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秀麗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的物質精神文明也在提升,小學階段作為我們每個人成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其對于各項文化活動的要求也在慢慢升高。少年宮是對學生開展各項精神文明建設活動的重要場所,其活動內容的設置直接影響到學生精神文化建設。現階段農村小學生已經不僅僅滿足于統一安排的集體性活動,而是追求更加具有自由度、豐富性、以學生為主體的少年宮活動。因而,加強對農村少年宮活動創新已經成為當前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農村小學少年宮職能作用及定位
(一)農村小學少年宮職能作用
少年宮是農村小學生特長培養的搖籃。我國少年宮最初在前蘇聯影響下開始建立,建國初期我國在教育上為了提高特殊兒童培養成果,便開始建設少年宮。在當時,少年宮在建設上資源較好,場地、教育資源、師資力量等均較強,是當時兒童成長的搖籃。并且,在實現改革開放后,在市場經濟影響下,各種兒童興趣特長培訓機構爭先恐后出現,因而少年宮收到較大市場沖擊,在公益與市場之間搖擺不定。后在教育部門主持引導下,少年宮逐漸轉變成為公益性質培訓機構,其被賦予了新的定位與內涵,其職能作用表現在為加強學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促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與社會教育之間實現更好連接。
(二)農村小學少年宮定位
首先,少年宮是共青團與少先隊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少年宮是共青團與少先隊深化改革的前沿陣地,是貼近少年、服務少年的有形空間。增強農村學生的組織歸屬感,更好地服務農村學生快樂生活、健康成長、全面發展。其次,少年宮是青少年核心價值觀的培養陣地。少年宮作為公益性事業單位,要始終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應該始終肩負著樹立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引導農村學生健康成長的重要任務。最后,少年宮是農村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多維空間。學生不是校內教育的簡單延伸,少年宮更不是培訓部、特長班。農村學生教育需要在繼承發揚傳統培訓優勢的前提下,朝著綜合素質提升、實踐能力訓練、創新創意思維培養、文化交流展示、青年創就業幫扶和公益自組織孵化等方向深度轉型。
二、農村小學少年宮活動創新
(一)豐富活動形式,創新活動開展
我農村學校在少年宮活動開展上旨在為學生提供豐富活動形式,借助每天早晨、午間、放學、雙休及家假日等時間,組織學校學生開展不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在進行少年宮活動開展中,教師結合農村學生情況及報名數量,并考慮到教師綜合素質水平,著重構建以下幾種活動小組類型,包括音樂組、體育組及美術組等,其中音樂組涵蓋音樂與舞蹈兩類,體育組包括籃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利用多媒體資源,為學生播放愛國主義教育相關影片,注重農村小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教育;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外社會實踐基地進行參觀,提高學生盡早適應社會能力。
(二)加大經濟投入,改善宮內條件
對于少年宮內各項基礎建設農村小學還應進一步加大經濟投入,尤其是加大設施設備的修繕、添置投入,用于少年宮的建設和發展。通過各種渠道爭取,進一步建設完善開展少年宮活動必需的基礎設施。盡可能達到省標準化先進學校標準。農村小學還應借助各種渠道積極籌措資金,重點加強校舍環境設施建設,改建修繕活動場地,改善籃球場、乒乓球臺、環形跑道等體育運動場地環境,管好用好已有設施器材,同時添置一些全新的體育運動器材;加強農村小學圖書室、閱覽室建設,增添相關書籍,豐富農村小學文化載體;為了讓農村小學生更好進行文藝訓練及表演等活動,還應著重改善多媒體室、電腦教室及其他各活動室環境建設,最大程度上確保農村少年宮宮內條件能夠更好滿足農村小學生教育學習活動需求。
(三)努力抓好管理,確保活動進行
要做好一項事業,領頭羊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為了建設高質量的少年宮,開展高質量的少兒創新實踐和文體娛樂活動,教師的自身素質、分工、配套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為此,我們把提高師資隊伍整體素質,進一步強化人才培養能力作為首要任務,扎實抓好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了課堂教學及少年宮活動質量,讓少年兒童學得滿意、玩得開心、活得充實。近年來,我們在校內校外廣泛選聘了德才能兼備的專兼職輔導員多名,包括科技發明、音樂、體育、繪畫、舞蹈等方面。做到了每個學科、項目活動都有一名教師或輔導員全面負責、督促、指導。使得少年宮活動逐步趨于規范化、學科化,努力實現活動過程最優化、有效化。
(四)工作隊伍創新,保障活動質量
無論任何工作,舉辦任何活動,要想做精做細,就要發展一支業務強、有著強硬的工作作風以及敬業精神的團隊[5]。由此,為了加強農村少年宮校外教育活動的師資團隊能力,就要通過設置各類的培訓機構和專業講座,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分期分批的培訓,對他們的自身素質進行不斷的提高,并且可以通過院校以及社會上進行職位招聘,選擇熱愛此類工作、專業文化水平較高的人才來從事農村少年宮活動開展。同時,農村小學中每個工作人員必須具有敬業奉獻、不怕辛苦并且能夠勝任校外教育活動傳播需要的精神。
三、結語
總之,農村少年宮的建設與少年宮活動開展是為了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精神,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旨在促使農村教育實現平衡發展,為農村學生提供優質教學資源及教育機會,確保農村學生能夠實現健康成長,推動農村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有助于農村和諧校園建設,讓農村學生也能夠享受與城區學生一樣的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