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強
摘 要:考古現場文物工作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在提取信息的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一定的困難。因此,需要采取信息提取的選擇現象,在實際的工作中,必須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各方面因素相互整合,遵循“時空”概念,堅持可持續性原則,使信息獲得最大化的信息提取,使文物能夠發揮出最大價值的作用,促進考古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考古現場;信息提取;選擇性
在人類漫長的發展歷程當中,創造了許多文化,既有物質的也有精神的。作為歷史文化信息的一個存儲庫,文物有著極高的科學藝術及歷史藝術價值。一般來講,由于受環境、文物本身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影響,文物容易出現老化、變質問題,嚴重者甚至會導致其文化信息一同消失。因此,加強對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信息的提取非常重要,需要采取合適的措施和方法。
1 考古現場文物信息選擇性提取的原因分析
1.1 文物信息重要性差異
在考古現場,出土文物的種類和信息承載情況不同,其中某些或某類文物會被認為是特別重要或主體的文物信息承載體,因而會在現場保護以及文物信息提取中給予特別關注。例如,在某些特定時代或文化類型的考古發掘中,特定文物對于研究這一時段的歷史、文化、界定發掘墓葬或遺址的性質等具有重要意義,這些文物便會自然地被賦予特別的保護、保存和信息提取要求。另外,文物材質不同或保存狀況不同,也會影響到對文物信息重要性的判定。一般情況下,考古工作者對青銅器、瓷器、玉器、彩繪陶器、壁畫的重視程度比較高,在現場文物保護和信息提取時通常會給予較多的關注。文物的保存狀況也會影響到對文物信息重要性的判斷,在眾多的出土文物材質中,漆木器、紡織品、編織物等若保存狀況較好,也會引起考古工作者的重視,進而會采取積極的信息提取措施對這些文物信息進行記錄和解讀。
1.2 技術設備條件局限性
現場工作可用設備的水平和齊全程度會直接影響到對信息提取對象和提取方式的選擇,現場工作團隊的技術能力和工作理念也會影響到對文物信息重要性的判斷和篩選,進而影響到信息提取的范圍、程度和質量。例如,在晚期墓葬考古現場出土棺槨尚未打開棺蓋之前,條件好的工作團隊曾采用便攜式X光探傷儀或光纖內窺技術對棺內埋藏品的性質、分布和保存狀況進行分析,這一信息的獲取對初步了解槨內文物情況,確定現場開棺還是整體搬遷開展實驗室考古發掘,制定加固、運輸、開棺前后的保護和信息提取方案等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而不具備這樣工作條件的案例,則只能依靠對文物埋藏類型和保存狀況的經驗來初步判斷,無法制定針對性的保護預案,一般只能在開棺過程中臨時調整工作步驟和具體方案。另外,操作團隊的技術能力,對現場文物信息提取工作的重視程度和理解差異對現場文物信息提取對象、細化程度和技術手段的選擇也有直接影響。
1.3 文物結構復雜性
某些文物的結構復雜,不同部位的保存狀況不同,尤其是一些文物之間相互疊壓交織影響,在考古現場難以做到對所有文物信息的全部提取,因此不得不在文物保存和信息提取時做出選擇。例如,作為甕棺葬的陶罐內時有織物包裹的骨骼出土,部分陶罐出土時殘破嚴重,但陶罐器型對判定遺址和墓葬的時代和文化性質卻尤為重要。在這種情況下,考古工作者希望盡快將陶罐進行拼接修復,在現場進行提取和后期修復時需要將陶罐內的包含物取出。此時,陶罐內的所有內容物都處于為陶罐修復讓步的狀態。受現場工作條件和時間的限制,一般難以對罐內物品進行細致的信息提取和保存狀況分析,經常是在簡單拍照繪圖后,將罐內物品取出,單獨分裝。在這一過程中,罐內物品的包裹方式、疊壓位置、老化狀態等信息會損失很多,這是因文物結構復雜性影響而對現場文物信息提取做出選擇的案例。
2 考古現場文物信息提取量的最大化和可持續原則
應對考古現場文物信息提取選擇性的問題,應該遵循文物信息提取量最大化和可持續性兩個基本原則。信息提取量最大化是目標,信息可持續性提取是實現信息提取量最大化的重要原則支撐。首先應該爭取現場信息提取量的最大化,在此前提下盡量做到信息提取的長期可持續性。
在考古發掘中,盡量提高單位發掘面積中的信息提取量是考古工作者所追求的,這也就是考古現場文物信息提取量的最大化問題。首先,考古現場工作人員應當盡可能的對現場工作時間、場地條件、人員配備、技術水平、設備手段、資金投入等對現場文物信息提取有影響的因素進行管控,以爭取最好的外部工作條件,開展系統有序的文物信息提取工作;其次,應該協調文物信息提取的先后順序、提取信息的技術類型,結合現場環境控制條件的優劣以及文物材質的穩定性狀況等因素,確保考古現場文物的龐雜信息盡可能的得到細致的提取和記錄;最后,在實現現場信息提取最大化的過程中,應當根據工作的具體情況,注意區分哪些信息是需要在現場進行提取的,且只有在現場進行及時提取才能夠獲取的,哪些信息是可以在后續實驗室進行細致有序提取的,現場信息提取的最大化應該與信息提取的可持續性有機結合。
3 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的時空概念
考古現場文物保護的“時空概念”指的是需要在考古發掘現場的場地空間范圍內以及在現場發掘的時間階段內開展的文物保護、信息提取以及實驗和科研工作。簡單來說就是要充分考慮文物挖掘的實際情況,將各種自然現象充分把握,使工作對象、工作范圍、工作方向、工作深度等得到明確認定,對信息進行最大化的提取。除此以外,這種技術能夠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使現場得到有效保護,在穩定現場的同時,對環境進行有效控制,科學分析現場文物等,對實際的工作具有或大或小的指導意義。從另一方面來講,簡單來講,考古現場文物保護工作時空概念主要強調在現場開展的過程中,將各種因素進行整合,減少其他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當工作能夠在實驗室進行的話,盡量在實驗室開展,使文物的信息提取能夠更加精煉準確。
從文物信息提取細致程度、時間從容度、提取難度、環境穩定性、工作成本的角度來講,在考古現場開展信息提取工作的難度較大,由于環境惡劣,不能營造出實驗室的工作條件。加上運作成本的限制,潛在的危險性因素較高,在工作時間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信息的提取往往會受到明顯影響,難以形成規范化的系統。在現場文物保護中,往往將安全性作為一項重要性因素,在暴露的現場中,使文物能夠得到穩定性的處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用到滲透、封戶等手段,降低對文物的破壞,將各種潛在性危害因素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保證信息能夠得到持續性的提取。例如,老化嚴重的編織物、紡織品纖維在現場采取了化學高分子材料滲透加固之后,對纖維的機械強度、韌性、質感、纖維的形貌以及纖維材質鑒定工作都有影響。由此可見,必須充分了解考古現場的時空概念,在開展現場工作的過程中,將文物信息的提取工作發揮到最大限度。
4 結束語
在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中,在有限的文物中獲得最大化的信息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發掘的過程中,在人為和自然的限制下,必須對文物進行選擇性的信息提取和保存。在各種因素的局限下,文物信息的提取面臨著較大程度的困難,必須克服技術上的障礙,提高文物保護工作者的技能,強化專業人員的保護意識,不斷克服考古現場的各種挫折,實現信息提取的最大化效果。
參考文獻
[1]萬潔,楊華.考古現場文物保護方法試析[J].吐魯番學研究,2016(02).
[2]王坤.考古發掘現場文物保護中的整體提取技術[J].赤子(上中旬),2015(09).
[3]王麗梅.考古發掘現場文物損壞的原因及保護措施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