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水平是一個地區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志,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群眾對圖書館數字化服務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推動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公共數字文化服務能力,維護文化安全、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當前重點實施的文化惠民工程,縣圖書館將充分利用我縣已建成的基層圖書館基礎服務設施,建立以國家數字圖書館為依托,以數字圖書館為核心,以省、市、縣數字圖書館為主要節點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建立縣數字圖書館業務平臺,實現縣級圖書館與全國公共圖書館資源與服務的全面共建共享,切實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1 圖書館自動化建設的基本意義
數字圖書館是進入新時代以后,隨著數字化技術的飛速發展而產生的。數字圖書館是將數字化信息技術應用于圖書館,并為群眾提供便捷的、全面的網絡信息服務、方便群眾共享資源的新型圖書館服務方式。數字圖書館已經成為占領文化傳播陣地制高點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上,黨中央提出,扎實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高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要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豐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唱響網上主旋律;增強文化整體實力和競爭力,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和發展現代傳播體系,提高傳播能力等,中央指出,要著重構建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在當前的數字化時代,以數字圖書館為代表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無疑是整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基礎性工程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數字圖書館將在政府的統一要求部署下建設體現地方特色的優秀中華文化資源平臺、打造基于新媒體的公共文化服務新業態。數字圖書館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維護文化安全,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基礎工程;是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創新文化發展體制機制,增強文化發展活力與動力的重要抓手;是加強網絡文化建設,積極搶占網絡文化陣地,把握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環境下文化發展主導權的重要手段;是拓展公共圖書館的服務空間,降低群眾的進入門檻,滿足社會不同群體文化信息資源需求的需要;對于加快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創建學習型社會,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實現公共圖書館資源和服務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公共圖書館文獻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務能力,提高公共數字文化供給能力,促進圖書館事業均衡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建設目標
“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建設,以保存數字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進行社會教育、實現數字文化資源共享為目的,立足于館藏資源、地方文化、整合網絡知識資源,構建信息共享服務平臺,使圖書館成為文明建設的網絡陣地、傳播文化的數字樞紐。
“數字圖書館”將打造基于新媒體的圖書館服務新業態,即建設分級分布式數字資源庫群,形成覆蓋本地區公共圖書館的數字圖書館虛擬網,建設優秀中華文化展示平臺、開放式信息服務平臺;借助手機、數字電視、移動電視等新興媒體,以互聯網、移動通信網、廣電網為通道,為政府立法決策、教育科研、公民終身學習等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
3 數字圖書館建設的作用
在網絡體系建設方面,對內打造覆蓋全館的全千兆網絡,
讀者電子閱覽室采用無線無縫覆蓋,對外保證5000人實時在線訪問網上圖書館。
在數字資源建設方面,建立市級數字文化保護中心,并努力建設成為省級數字圖書館推廣工程的重要資源建設中心之一;建設知識體系完善、特色鮮明的數字文化資源庫群,包括地方特色數字文化資源、館藏數字化資源、國家數字圖書館的本地化資源、共享工程數字資源,在全縣范圍內形成有效的數字資源保障體系。
在信息服務方面,通過數字圖書館資源、服務方式,為政府立法決策、教育科研、公民終身學習等提供多層次、多樣化、專業化、個性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從而更加積極地促進數字文化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推進文化事業的跨越式發展。
作者簡介
張慶芳(1971-),男,漢族,大學,汶上縣圖書館館員,研究方向:圖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