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婧
摘 要:本文基于解構和建構主義的為框架指導的寫作課教與學方法論,探析在二者相互作用下,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提高元認知能力,實現合作學習與主動研究,從而切實有效的提升雅思寫作的能力。
關鍵詞:解構;建構;大學英語寫作課
基金項目:本文系重慶工商大學首批校級課程改革建設項目“大學英語寫作”(項目編號:115/950717184)的階段性成果。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逐漸升溫的出國讀研熱潮,托福雅思考試成為眾多大學本科生不得不面對的一個挑戰。在雅思考試準備過程中,中國學生可以通過刻苦訓練提高自己的閱讀,聽力和口語水平和成績,但是在寫作這一塊,提分始終很難。本文探討在解構和建構主義相互作用影響下雅思寫作教學策略,如何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學生能力的提高。
2 理論支持
2.1 解構主義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法國學者德里達在對結構主義的評判中,提出了“解構主義”理論。在他看來,相較于對整體結構的研究,對單獨個體的研究更加的重要。解構,就是要打碎,顛倒重組各種各樣的詞匯,語法,句型關系,從而對各個部分進行深入的研究(亢莉,2014)。因此,解構屬于文本分析的范疇,一層一層的剖開文本意義,分析各細節要素對整體的影響。如今,解構主義已廣泛被用于翻譯以及寫作領域的研究。
2.2 建構主義
與解構主義同時代產生的建構主義,由很多流派組成。其理論體系認為,知識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Vygotsky, 1962),不是從外部被動吸收的。學習的主體性,體現在主體通過聯系原有經驗和新知識,在頭腦之內構建起了完整的認知的過程(Glasersfeld, 1995)。在學習中,教師將引導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完成環境,協作,會話,意義的建構(王小簡,2016)。
3 教學策略
3.1 解構范文的意義
現代寫作教學各方法流派一直覺得傳統寫作教學中的范文講解事倍功半,并無太大意義,然而在雅思寫作教學中,范文講解卻是十分關鍵的一個環節。范文的講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明白評分要求和原則,還可以通過解構范文的詞匯,語法,結構關系,認知得分點,更深層次的明確自己的寫作目的。以雅思議論文的評分標準為例,它的三個要求分別是:Arguments, Ideas and Evidence(論證,論點和論據);Communicative Quality (交流質量); Vocabulary and Sentence structure(詞匯與句子結構)。單單給學生講解這樣的要求和標準,形式化,空洞,學習主體并不能和過往經驗相結合。但是一篇高分的考官范文,卻能幫助學生去解構作者是怎樣通過組織字詞句篇章從而滿足評分標準的。
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范文的起始段,讓學生探討,作者是怎么破題,怎么介紹背景,怎么引入話題,怎么表明立場的。這四個怎么的研究,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到審題和開篇的寫作技巧。其次,教師可以讓學生拆開主體段,區分論點和論據,以及它們之間的邏輯聯系。這個要求是整個雅思寫作的核心,但是大部分中國考生卻很難掌握,究其原因,這和他們成長中邏輯能力訓練的缺失有很大的關系,然而體制內的英語教學更多的看重他們的詞匯量,語法知識,閱讀和聽說能力,邏輯性的訓練一直是被忽視的點。對范文邏輯性的解構,讓學生認清opinion和fact的不同,分清什么樣的想法可以作論點,什么做論據。最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勾畫范文中,句型的種類,同義詞的替換,語法結構的多樣性,讓他們主動性的認知作者的得分點。
3.2 課堂建構的意義
課堂討論。教師拋出寫作題目,將學生分為4-5人一組,讓他們討論自己的立場和支撐的論點論據。其目的是通過討論,使學生將自身,或者他人的經驗和題目自然結合起來,圍繞真實生活建構意義,提出新觀點。可能學生們在一開始會覺得茫然不知所措,很難想到觀點。教師可以實時的讓學生從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去考慮某命題的利弊。比如煙草行業應不應該被限制一題,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拓展思維,從經濟,農業,環境,健康等等領域去明確自己的立場和觀點。這樣一來,學生可以更好的根據自身經歷,內化并獲得新的知識體驗。
課堂限時寫作。課堂限時寫作,可以是一個開篇訓練,也可以是主體段某一個觀點的論述。它激發學生在思維活躍的狀況下,快速反應,按照評分標準,有意識的控制自己邏輯,語言,結構。學生可以根據課堂討論的收獲,開展自己的寫作,
課堂反饋。課堂反饋包含同學互評和老師評價。限時寫作后,小組內交換閱讀習作,除了學習他人優點之外,對錯誤的地方也要勾畫和修改,通過小組學習,重新整合和建構新的寫作習得體系。然后,教師在講臺上投影呈現各小組的優秀習作,全體同學一起觀摩,評價并提出建議。學生們可以再次明確寫作標準,建構實現高分寫作的各個必不可少的因素。
4 總結
解構和建構主義對雅思寫作課的雙向作用體現在,前者幫助學生在剖析范文的過程中,獲得嶄新的元認知能力,明確寫作要求和目的;后者促使學生作為主體,積極的在小組討論,限時寫作和課堂反饋中重新整合和構建原有的知識體系。二者的結合讓學生學會用批判性的思維去看待自己的習作和標準之間的差距,并且努力的去縮小這樣的差距,提高自己的水平。
參考文獻
[1]Vygotsky, L.S. Thoughts and Language [M].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62.
[2]Glasersfeld, E.V. A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eaching [A]. In 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 ed. By L.P. Steffe and J. Gale,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5.
[3]亢莉.基于解構主義理論的大學英語人機互動寫作模式的設計和實踐[J].教學實踐,2014(3).
[4]毛反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觀念下的大學英語寫作探析[J].新課程學習,2015(3).
[5]王小簡.建構主義在大學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