分發揮創造一種寬松的環境,使他們生根、開花,架起學生創新的橋梁,使他們天險變通途。只要為他們提供創新空間學生就一定能創新。在探索素質教育的方法,探索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新能力培養的前提: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思想,創造良好氛圍
教師必須主動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思想。要求我們把教育目標定位在培養創新型人才上,實現由傳統的獲取知識的教育目的觀向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的教學目的觀的轉變。新世紀的人才,除了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具備不斷更新知識、創新學習和主動發展的能力。為此,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打破課堂單調的教與學的傳統理念,在教會學生理解知識、運用知識的基礎上,創設情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興趣是提高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動力和基礎,而學生的創新興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培養。入情入境的教學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情趣;能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讓學生在數學課堂上敢想、敢問,通過想和問,一點一點激發創新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活力,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二、調動主動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和創新思維
實踐證明,富有啟發的故事,聯系緊密的生活實例,動手操作等,能為學生創設理想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加教學活動中,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創新意識是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創新意識在學生身上表現為不受傳統觀念的束縛,敢于大膽去設想和想象,敢于對同一事物產生質疑,敢于對同一問題的提出新的見解,并努力去思索,去尋找新的答案。其實,學生敢于假設想像,產生質疑,提出新的見解,探索新的答案的過程,就是培養創新意識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是他們在思考中提出一些有創見性的問題,發現一些新方法、新思路。對一些創造性思維,應給與充分肯定,并鼓勵他們在學習上要刻苦鉆研,勇于創新。
三、鼓勵創造性思維:善于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創新靈感
創新能力的核心是創新思維。課堂是最好的培養基地。課堂上運用創造思維教學,將教材思路和學生思路融為一體,對準學生思維脈搏,注意各種反饋,在動眼、動口、動腦、動手中進行探索性學習。圍繞教材創設疑境,讓學生大膽想、大膽講,暢所欲言。在教學中,教師應懷著一顆隨時支持學生創新行為的教育之心,認真傾聽學生的訴說,對他們不經意的創意,有意識地加以強化;面對他們不合常規的嘗試,有合理的成分,就給予必要的支持,不要輕易泯滅學生的創新之火。
四、提高質疑解疑能力:組織開展討論,培養創新思維
“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的一種重要方面,更是學生進行創新學習的重要形式。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式學習教學。實踐證明,開展課堂討論,一方面可以發揮學生“群體”的學習作用,讓學生獲得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與空間,同時讓學生在討論中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評價,從而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另一方面,討論可以使學生敢于質疑問題,敢于標新立異,敢于大膽求新,從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探索精神。
五、激發學生創新的潛能,體驗到創新愉悅
課堂教學要努力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師要構建張揚學生個性的平臺,這學生提供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機會,善于創設情景,營造學生樂學、樂于探索的氛圍,教師要誘發學生發散思維,極力展示他們的個性才能,使學生認為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才能積極主動參與探索,使每一層面的學生都會有進步,極大激發學生學習探索的潛能,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就會逐漸提升,學生的聰明才智才能顯露出來。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掌握基礎知識,學會創新學習,培養學習能力,需要一定的“學習過程”保證。在教學中,注重把學習過程作為創新學習的重要環節,并貫穿在課堂教學之中,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主動了解和發現知識的產生與發展,讓學生在積極、主動地參與中獲得創新學習的快樂,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現
每一個學生都有展示成功的欲望,都想體驗成功后喜悅。為此,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經常設法為學生安排“成功”的機會,是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體驗到成功的愉悅,感覺到自我的價值,品嘗到其中的樂趣,進而成為創新發明的動力。具體要堅持做到,凡是學生能夠經過探索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絕不代替;凡是學生遇到疑難問題時,教師不能輕易對學生所回答的問題或提出的想法做出否定的評價,更不能在學生答案不著邊際時急于出面代替,而是適時給予鼓勵、啟發和引導,讓學生品嘗尋找正確答案的愉悅,養成積極探索的習慣,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打下良好基礎。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一個永恒的課題,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需要教師多動腦筋,多想辦法,大膽創新,通過長期的不懈努力,為國家培養出更多有用的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