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運水
在我們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臨摹字帖是繞不過去的過程,是學習書法的必由之路。字帖是我們學習書法的楷模范本,選擇好字帖是一個重要的環節,現在你走進書店或圖書館,躍入你眼簾的字帖鋪天蓋地,眼花繚亂,如何選擇呢?那一本是我們需要的呢?就這個問題談一談吧。
一、要了解懂得字帖背后或者說與之相關的知識
字帖包含墨跡本、拓(tà)本兩大類。請注意我們日常在書店所購買的書法字帖類書籍,大多是經過現代照相科技翻拍影印后出版發行的,現代高清技術已經可以使大部分字帖用書接近于原跡,給我們學習書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二、談談墨跡本,它包括真跡、摹本(搨本、響搨)、臨本三種
(一)真跡
墨跡本中真跡是最可貴的,特別是對于現代人來講十分難得。真跡指書法家本人書寫的作品,它可以把用筆方法、墨色的濃淡、章法結構關系等清晰地表現出來。宋代書法家米芾曾經說過這樣的話“石刻不可學,但自書使人刻之,已非己書也,故必須真跡觀之,乃得趣。”米芾說的意思是石刻雖然是我寫的字,但是由石刻工匠加工后的字,已經不是你本來的字了。他說的是有道理的,是贊揚真跡的意思。學習書法如果能得到一件上乘的書法真跡作為范本字帖,那是十分幸運值得驕傲的事情,絕對是最佳選擇。
(二)摹本
指的就是搨(tà)本或脫本、響搨本。摹本和真跡相比古人稱之為“下真跡一等”,是指比真跡差一等的就是摹本,也就是說如果得不到真跡,能得到一件摹本用來作學習書法的范本,也是難能可貴的事情。
那什么是摹本呢?它又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摹就是仿影書寫,是用一種像蟬翼薄而透明的紙,放在真跡上面按照真跡仿影書寫。為了不弄臟原作在這種紙上要涂上一層蜂蠟,古人使用一種“硬黃紙”來制作。
摹的具體步驟方法分為兩種,一是薄紙罩在原跡之上,直接用毛筆按圖索驥仿影書寫,很像描紅那樣;一種是用細線勾出點畫的輪廓,然后在輪廓中填上墨色,稱為雙鉤法。填墨是一道重要的程序,古人仿影摹帖十分講究,可以說是精益求精一絲不茍,他們在雙鉤輪廓線中填墨時,經常采用依照原跡墨色的深淺濃淡,通過一絲一絲的細線疊加來完成每一個筆畫,非常細致巧奪天工。這樣得出來的摹本幾乎和原跡一樣,達到亂真的程度,令人贊嘆不已。通過上述兩種方法得到的范本字帖就是摹本,也稱之為搨本或脫本。如果對著光線明亮的窗子仿影書寫或雙鉤填墨,那么這種摹的方法稱之為響搨。在諸多的傳世墨跡本中,最出名的墨跡摹本當屬王羲之《蘭亭序》馮承素的摹本了,幾乎接近于真跡,有的專家盛贊現在的馮承素摹本王羲之的《蘭亭序》就是真跡。
(三)臨本
就是把原跡作為范本,直接拿筆對照書寫,在筆法、結構及章法等方面力求與原作一致,達到形神兼備,這樣得到的墨跡本稱之為臨本。臨本與摹本比較雖有臨摹高手的臨本,但與摹本相比從形神方面往往相差甚遠,要和原跡相比就更不可同日而語了。古代上乘的書法作品多為宮廷所獨占,也有在個人手中收藏把玩的,一般是秘不示人的,能得到一個臨本已是珍貴之物了。關于臨書古人曾說過這樣的話:“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币虼伺R本除有特殊的需要,不提倡作為字帖當做范本學習書法的,
三、談談拓(tà)本
一般是黑紙白字,是從碑或帖上用墨椎(chuí)拓下來的,經過后期裝裱成書作為字帖,它也是我們普遍使用的字帖之一。
(一)關于碑
據古籍記載,碑原本是一塊經過加工有孔的方形沒有文字的石頭。一放在宮廷用來計時觀測日影;二是用在寺廟庭院鎖系牲畜;三放在墓地用來下棺,后來為了記事和標記,碑上便有了歌功頌德記敘人和事的文字。正式完整碑的形制有三部分碑首、碑身、碑座組成,一般刻有花紋飛禽走獸的圖飾。
碑的制作,一種是書丹。一般用紅色朱砂寫文字于碑石之上,然后工匠雕鑿刻石成字。另一種是先寫好碑稿,然后摹勒上石,最后雕刻而成。
(二)關于帖
所謂帖,是為了學習書法,古人把優秀的書法作品鐫刻在石條或木板上制作成帖,然后椎chuí)拓裝裱成冊的字帖。
帖的制作過程,一般經過雙鉤、勒石、刻銘、椎拓、剪裁裝訂成冊。第一步雙鉤,先把要作成帖的書法作品用透明的薄紙雙鉤下來,然后把這張紙翻轉過來,再用紅色朱墨在背面輪廓線上再勾勒一次。第二步勒石,把勾好紅色的這一面貼在磨平涂黑的的石面上,再用光滑的卵石來回磨擦,紅色朱墨就會粘在石面上,形成黑底紅色輪廓線,這也稱為“摹勒”。第三步刻銘,把紙稿拿開,按照紅線鐫刻完成后,一個完整的作品就在石板或木板上復制成功了,到這一步就制成了通常所說的帖。第四步椎拓,選好制作字帖的紙張,在刻好的碑石上均勻灑上摻入白芨(白芨j?:一味中醫藥材,有黏性)帶有粘性的水,將紙張貼上蓋上毛氈,用木錘輕輕敲打,直到紙張有線條的地方凹下去。然后撤掉毛氈,用包裹著棉花的拓包,蘸墨在紙面上均勻敲打,用力要適當,這樣黑紙白字就顯示出來了,陰干后接下來。第五步剪裁裝訂成冊,將晾干后的拓片裱平,按照書的開本重新剪裁裝訂成冊,帖的制作就成功了。
需要說明的是我們現在書店的絕大多數字帖,是經過現代照相科技翻拍影印后制作印刷出來的,文中所談及的墨跡、拓本都是經過這樣的技術由出版社編輯印刷廠批量生產出來的。享譽中外出自古代先賢們之手的墨跡本、拓本都在博物館或大收藏家手里,我們是難得一見的。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購買字帖的時候,要首選專業出版社和大出版社出版的字帖,盡量不買盜版類書籍。
此外還應該注意字帖開本的選擇,一般購買16開本單帖單行本為宜,少買合訂本。16開單行本便于臨摹學習使用和攜帶,8開或更大的開本外表華麗大氣,但學習使用起來很不方便不宜選擇。合訂本多是幾種書體或幾個書法家作品的集合,厚厚的一本有上述同樣的缺陷不宜選擇,除非你用于裝飾居室書房,束之高閣裝點門面倒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