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瓊英
摘 要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接受職業教育、技能培訓的女性與日俱增,她們接受完教育與培訓后積極參與就業、參加社會工作,力爭成為經濟獨立的職業女性。本文以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申報》的招生招聘廣告為視角,探討女性職業教育的背景、職業教育內容以及女性職業崗位的發展情況,從而了解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婦女的解放發展情況。
關鍵詞 女性職業教育 職業崗位 招生招聘廣告 《申報》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9.01.062
Abstract The thesis takes women'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employment in 1920s to 1930s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 in Shenbao as example, explores the background of women's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ntent and women's professional post to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s liberation movement.
Keywords women's profession education; professional post; recruitment advertisements; Shenbao
二十世紀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女子職業教育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其出現有著特定的歷史背景:一是西方社會理論以及女權思想的傳入、社會風氣日漸開化對婦女的思想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二是社會對女子職業技能以及知識的要求;三是女性自我經濟獨立意識的覺醒。
從《申報》刊登的眾多職業學校招生信息中,女性職業教育大致可以分為幾類:
一是打字學校。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打字學校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外國人或中國人所辦洋行需要大量打字人員的緣故。《申報》1927年2月8日有一則招生信息“《振華打字專科學社招男女生》:造就優良人才,供職洋行機關及各打字學校,教員者不少成績顯著,有口皆碑,三個月畢業能用各種機器,真正閉眼可打,謀事極易,本社并能介紹職業。”①洋行機關及各打字學校對打字員的需求,促進了打字學校的興起。甚至有的學校還招日夜男女生就讀,“《因宜打字專科學校招男女日夜生》:本校乃最老最大最完善之打字學校也,成績卓著,久已有口皆碑,實為滬上各打字校冠,并能介紹職業。”②
二是產科女醫學校。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產科女醫學校迅速發展,并擴大招生規模,招生信息隨處可見,“上海中德產科女醫學校招生”③、“蘇州女科醫社招生”④……有的招生學校明確提出其宗旨,如《大華產科醫學校招生》注明“本校以造就女醫產科人才為宗旨。”同日同版的《人和產科學院添招第十四屆新生》也提出“本院以造就專門產科女醫為宗旨。”⑤《私立中德產科女醫學校招生》中提出“本校教授產科完全學術并及醫學綱要,以養成專門之產科人才為宗旨。”⑥
甚至認為產科女醫師是女子的職業出路,“欲謀家庭高尚職業,解決經濟獨立問題,學習產科最為適當。本院曾經上海市衛生局核準,設立專為培植助產人才起見,附設助產科訓練班……”⑦
中醫、獸醫等醫學科也招女生入學,“國立第四中山大學農學院園畜牧獸藝醫專修班招男女生”⑧,“《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第廿四屆女子中醫專門學校插班招生》:本校開辦十有余年,畢業生達二百余人……乙丑秋又創立女校……學額是男校預科四十名,插班生二十名,女校插班生十五名。”⑨
三是蠶桑學校及手工傳習所。上海女子蠶桑學堂于1905年由史量才捐資創辦,后改為省立,校址遷往蘇州,該校的宗旨即是要擴充我國女子職業,建該校來對女子進行職業教育,并換回我國的利權。蠶桑學校主要教授載桑、養蠶、繅絲等專業課程。除此之外,也會教授國文、算術、植物、動物等其他一些基本課程。但是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申報》招生信息中,關于蠶桑學校的招生廣告極少,偶見“江蘇省立女子蠶業學校招生”⑩、“廣州私立嶺南大學文理蠶絲工商各學校及附設中小僑各校招生”的廣告,可見蠶桑學校在此時已逐漸減少,女子對于較傳統的采桑養蠶繅絲的工作已沒有太大的熱情。
女子職業教育中的手工教育一般是學習縫紉、刺繡等科目。如“上海神州大學女學校招收刺繡科”、“上海私立女子家庭職業學校招生”科目設置有“刺繡”。有的職業學校是與用人單位有掛鉤而有針對性的招生,并為畢業生解決職業工作問題,如“《上海同孚路西服業委托代辦上海女子洋繡縫紉傳習所續招免費生》:第二屆學生業經本外埠著名服裝公司專函聘定,因特續招新生各五十名。本所以提倡女子職業,增進生活能力為宗旨。凡十六歲以上小學畢業或有同等學力者可入學。洋繡半年縫紉一年后留校實習二月。實習期滿分派各公司服務,每月可得念至三十元,學費免收,保證金十元,畢業時發還,另收雜費二元。”
四是婦女補習學校。這一時期出現眾多的婦女補習學校,且這類職業學校的招生對象非常明確,就是年長的失學婦女。由《申報》主辦的“申報婦女補習學校”,在招生廣告中明白說道:“本校專為年長失學婦女而設,分職業及家事兩科。除國文,英文,算學,公民常識等基本學科,合并教授外,職業科授以簿記,中英文打字,速寫;家事科授以家庭常識及縫紉,刺繡。此外并設鋼琴,國畫,打字速成班,銀行簿記,四特科。不限年齡,不拘程度,均可報名入學。” “上海婦女補習學校”在招生信息中同樣提出該校的旨趣是“專為成年失學婦女,現有職業婦女及中小學校女生補習而設。”所設科目有“國文科英文科,算學科簿記科,縫紉科刺繡科,鋼琴科國畫科,打字科商業科。”入學的資格是“不限年齡,不拘程度”,而且比“申報婦女補習學校”更明確提出上課的時間有“晨午晚三班”。另有“《市教育局備案:中國婦女學校招生》(學科)國文算術英文刺繡縫紉打字簿記音樂國畫商業等科,任憑選擇。(待遇)家境清寒者得伸(申)請減費,畢業后成績優良者,可負責介紹職業,或分派在本校服務。(班次)晨班,午班,晚班。(開課)三月一日正式上開。(校址)法租界……”可見社會對年長失學婦女的關注與扶持,這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婦女重新找到更恰當的職業。
五是其他藝術專業學校,包括音樂、繪畫、外文、海關郵務、銀行速成科等學校招生。在《新華藝術學院招考男女生》中將繪畫具體分為“中國畫系”和“西洋畫系”兩科,音樂也有“西洋音樂系”。有的學校在廣告中更是提出造就女畫家的宗旨,城東女學在招考國畫新生時即提出“本校以造就女畫家人才為宗旨。”
外文中一般以英文科為主,“《南洋女子英專第四屆招生》:本校乃南洋華僑資助開辦,經費充裕,設備完善,管理主張嚴格,實華人自辦最完善女子英文學校之一,亦各名媛閨秀修業最宜之所。”外文一般是與外國人或洋行人員交流,所以“滬北英文專修及海關郵務日夜學校”在“招男女生”的招生信息中提出該校的宗旨是“專養成預備投考海關郵局或公司洋行辦事人材。”也有其它外國語種的招生,如“上海日語專修學校本校暨虹口分校寒假講習會招男女生”、“德文夜社招生”、“英法夜校招生”等,但大部分仍以英語為主,這也是社會職業需求所要求的。
再有銀行速成科的設置。在《允中女子中學校附設銀行速成科招生》中有“本校為提倡女子職業起見,業受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之委托,特設銀行速成科一級,俾有志服務銀行者,有相當之門徑,暫定一學期畢業,畢業后凡品學兼優而無家務擾絆者,即由女子商業儲蓄銀行選擇錄用,視其品學程度分別收為實習生或為助員。”可說銀行速成科的教育直接與女子的職業掛鉤,學校受“上海女子商業儲蓄銀行之委托”,畢業的女子即可根據才學進入該銀行工作,這對于女子是一種莫大的益處。
此外更多的是女子體育學校等,如“政府注冊:私立東南女子體育學校”、 “中國女子體育學校”、“上海東亞體育專科學校”等招收女子的體育學校倍增女子體育的迅猛發展最重要是由于女子在體操方面的優勢。不得不承認,這也是女子職業的另一出路選擇。
從以上《申報》的招生廣告可以看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性職業教育有很大的發展,不管是職業學校的數量,還是所設科目課程上,都有很大的進步。特別是能夠根據社會上對女子職業的崗位行業需求進行有針對性地教育,為女子接受職業教育后鋪好就業的道路,這是當時女子界可喜可賀的事情。
經歷了學校知識文化的熏陶及技能職業的培訓后,一些女子終于踏上了職業之路,有了自己的經濟來源,社會地位也在逐漸提高。筆者通過《申報》1927-1937年的招聘廣告信息為基礎來透視這一時期中國職業女性的情況,以每年3月8日的招聘信息為例,總計有招聘信息67條,而表明招聘女性(包括男女皆可)的信息占22條,約占總數的34%。招聘涉及的職業有雜貨五金跑街、推銷員、語言教員、教師、助教員、女職員、中日文交換教授、鋼琴幼稚園教師、國算唱歌教員、家庭中文教師、書記、跑街、銀行帳房、營業主任、本埠火險招攬員、機器油跑街……其中招聘女性或女性可應聘的職位有語言教員、女職員、女跑街、教員、時裝表演員等。
招聘女教員的廣告最多,主要得益于女子教育的發展,且女性自身的母性特質及細膩的情感被認為比男性更適合從事教育工作。“茲須聘小學國文算術體育歌舞等科教員,以誠懇耐勞者為合格,愿就者不分性別……”再者,對女性的教育學力及學歷都會有所要求,“茲欲聘請家庭女教員一位,須具中等學校以上學識者為合格……”“茲有某公館擬聘請家庭女教師一位,教授國英算,每日六小時,須具有高中畢業程度。” “中等學校以上學識者”“ 須具有高中畢業程度”,這一方面反映出當時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另一方面說明用人者對女性從事教育工作的較高要求。另外也有要求“教學經驗豐富”的,如《聘教員》中要求“男女教員各一位,須有教學經驗”;《聘請中日文交換教授》中也要“教授經驗甚為豐富”者而“不論性別”。
招聘“保姆”的條件幾乎與教員一樣,“須北平籍或能操流利北平語,賦性和平有忍耐心并具有教授幼稚園經驗。”其實就是保姆兼幼稚園教師,在《女子職業之志愿教育兒童者鑒》則明確提出“茲有幼年兒童五六人,需人教護,擬聘請國語教師兼保姆一位”。
醫師是女子職業的另一“高級”職業,但由于當時的女醫師多是自己掛名開辦診所,招聘女醫師未見廣告,更多的是醫師專欄對女醫師進行介紹,如“留德女醫博士陳志芳”、“ 婦產科梁香蘭女醫師”等。更有借患者之感謝來嘉許女醫師醫績的,如《感謝林惠貞女醫博士》:“夏歷十月,內子將近分娩,忽于二十八日晨四時急喘甚劇,胎中嬰孩受擊后,胞水壓破臂橫產門不出,醫士棘手不得已,乃送至紅十字會醫院,經女士用手術將小孩取出,距小孩下地業已氣絕,女士復施用人工呼吸法,得慶更生母子雙全,是皆女士所賜,愧無以報用,特登報鳴謝以揚仁風……”又如《鳴謝產科圣手潘義芳女醫士》說是“感謝”,其實是幫這些女醫師做宣傳。從這兩則感謝中可以看出,不管是林惠貞女醫博士,還是潘義芳女醫士,她們擅長的領域均是婦科產科,這與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女醫產科學校教育的發展有莫大的關系,同時“男女有別”的傳統觀念在無形中束縛著女性職業范圍的選擇,因為“一般女界患病者以性別關系,未便舉所有苦痛披露于男醫之前,遂致隱忍遲誤陷于更救者,比比皆是……”
女性成為醫師畢竟只是少數,較多的是女護士。女護士相對于女醫師,各方面的要求均較低,如《招收女護士》中要求“須有初中程度,年齡自十六歲至廿歲,性清(情)和藹,口齒伶俐,身家清白者”即可,也有招聘女護士以“佐理醫生診所醫務兼司配藥”,并提出“略懂德文尤佳”。
“推銷員”、“販賣員”、“跑街”是大致相同的職業,即“推銷員”。推銷員是一個辛苦的職業,所以并不是很受女性青睞,但是相比于其他崗位,推銷員的門檻明顯較低,一般只要求口齒伶俐,具有商業經驗者便為合格。招聘女推銷員一般是為推銷女性用品,“本行為推銷化妝品及裝飾品類,擬招女推銷員數位……”“本公司欲請女跑街數位,推銷婦女用品,須有殷實鋪保,口才靈敏,確有商業經驗者為合格。”《招請男女販賣員》中則強調“販賣領帶能力者均可錄用”,甚至也有推銷有價證券的招聘“不論性別,專推銷某項有價證券”,要求“交際廣闊,富有經驗”。
“聘請女書記”中的“書記”是“記錄員”、“抄寫員”的意思,而非現在的官名職稱。一般要求“文字清秀,錄寫迅速, “ 須有中學以上程度,年在二十內外,及活潑伶俐為宜。”
女宣傳員、女表演員是職業女性的另一熱門職業。女宣傳員、女表演員一般要求女子年輕貌美,“茲有輕便優美新出貨品,欲請年輕女子四位為宣傳員”, “ 茲擬招請美麗少女數位,以便訓練作為時裝表演員。”女宣傳員、女表演員的出現,是對傳統封建女子只可“深居閨閣”,不可“拋頭露面”的顛覆。這些變化都顯示出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女性的新形象,一名職業女性的新形象。
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職業女性不管是在人數總量上,還是在職業類型上,均有了較大的發展,且出現了越來越多“高級職業”的女性。這些職業一般均需要一定的文化知識,且具有較好的穩定性,經濟待遇明顯高于傳統上女性所從事的職業,側面反映出婦女自我覺醒意識的提高以及對傳統束縛的掙脫。
注釋
①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9月印刷,1927-2-18:1.
②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18:8.
③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1:4.
④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6:7.
⑤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11:3.
⑥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24:5.
⑦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4-11-28:15.
⑧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1月印刷,1927-11-2:3.
⑨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4:3.
⑩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7月印刷,1937-7-4:10.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6: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6: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22:5.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11月印刷,1931-3-8:2.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5-2-10: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5-2-10:17.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5-2-28:4.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11:4.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19:3.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15:6.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6: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15:3.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2-6: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22: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16:5.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1-5:5.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7月印刷,1929-3-8:1.
《聘請女教員》、《代聘家庭女教師》,《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2月印刷,1934-3-8:3.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5-3-8:4.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7月印刷,1929-3-8:1.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6月印刷,1937-3-8:2.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7月印刷,1937-8-6:1.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4-11-5:16.
《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4:3.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5:1.
《介紹陳志芳女醫師》,《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4:3.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2月印刷,1934-3-8:3.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4-11-15:3.
《招請女推銷員》,《申報》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3年10月印刷,1927-1-13:19.
《招請女跑街》,《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7月印刷,1929-3-8:1.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3-8:1.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8月印刷,1930-3-8:1.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12月印刷,1932-10-18:3.
《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12月印刷,1932-10-9:4.
《招請女子宣傳員》,《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4年12月印刷,1932-10-23:5.
《招請時裝表演員》,《申報·本埠增刊》影印本.上海書店影印,1985年3月印刷,1935-3-8:4.
參考文獻
[1] 曹瑩瑩.從二三十年代的〈申報〉廣告看婦女解放[J].傳承,2010(5).
[2] 王秀霞.民國時期的女子職業教育[J].理論學刊,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