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風曉
摘 要:在全球化進程中,非洲一體化方興未艾,經歷了漫長的探索過程。但由于種種原因,其進程仍然緩慢。筆者從地理、政治、經濟、歷史等各種方面,分析了非洲一體化進程緩慢的原因。解決這些各方面存在的問題,積極融入全球化潮流,是當前非洲一體化仍然所要做的努力。
關鍵詞: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原因;發展前景
1 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
隨著全球化浪潮,區域合作、一體化成為各國參與國際競爭、促進國內和國際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儼然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趨勢。歐盟、世界貿易組織等先例取得了較大的成功,使所有國家和地區看到了區域合作的可行性,非洲也不例外?!斗侵藿y一組織憲章》和《建立非洲聯盟章程》指出,實現非洲一體化是實現非洲統一的基礎之一。
非洲在1963年建立第一個區域一體化組織——非洲統一組織,在2002年改名為非洲聯盟。到目前為止,非洲已經擁有14個一體化組織。但是由于某些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非洲一體化進程依然十分緩慢。
2 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的原因
為何非洲區域一體化會進程緩慢?筆者認為其中涉及多方面原因,它們錯綜復雜,共同阻礙了非洲一體化的進程:
2.1 地理位置與惡劣的自然條件
非洲國家在地域上比較分散,山河眾多,有大片沙漠,各國聯系并不緊密,缺乏足夠的交流與貿易往來。以西非經濟共同體為例,西非國家大都自然條件不佳,且國土狹小,如佛得角,面積僅有4000多平方公里;或土地貧瘠,全境基本為沙漠;或地處內陸,對外聯系不便,如馬里和布基納法索等。[1]這樣惡劣的自然條件給區域合作進程增添了很多阻礙。
除此之外,各組織成員國之間氣候和地理條件相似,英國經濟學家馬爾克姆表示這會導致很多農產品和能源產品都具有同質化特征,而不利于產品在區域內流通。[2]
2.2 歷史遺留問題和國際地位低
長期殖民和掠奪使非洲形成了單一經濟結構的特征和弱點。殖民主義的阻礙以及交通和通訊手段的缺乏,非洲國家之間交往不暢。如今這種狀況雖有所改善,但脆弱的基礎設施以及各種非關稅貿易壁壘使地區內的貿易長期保持較低水平,非洲國家依然面臨著深化地區貿易、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有效進行宏觀調控及實現多樣化經營等任務。[3]
同時,在殖民主義的影響下,非洲多數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中面臨的威脅遠遠大于發達國家和某些巨型跨國公司。非洲在世界上一直處于淪落的境地,進入21世紀,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非洲竟有33個重債貧窮國家。這對于其一體化發展也是一種阻礙。
2.3 政局不穩定以及民族、國家沖突
非洲國家和平安全問題仍然存在。與之前相比,非洲當前呈和平態勢,但少數國家動亂和局部沖突仍時有發生,嚴重影響了該國和該地區一體化的進程。[4]比如,阿爾及利亞和摩洛哥在西撒哈拉問題上的爭端使該組織自成立之日起即陷于癱瘓,馬盟因而尚處于初始階段。
其他國家、民族之間也存在一系列的沖突。戰爭使非洲的有限資源用于解決戰爭事務,進一步對非洲一體化進程形成阻礙。
2.4 經濟的落后
首先,當前非洲國家在經濟方面的諸多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貿易結構的不合理。非洲國家過去的貿易結構如下:超過80%的出口收入來自于初級產品,進口商品的構成以制成品為主,主要進口市場是歐洲、亞洲、北美市場。
其次,非洲經濟水平整體較低,各國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大部分國家以農業為主,制造業整體水平很低,服務業更是如此。各國經濟和法制發展水平的不同,也增加了各國貿易規制的協調難度。[5]由于各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統一性的措施在短期內實際上難以執行,并且容易引發相關國家的不滿甚至抵制,存在利益和責任爭端。
總之,由于大多數非洲國家經濟結構相似,資金和技術短缺,市場體系不完善,經濟發展不平衡,以及受多種非經濟因素的困擾,與世界其他一體化組織相比,非洲區域一體化仍處于初級階段。[6]
2.5 民眾認同感缺乏一致
首先,宗教認同感不同。非洲各個國家之間以及國家內部民眾信仰的宗教不同,信仰的宗教有伊斯蘭教、基督教新教等多種宗教,極易導致價值觀念和決策的沖突。
其次,民眾期望有所不同,對一體化過程中的政策缺乏理解。像中部非洲國家經濟共同體、西非經貨聯盟等區域組織決策與民眾期望之間存在差距,人員流動尚未實現,組織通過的決策得不到民眾支持,因而難以落實。
2.6 資源匱乏
在歷史上,非洲各國基礎設施薄弱,交通、通訊設施不足,雖然在一體化發展中雖然都得到了改善和進步,但是一體化資源仍有待于進一步整合。
非洲人力資也比較落后,這主要是歷史原因造成的。西方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阻礙了人力資源的開發,造成非洲人力資源整體水平低下。同時缺乏即熟悉國際貿易規則制定、多雙邊貿易談判和產業發展,又了解非洲國情的人才。
在資金和技術方面,有些資金技術需要從西方國家引進,不適合非洲國家生產力發展的需要。
2.7 缺少政策與法律保障,機制不完善
首先,國家宏觀政策與區域一體化政策不一致。如區域一體化進程中實行統一的對外關稅政策,但是各成員國經濟發展落后且極不平衡,實行統一的對外關稅使經濟脆弱的國家遭受嚴重的沖擊,這就必然導致沖突。
其次,執行力度不夠。聯合國非洲經濟事務委員會和非洲聯盟等聯合發布報告曾指出,盡管非洲已有眾多次區域組織,并達成眾多次區域經濟協議,但成員國未及時將有關協議轉化為國內法律和政策,導致協議執行困難,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7]
2.8 區域組織重疊現象
非洲地區區域經濟合作組織本來數目就多,且存在相互重疊、組織規程復雜等問題,導致建成非洲聯盟的困難增多,各個合作組織對其成員的要求不同,組織太多難以統一成聯盟。[9]如薩赫勒-撒哈拉國家共同體與“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存在重疊的現象。埃及、蘇丹等國既是該組織成員國,同時又是“東南部非洲共同市場”的成員國。
2.9 受國內外市場影響
非洲國家普遍力量弱小且受到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的嚴重束縛。大多數非洲國家經濟規模小,且經濟結構單一,國內市場狹窄,存在寡頭對市場的壟斷,使得非洲國家經濟對外依賴性極強,因而也極易受到國際市場變動的沖擊。其生產的商品一般不能在本地市場進行消費,進口的商品一般是能在本地消費的商品。[8]由于傳統和生產力落后,存在非正式跨界貿易,這些貿易活動規模小,具有臨時性和不穩定性,根據地區出現價格變動,所以經濟極容易受到沖擊。
3 結論
總之,以上地區經濟的不平衡、政治動亂、資源約束、國際市場不平等以及缺乏合理機制等問題都是非洲一體化進程的阻礙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從而推進一體化進程。
為了實現非洲千年發展目標,非洲各國必須加快一體化進程。要使其充滿新的活力,必須設計適應非洲各國需要和能力的一體化安排,借鑒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確保地區規則和多邊體制的規則相協調,從而促進非洲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玲玉.非洲一體化組織內部貿易淺析——以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為例[J].上海商學院學報,2011:27-31.
[2]黃政平.區域一體化,非洲發展必然之路[N].人民日報,2013-10-29
[3]劉穎.非洲一體化趨勢漸強[Z].新華網,2006-10-28.
[4-5]非洲貿易一體化現狀分析[R].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2014-02-25.
[6]姚桂梅.全球化中的非洲地區一體化[J].西非亞洲(雙月刊),1999.
[7]非洲區域一體化進程緩慢[Z].駐肯尼亞經商參處,2013-11-14.
[8]姚桂梅.非洲經濟一體化進展緩慢原因分析[J].西非亞洲(雙月刊),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