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藝術領域學習的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幼兒園開展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它不是以往的示范繪畫,而是以幼兒為主,教師通過游戲等形式進行引導,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激發幼兒興趣,在一日生活中,教師通過和幼兒談話或傾聽幼兒間的交流,及時捕捉幼兒最近關注的興趣點,給予支持,并根據幼兒的繪畫特點,選擇幼兒感興趣的繪畫題材,以多種活動形式提升幼兒對繪畫題材的興趣,產生繪畫欲望。其次,觀察與認知,通過多種方式鼓勵幼兒對繪畫對象進行細心觀察、體驗,掌握如何觀察繪畫對象的方法,提高幼兒認識、欣賞的能力。第三,表現與創造,支持、鼓勵幼兒大膽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表達創作,引導幼兒嘗試加入自己的想象與創造,進行富有個性的表現。繪畫活動是幼兒藝術活動的形式之一,它可以與其他領域進行有效結合,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語言既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內容,又是他們進行自我表達和思維的工具。我們結合非示范性繪畫的教學策略,與語言領域進行整合,在研究過程中,師幼受益匪淺,獲得不同程度的提高與進步。
在繪畫活動中,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很高,將所見所想的感受在作品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提高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同時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數學認知并不是單獨的教孩子,而是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幼兒感知到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理解數、量及數量關系等,在非示范性繪畫活動中,融入數學認知領域的知識,在提高幼兒繪畫能力的同時發展幼兒對數學認知的水平。
健康領域旨在發育良好的身體、愉快的情緒、強健的體質、協調的動作、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我園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體育活動,教師抓住幼兒的興趣點,開展繪畫活動。例如大班畫《自行車》,教師先組織體育游戲——騎自行車比賽,充分調動幼兒的興趣,之后再進行繪畫活動;中班繪畫活動《體檢啦》,幼兒將參加體檢的感受用繪畫形式體現出來,使健康活動與藝術活動有效結合。
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是幼兒社會學習的主要內容,也是其社會性發展的基本途徑。非示范性繪畫活動是全園行的活動,幼兒在繪畫的過程中,與老師、同伴、家長合作,例如大班繪畫活動《我喜歡的老師》,幼兒與教師游戲、交流,觀察教師的言行舉止,并為老師畫像。每次幼兒繪畫活動結束后都會有分享時間,幼兒與同伴分享,與家長分享,在此過程中,交往能力有所提升。
在非示范性繪畫的開展過程中,幼兒獲得了不同程度的發展,教師也在研究中汲取了豐富的經驗,提升了教學指導能力。
(一)實踐中觀摩,觀摩中成長
本學期我們結合《綱要》及《指南》中各年齡段幼兒語言領域的特點及目標制定了教研計劃。教師們也提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根據自己年齡組特點制定了不同的繪畫活動。例如:《拔蘿卜》、《小鈴鐺》、《龜兔賽跑》、《老虎》《七色花》等,結合語言活動,激發繪畫興趣,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通過細致有序的觀察引導幼兒講述,發展其觀察能力;最后以不同的形式開展繪畫活動。
我們在教研活動中對大家制定的教案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目標到過程,層層遞進。大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不同的意見和建議,將活動方案進一步完善,帶著大家的期待回到實踐中去。班內教師默契配合,分工合作,選擇自己擅長的階段開展活動。為了使教師獲得更多的教學經驗,我們還進行了觀摩,發現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引導語的使用,各環節的銜接,幼兒的作品等,這些又成為我們再反思、再研討的內容。經過教研活動中不斷的研討和反復實踐,最終形成了比較成功的案例。
(二)“分層組合”,帶動教師積極發言
教師是教研活動的主要參與者,開展教研活動最終目的是讓幼兒得到發展,前提必須是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豐富教研經驗。本學期將教師分為四組開展教研活動(骨干、一般、新任、實習),從骨干教師到實習教師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提升。
1.骨干教師“研”中引領
骨干教師作為園里的主要力量,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教研活動中骨干教師帶領年輕教師開拓思維,找準問題的‘點,并幫助年輕教師梳理思路,及時解決問題。
2.一般、新任教師“穩”中成長
一般、新任教師經過不斷學習,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教研活動中,能夠抓住關鍵點,并闡述自己的觀點,語言組織及表達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3.實習教師“學”中進步
實習教師經過一學期的磨練與學習取得了很大進步,從原來的‘聽到現在的‘說,不斷積累經驗,擴充專業知識。
在研究過程中存在不足,我們也針對性的總結出改進措施。如一般、新任教師語言組織能力需進一步加強,欠缺書面語的引用;實習教師能夠發現問題,但是缺乏解決能力;教師在組織觀摩教學活動時,應變能力弱,引導語存在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逐步改進。首先帶領教師學習與教研相關的內容,為教研活動的開展做鋪墊;其次在小教研時多進行指導,幫助年輕教師梳理語言,引導其解決問題。最后加強指導年輕教師組織觀摩教學活動,提高業務水平;研究的過程為我們提供交流平臺,促進我們成長,豐富我們的經驗,提高我們的業務水平,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語言表達更精練;同時幫我們解決了工作中遇到的各種難題和困擾,帶給我們源源不斷的動力,讓我們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