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
《可貴的沉默》是魯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以“愛的奉獻”為主題,本課是一篇敘事記敘文,以師生對話為主要形式,引導孩子懂得回報父母的愛。在閱讀教學中,圍繞教學目標,明確教法學法,選擇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流程,提升學生的學習品質,提高學習主動性,自律性和專注性。
一、依據課標要求和單元訓練重點,確定教學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4個字,能正確讀寫“祝賀”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運用抓關鍵詞句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學會感受愛,回報愛。
4.體會抓住人物神態、動作描寫的方法,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是理解孩子們的情緒變化,懂得關心別人。體會沉默的可貴和抓住人物神態、動作描寫的方法。
二、根據學生學情,明確教法學法
本課運用抓關鍵詞句、小組合作、微視頻輔助教學、分角色朗讀課文、課中練筆等方法展開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引導他們運用自主合作探究法、圈畫法、分角色朗讀法等,在師生交往、生生交往中,感悟文本。
三、精心組織內容,設計教學流程
(一)插圖導入,揭題質疑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幅圖,請你找找看,有什么不同?你想用哪個詞來形容圖上的氣氛?(熱鬧 沉默)看到這個課題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根據學生的回答篩選出交往主題: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前同學們都完成了自主學習卡,這些生詞你會讀嗎?生讀詞語。
2.指導寫字。老師檢查大家的“自主學習卡”時,發現“顧”和“復”出錯的比較多,請看老師是怎么寫的?請大家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
3.請同學開火車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象畫面。
老師幫助學生梳理畫面,用關鍵詞串聯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中年級學段目標要求“能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所以在教學中滲透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三)品讀感悟,合作探究
1.剛才同學們提出一個問題:為什么說沉默是可貴的?默讀課文,畫出描寫沉默的句子,思考。
2.請同學們運用“思考—討論—交流”的方式在小組內交往學習。
3.集體討論交流。
出示:“教室里寂然無聲……”哪個詞最能表現沉默?“寂然無聲” 你能用這里面的語句說說它的意思嗎?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聰明!請你讀出這種寂然無聲。
出示:“像獲得赦免一樣,那一道道躲閃的目光,又從四面八方慢慢地回來了。”學生交流體會,一個悄悄地動作說明沉默中他們想出了補救的辦法,沉默真可貴。
沉默之初,“我想去尋找蘊藏在他們心靈深處的、他們自己還沒有意識到得極為珍貴的東西。”這極為珍貴的東西找到了嗎?是呀,沉默使孩子們懂得了回報愛,這極為珍貴,這沉默是可貴的。
4.作者是通過什么讓我們體會到孩子們的想法的?學習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來體會。仔細觀看視頻,同樣的問題老師也采訪了學生,來看看他們怎么回答的?請同學們像作者那樣抓住人物的神態、動作來寫一寫。大家的表現各不相同,我們可以用“有的……有的……還有的……”來寫。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的片段描寫?
“語文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在感受了文章的寫作方法后,利用微視頻創設情境,讓學生在語言實踐中,體會方法,提高表達能力。
5.教師小結:有一個成語叫烏鴉反哺,當老烏鴉飛不動時,小烏鴉就會去找食物,反過來哺育老烏鴉。一分鐘的沉默讓孩子們懂得了回報愛。正是在沉默之后,孩子們認識到了錯誤,有了補救錯誤的辦法,有了改正錯誤的行動,帶給大家莫大的享受。所以這沉默多么可貴!所以課題叫——可貴的沉默。
(四)提升收獲,拓展閱讀
1.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懂事的孩子們,除了感受愛,別忘了回報愛。“給永遠比拿愉快。” 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
2.老師曾經看到過這樣兩份賬單,兒子彼得幫家里做了些事寫了份賬單給媽媽,希望得到報酬;于是媽媽也給彼得寫了一份賬單。你發現了什么?推薦閱讀:《媽媽的賬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