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蘭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開展,義務教育階段不少農村中學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很強,課堂效率也不高。原因很多,最關鍵的是課堂教學目標不科學、合理。
課堂教學目標是教學過程中的引路明燈和理想歸宿,是教學的靈魂和核心。教學目標一經確定,一堂課就必須圍繞它來進行,在整個課堂教學活動中它要得到充分的實施和體現,內容的選取、增刪,教法的設計、應用,環節的銜接、處理,都必須始終如一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就猶如寫作緊緊圍繞中心來選材、剪裁行文一樣。在這方面,農村中學語文教學還存在著普遍的問題,不少教師一堂課自始至終都沒有向學生交代學習目標,有的以內容代目標,有的以教法代目標,有的雖有目標但又常常目標和內容脫節。鑒于此,不妨大膽借鑒很多教師正在提倡實施的目標教學法,它能使課堂教學有明確的目標可循,增強教學的科學性,真正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那么如何確定課堂教學目標呢?教師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一是,一定要考慮到目標的可行性。一篇課文,課本和教參上都有關于重難點的提示與闡釋,應予以重視,但一定要明白這些重難點僅僅是編者的看法,拿來作為課堂教學的總指導思想是可行的,如果僅僅以此來確定教學目標是不行的。因為編者畢竟不了解學生的基礎和實際情況,這些重難點不可避免帶有猜測成分。必須調查了解、全面真實掌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和適應能力,在此基礎上深入鉆研教材,把編者的意圖、語文教學的總導向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結合起來,一切從實際出發。同時也應注意,不要貪多求全,急于求成。因為課堂教學目標太繁,面面俱到,一堂課也只能完成部分,即使“完成”了,也只是蜻蜓點水,淺嘗輒止,課堂上師生辛苦忙亂,而結果卻事倍功半,事與愿違。教師要靜下心,耐著性,每篇課文,每堂課落實一兩個知識、能力訓練點,做到可行、實在。
二是,一定要考慮到目標的開放性。語文教學的規律,時代的要求,現代社會生活的多元化、信息化發展趨勢,都要求語文教學要堅持開放性原則,學習語文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教學目標也應注意開放性。語文課教學目標不能畫地為牢,把學生僅僅局限在學校課堂上進行,而應該走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充分利用社會的語文教育功能,利用一切有利的語言環境來培養學生的能力和他們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感悟,讓學生真正體會到語文無處不在。
三是,一定要考慮到目標的創造性。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合理、適當的教學目標,是上好每一堂課的前提。傳統的教學目標常常是用“教學要求”來代替的,著眼于教師的行為而不是學生的行為,只規定了“雙基”教學目標和思想教育目標。在實際教育中,應考慮到教材特點和內在邏輯基礎,深入挖掘和開發學生的創造潛能,明確規定培養創造性和創新精神的教育目標,做到有機、有序、合理、自然。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要靈活地確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并化作具體的教學行為在課堂中逐一落實,這樣既能提高教學質量又能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