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了物流績效評價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對物流績效評價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從而介紹了一種可拓評價模型來對物流績效進行評價。
[關鍵詞] 物流績效可拓學評價模型
一、引言
物流作為提高經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其健康的發展的同時,必須對物流企業的戰略計劃、顧客服務、運輸、存貨等物流活動進行績效評價與分析。只有對物流績效進行評價與分析,才能正確判斷企業的實際經營水平,提高企業的經營能力,進而增加企業的整體效益。因此如何科學、全面地分析和評價物流企業的績效,已成為物流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發達國家,物流的績效評價研究起步較早。目前,國內對物流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論研究,現有的物流績效評價方法主要有:平衡計分法、層次分析法、DEA法、模糊綜合評判法、主成分分析法、功效系數法以及綜合效用法等。物流績效評價是一種典型的多指標問題,涉及的因素繁多,評價過程較為復雜。本文介紹一種可拓評判法來對物流績效進行綜合評價。
二、可拓學基本介紹
可拓學是建立在定性與定量分析結合為基礎的決策思想。最早由中國現代設計法研究會物元分析學理事長蔡文先生于1983年提出的,到目前為止,已經在信息、機電、控制、機械、經濟、管理等領域得到了應用和發展。可拓學是一門跨多領域的學科,是研究事物的可拓性及事物可拓規律和方法。
1.物元的概念。R=(N,c,v)為描述事物的基本元素,稱為物元(mastter element)。其中,N表示事物,c表示其特征,v為N關于c所取的量值。物元的可拓性包括:發散性、共軛性、相關性、蘊涵性、可擴行。物元具有置換、分解、增刪、擴縮等四種基本變換。物元變換具有積、逆、或、與四種基本運算。
2.可拓集合。可拓工程是以可拓集合為理論基礎的,定義:
映射:
為確定論域上的一個可拓集合,稱為可拓集合的關聯函數。
如果,則稱為可拓集合的經典域;如果,則稱為可拓集合的可拓域。此時能成為。
3.可拓學分類。可拓理論引進物元概念,是既考慮量變又考慮質變的思維過程,以研究物元及其變換的物元理論和作為定量化工具的可拓集合理論為兩大理論支柱。
從方法論的角度出發,根據各種方法所涵蓋的內容、適用范圍和在可拓學中所處的位置,可以將可拓方法分為基本方法、可拓工程方法和應用方法3個層次,基本方法是根據可拓理論直接提出的方法,用以引出具有可操作功能的可拓工程方法,包括可拓性分析方法、物元變換方法、系統評價方法等。可拓工程方法是建立在可拓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基礎之上,具有創造性思維特點和普遍性意義的綜合開拓方法,將可拓工程方法運用于各學科領域及人類社會的各種實踐活動,可以開拓出許多應用方向或解決各種矛盾問題,包括菱形思維方法、可拓決策方法、可拓搜索方法、可拓檢測方法、可拓診斷方法、可拓控制方法、可拓識別方法、可拓評判方法等。
三、用可拓評價方法建立物流績效評價模型
假設企業初始的物流績效為P0,該企業考慮進行外部整合與內部整合,目標是在P0的基礎上,將物流績效提高至P。由此列出基于P0的物流績效P的特征元為:(c1,v1),(c2,v2),…,(ct,vt),(t 嵌入一些技術在可拓理論之中,例如發散樹、分解整合連接、關聯網絡等方面。這里發散樹用于找到滿足(C1,V1)的Pi,上式可表述為: 其中{Pi}稱為發散物的集合,表示P0(P)={Pi:=。1,2,…,s}。 然后列出與P0相關的P的其他特征元,分別表示為:(ck+1,vk+1),(ck+2,vk+2),…,(cn,Vn)。由P以及這些特征元組成的物元描述為: 類似地,可以推斷出發散物元集合V2,描述為:其中 在這些理論概念的基礎上,再將進行物元變換。對于R2,選擇,令,對于任意R2i和,考慮下式變換: 對于任意R1i,可以如下定義: 由此,利用,就可以得到新的物流績效(利用計算機計算,可以得到以上物元變換過程中新的物流績效)。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