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秀波
摘要:民族舞蹈是我國中華傳承的標志,它有著中華民族的韻味,是中華幾千年歷史文化形式的一種傳遞。對民族舞蹈的保護和傳遞其實在實質上也是對中華民族文化的一種傳承與發揚,民舞舞蹈因他的內涵文化歷史悠久也形成了一種基奠。人們以舞蹈的形式表達著他的思想、情感、信念以及生活,是表達民族文化和習俗的一種方式。民族舞蹈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發展中匯集人們的智慧與文化的沉淀歷史文化的積累演變而成的,其不僅是原始舞蹈的遺存,更是古代優秀文化的積累,所以在中國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著不可磨滅的位置。由此,這篇文章對民族舞蹈文化傳承理解和舞蹈學習的方法進行了分解,讓我們的學者能夠更加深刻的理解到民族舞蹈文化的內涵。
關鍵詞:民族舞蹈;文化傳承;教學
民族舞蹈是由我們勤勞的人們有感而發并且傳承下來的一種的表現方式,它主要的表達了一種民族和地域特色,顯現出了一個特定時期的文化與特色。民族舞蹈的魅力就在于它的獨特性,它與其他舞蹈不同的就是它涵蓋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與特色,無論它怎樣隨著時代的變遷是不會被輕易更改的。
一、民間舞蹈發展過程中文化的傳承
民族舞蹈作為一種民間文化,正因為他有著深厚的內涵所以才能在源遠流長的歷史中長存。它賦有著民族文化中獨有的信念、情感、文化還有生活方式,對中國歷史民族文化的發展中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以民族舞蹈本身來說,舞蹈的表演者、舞蹈的動作以及表演時的藝術形態都是外在的,以舞蹈動作和藝術形式為基奠將藝術表現與文化相結合呈現的文化內涵才是本質。民族舞蹈所要表現的是一種文化、一種信仰、一種情感的宣泄、一種美的靈魂,人們通過親屬關系的傳承、學校課堂上的傳承、藝術舞臺上的傳承,將藝術傳承下來,保留至今。民族舞蹈將會作為民族文化傳承下去,宣傳歷史文化,弘揚社會主義精神,推進社會主義前進的步伐是民族舞蹈需要發揚和承載的。
二、民族舞蹈教學的方式
民族舞蹈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地域所涵蓋的內容與表達有所不同,在對于民族舞蹈的教學上有著不一樣的區分,以便讓人們對民族舞蹈有更好的理解與領悟,使得人們能更好的表現出民族舞蹈的精華。
(一)針對不同的年齡篩選合適的教材
小孩子的肢體語言是豐富的,從幼兒園開始很多的學生家長就開始讓孩子學習民族舞蹈來提高孩子的思維和整體素質。但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領悟能力差一些的可能暫時理解不了民族舞蹈的內涵與精髓。所以在教師選擇題材的時候要慎重一些,可以試著選擇曲風歡快活潑一些的進行教學,利用口傳身教的方式方法來教學可能會更合適。高年級的學生,例如大中專的學生,接觸內涵更深遠一些的,比如像傣族的象腳鼓舞、獨龍族的鏢牛舞……用這些在要求舞蹈技藝更高的教材,讓學生能更深的了解民族舞蹈的含義,更能讓學生在豐富的肢體動作上和表現形式上,抒發他們的情感,不過這顯然年齡比較小的孩子就可能做得不是很好了。
(二)充分營造學習民族舞蹈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在民族舞蹈的最原始教學方法中,老師是用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教學生的,教師作為貫穿整個教育的把持者、操控者,讓學生在學習民族舞蹈時就不容易表現民族舞蹈的情懷,并且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就被打消掉了。那么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學習民族舞蹈,教師應該用一種快樂的教學方式,讓學生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心態和學習態度,與學生用感情交流舞蹈,用心體驗民族舞蹈的精髓所在,用民族舞蹈魅力感染學生,才能讓學生更好的融入到民族舞蹈的氛圍當中來。學習民族舞蹈的學生大多數年齡都比較小,所以老師在教學民族舞蹈的時候更應該順應學生,并且抓住學生的特點和心理特征來來完成民族舞蹈的教學。學生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去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用心感受,用情感去體會,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民族舞蹈的時候感受到學習民族舞蹈的魅力,從而獲得其中的精髓。
(三)把握住民族舞蹈的風格和律動特征,采取生動形象的教學
族舞蹈作為一種文化,涵蓋了每個民族獨有的特點,傣族的優美、維吾爾族的驕傲與豪邁、蒙古族的豪放和桀驁不馴都有著各自的特點。教師在教學民族舞蹈的時候,要根據不同的地域、不同的人群、不同的表現形式,將每個民族舞蹈的特點給學生以講述,區分表現,可以是學生更深層次的理解,以便學生能更清楚的記住各個民族的特點。比如像學習蒙古舞蹈,甩臂的動作、跨躍的動作動作的大小、節奏的把握,是學生在學習的時候遇到的問題。但是如果教師在教學民族舞蹈的之前,先將這些教給學生,那么學生在學習動作的時候,將動作與課堂融為一體,學生將動作與民族文化特點相結合就可以將民族舞蹈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結語
中國的民間舞蹈匯集了各族人民創造的勞動成果,是歷史上舞蹈文化的瑰寶。民族舞蹈要適應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需求,要讓它在弘揚中國民族文化的道路上起到它的作用,要對它進行深刻地研究,推動民族舞蹈文化的發展。與其他的藝術相比較,民族舞蹈是時代的進步中和省會的發展中的一種表現形式,也是特殊的標志,它是我們人類的思想和情感,也是一種高尚的情懷。不同的種族、不同的人、在特殊的時期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并造就不同情感的舞蹈。人類的發展與進步離不開民族舞蹈,教育也離不開變化中的社會和發展著的文化,將民族舞蹈傳承下去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
參考文獻
[1]粟清玲.試論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和發展[J].黃河之聲,2018(11):102-103.
[2]代婷婷.民族文化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的滲透[J].現代經濟信息,2017(04):450.
[3]康靈娜.試論新時期我國民族舞蹈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文化論壇,2016,8(05):85-89.
[4]周里.舞蹈文化對民間舞蹈教學影響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4(14):10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