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對工程地質勘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為其勘察的結果結果直接影響著工程的整體質量。為提高勘察質量,除要查明水文地質問題外,還要提出針對性的治理措施,為工程施工提供參考,減少地下水對巖土工程帶來的影響。本文從水文地質內容出發,分析了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探討了相關的處理措施,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
關鍵詞:工程地質勘察;水文地質;問題;重要性
前言
在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一直是重要且易忽視的問題,勘察結果很少涉及水文問題,部分工程只是簡單的評價水文地質條件。若勘察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復雜,勘察中忽視該問題就會引發各種事故,影響整個工程的施工質量。對此,必須重視對水文地質問題的研究。
1、水文地質的內容
現階段,水文地質的內容主要包括這樣幾個方面:①地下水資源的形成和轉換,闡述勘察區域內的地下水起源、形成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分析研究地下水和地表水、大氣水間的轉換過程,從而探索出潛在的規律。②闡述地下水的存儲類型和條件,包括地下水的各項特征。③分析地下水流的微分方程,反映地下水位和數量在空間、時間上的變化。探討包氣帶內含水的運動情況,得出基本方程。④分析地下水動態、各條件下的地下水動態,并對出水對應的方程進行研究。⑤分析大面積和局部資源開采區的評價方式,提出參數測定方式,排泄量、補給量的計算方式,綜合闡述地下水水質狀況[1]。⑥闡述資源保護和管理方面的知識,重點分析資源管理過程中的模型,深入研究該模型的具體應用。
2、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
2.1工程的基礎埋深
建筑工程的埋深程度,和水文地質情況關系密切。地基打入的深淺,都是參照前期對水文地質參數的分析結果,從而推斷出地基深淺,挑選出合適的埋深范圍。掌握水文地質數據,結合周圍環境判斷埋深尺寸。在巖土工程的地基設計中,對靜態地下水位進行勘察。通常情況下,工程埋入深度應在地下水位以上,但是也有個別特殊的工程,地下水位比較高,那么其埋深位置必須低于地下水位,這就要求在工程施工之前,選用有效手段降低地下水位,確保埋深位置不受地下水影響。另外,在工程地基受到地下水影響后,會降低地基硬度,導致地基沉陷、干裂,影響地基的埋深結果。可見,對水文地質進行勘察,是保障工程埋深合理性的關鍵。
2.2工程的施工質量
地下水位受各因素影響,出現水位高低起伏的現象。無論水位是高還是低,都會影響到工程的施工質量。簡單來講,土壤保持自身酸堿性的均衡,才能保證它的穩定性和堅硬性。但是,當水位高度上升時,就會破壞巖土和土壤的平衡。而且,地下水所含有的可熔鹽,還會腐蝕建筑材料,降低承載能力。另一方面,水位的上升還會出現積水,使得建筑材料出現縫隙。當水位高度降低時,地下水所承載的壓力和水壓也隨之降低,導致地基沉降、建筑工程凹陷。此外,巖土層中的粉砂和顆粒散失,破壞整個建筑工程的結構,最終引發安全問題[2]。
2.3工程的支護效果
地下水的動力循環是一個良性過程,在復雜的地質和自然條件下,其處于均衡的水動力循環狀態。但是,當受到各因素影響后,就會打破這種平衡,給工程的安全性、穩定性帶來嚴重影響。例如,在人口增加的背景下,土地開發有限,土地的使用權也受到制約,因此多使用增加層高的方式利用土地,建造建筑物。而隨著樓層高度的增加,地基的加深,對基坑支護提出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在工程施工中,為保證基坑的穩定,常選用垂直開挖、抽水的方式降低水位,這種人為干預的方式易破壞地下水環境和土壤結構,從而影響工程質量,縮短使用壽命。
3、加強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處理的措施
3.1規范工程地質勘察
首先,設立專門的水文地質勘察機構,安排專人管理、負責和水文地質勘察相關的工作。 其次,加強對工程地質勘察工作的宣傳,確保每位工作人員都了解到水文地質給地質勘察帶來的影響,從而約束自身的工作行為。充分發揮地質勘察制度的約束作用,并在工程施工中進一步強化,預防危害工程施工情況的發生[3]。再次,加強對地質勘察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技能水平,加深對相關法律的認知,確保工程建設的穩步進行。最后,制定完善的地質勘察評價機制,也就是相關技術人員結合工程實際,選用全面、科學的方式使勘察報告滿足實際要求。對于工程地質勘察中極有可能出現的問題,需要提前分析并制定有效措施,進而對工程形成全面的保障。
3.2提高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度
在工程地質勘察中,因不重視水文地質問題而引發諸多安全隱患。對此,技術人員在實際工作中,必須提高對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地下水對巖土工程的危害程度。同時,還要明確水文地質監測的目的和重要性,建立針對性的監測標準,制定科學、合理的施工方案,從而為工程的順利施工提供保障。
3.3做好水文地質環境勘察
第一,對自然地理條件進行勘察。自然地理條件是工程地質勘察中的重要內容,要對施工現場的地址、氣候等條件進行分析和觀察,便于為后續作業提供參考。與此同時,還要全面分析水文特征,比如當地氣候、濕度、熱量、水系分布、降水情況等,確保后續工程安全、高效的開展。第二,對周圍的地質環境進行勘察,這里所說的周圍環境包括施工區域的地層巖性、地質構造、基底構造等。
3.4加強水理性質分析
在水文地質勘察中,水理性質是影響水文地質的主要因素。所謂的水理性質是在地下水位、巖土壓力作用下形成的,具有持水性、溶水性的特征。一般情況下,需要對地下水數據進行反復的采集,并在采集結束后分析相關數據,最后再結合分析結果判斷地下水參數,建立分析模型,進而為施工方案的設計提供參考價值,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同時,降低水理性質帶來的不良影響[4]。
3.5加強對地下水污染處理
地下水污染的處理效果,直接影響著地下水質量和人們健康。因此,必須及時處理污染的地下水,以此保證水文地質的安全性。具體工作中,需要全面掌握地下水特點,尤其是流動速度,一旦發現地下水污染,立即采用有效措施將其控制在合理范圍。同時,還要提高公眾對地下水危害的認識和保護意識,從源頭上預防地下水污染現象的發生。
3.6加強技術應用
為提高工程地質勘察的效率,必須加大勘察技術的投入力度,如建立地理、天文等學科于一體的服務平臺,引入先進的測量設施,建立數字化的服務系統。此外,還要結合水文地質情況,選擇合適的勘察方法,使用先進的勘測設備抽檢樣本,預防人為抽查給地質勘察結果帶來的影響。
4、小結
綜上所述,了解水文地質在地質勘察中的重要性,全面做好工程建設施工前的勘察工作,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施工質量的基礎。相關單位和人員還要在認識水文地質問題重要性的情況下,了解其可能引發的問題,并從加強技術應用、規范工程地質勘察、加強水理性質分析、加強地下水污染處理等方面解決水文地質問題,保障工程質量,推動工程地質勘察行業發展。
參考文獻
[1]韓軍.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解析[J].環球人文地理,2017,24(18):70.
[2]肖云龍,呂新崗.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分析[J].環球人文地理,2017,17(8):89.
[3]孟仁帆.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分析[J].探索科學,2016,10(6):216.
[4]韓立威.工程地質勘察中水文地質問題的重要性淺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7,30(15):475-475.
作者簡介:郭太青,專業:土工工程,1982年10月1日,漢族,山東臨朐人,現居住四川省眉山市東坡區,工程師,主要從事巖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地質災害勘查、設計及項目管理工作。
(作者單位:四川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915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