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爾
摘? ? 要: 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是量詞重疊式最主要的語法意義。本文從三個問題上著手,對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進行深入探究。首先分析其語法意義,“周遍”義與“多”義、“連續”義之間的不同,有何深層的原因。其次探查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承擔的句法功能或語用功能,是主語還是話題。最后探究“都”在句中的句法語義功能及其必要性的有無。
關鍵詞: 周遍? ? 量詞重疊? ? 句法
一、引言
現代漢語中量詞一般以兩種形式出現,一為單獨使用,如“一本書”中的“本”,二是重疊使用,如“個個都容光煥發”中的“個個”。重疊后的量詞其語法意義也發生改變,一般認為有“周遍”“連續”“多”三種意義。其中表“周遍”意義的量詞重疊式占絕大多數。據田琳(2005)[1]統計573例含量詞重疊式的句子,其中“周遍”意義占475例,是量詞重疊式最主要的語法意義。因此本文選擇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為研究對象。
需要補充的是,本文的量詞重疊式僅限于CC式,一CC、一C一C等形式本文不作考慮,他們之間的異同關系也不在本文討論范圍內。
本文將從三個問題上著手,對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進行深入探究。首先分析其語法意義,“周遍”義與“多”義、“連續”義之間的不同,有何深層的原因。其次探查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承擔的句法功能或語用功能,是主語還是話題。最后探究“都”在句中的句法語義功能及其必要性的有無。
二、語法意義的比較
不是所有的量詞都能重疊。郭銳[2]在《現代漢語詞類研究》中統計出可重疊量詞占量詞總量的56%。郭艷瑜(2013)[3]也對郭先珍《現代漢語量詞用法詞典》中收錄的626個量詞進行考察,發現可重疊量詞的比例為51.4%,與郭銳的統計結果基本一致。
那量詞可重疊的條件是什么呢?郭銳發現能重疊的量詞都是單音節的,這是量詞重疊的條件之一——“音節”。此外,郭艷瑜認為量詞重疊的實質是“復量個體化”。這意味著,首先量詞在意義上是“個體化”的,不能強調“量”;其次要滿足“復量”的要求,只能與數詞“一”搭配的量詞就不符合要求。這是量詞重疊的另外兩個條件——“個體化”和“復量”。
也不是所有能重疊的量詞都能表示“周遍”意義。陸儉明在《周遍性主語句及其他》[4](161)中提道:能重疊表示周遍意義的量詞大約只占整個量詞的12%左右,常見的有:個、根、條、張、人、家……陸儉明只是粗略估計而非明確統計,數據只能做參考,但也體現了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有其自身特點。
開頭提到量詞重疊的語法意義一般有“周遍”“多”和“連續”三種,如以下三個不同的量詞重疊式就分別代表了三種不同的意義:
(1)a.你怎么次次都遲到?
b.薄霧里透著點點紅光。
c.光榮傳統代代相傳。
但有時同一種量詞重疊式也可以表示不同的語法意義。如:
(2)a.層層樓都有高手護衛。
b.層層巨浪在翻涌。
c.他們層層逼近。
仔細對比其實可以發現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和表其他意義的量詞重疊式之間的不同。
表“多”義的“點點”“層層”更具有形容詞重疊式的性質。形容詞重疊式的特點是可作名詞的修飾語、可直接作謂語、作謂語時不受表程度的修飾語的修飾,這可以與表“多”義的量詞重疊式一一對應。
(3)層層(的)巨浪? 白白的云
巨浪層層。? ? ? ? ?云白白的。
*巨浪很層層。? ? ?*云很白白的。
隋娜(2017)[5]從形式句法的角度重新定義了這類量詞重疊式。她認為漢語量詞的詞法結構有兩種實現形式:一種是由Cl直接構成的簡單形式,另一種是由名詞性的內核N合并功能語類Cl生成的復雜形式。漢語的AA重疊操作可以在句法中作用于量詞,產生量詞重疊式,也可以在詞法中作用于名詞性內核,生成述謂短語PredP。“點點”“層層”就是這里所指的PredP。
它們與“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有很大不同。表“多”義的量詞重疊式與名詞中心語之間可以插入“的”,而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不可以。
(4)陣陣的涼意涌入屋內。
*門門的功課都要考。
因為前者“陣陣”與其中心語名詞“涼意”之間是修飾關系,而后者“門門”并不是對“功課”的修飾,不能插入“的”。
與形容詞重疊式相似的性質也使得它們無法脫離名詞中心語單獨使用。
(5)*陣陣涌入屋內。
表“多”義的量詞重疊式不能受副詞“都”的修飾。
(6)*陣陣涼意都涌入屋內。
“陣陣涼意都涌入屋內”在句法上可以成立,但在語義上無法成立。“都”本身帶有【+周遍】的意義,使“陣陣”也帶上了周遍義,句子的解讀變為“每一陣涼意都涌入屋內。”同時“都”具有【+分配】的意義,修飾的內容必須是可分配的個體。而“每一陣涼意”并不是可分配的對象。因此在語義上句子不合法。原因是表“多”義的量詞重疊式對其所修飾的名詞的狀態進行描述,其描述的對象也具有【+多】的特點,通常是抽象的或不可數的,無法進行分配。
如果說表“多”義的量詞重疊式充當定語,對名詞進行修飾,那表“連續”義的量詞重疊式則充當狀語,對動詞進行修飾。同樣地,它與動詞之間可以插入“地”。
(7)小鳥聲聲地叫喚。
且無法脫離其修飾的動詞單獨使用。
(8)*小鳥聲聲。
它不能受副詞“都”的修飾。
(9)*小鳥聲聲都叫喚。
表“連續”義的量詞重疊式是對其所修飾的動作行為進行描述,這種動作行為具有【+持續】的特征,而【+分配】體現離散的特性。連續性與離散性相對,若強行對連續行為進行分配,則將其變為離散行為,語義就造成了改變,無法成立。
回到例(2),“層層”在不同句子中有不同的語法意義,也是因為其詞法功能的不同。盡管他們能在相同的句法位置出現,但量詞重疊表“周遍”義時,目的是對其名詞中心語進行分配,從而達到【+周遍】的效果。表“多”義時是對其名詞中心語狀態的修飾,這類抽象或不可數名詞具有【+多】的特點。表“連續”義時,是對動作行為的修飾,這類動作行為具有【+持續】的特征。
三、主語vs話題
來看一組例子:
(10)a.(這些菜)樣樣都很好吃。
樣樣菜都很好吃。
b.(這些菜)樣樣他都愛吃。
樣樣菜他都愛吃。
c.(這些菜)他樣樣都愛吃。
他樣樣菜都愛吃。
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可單獨使用,也可作名詞的定語,通常前置,只能出現在謂詞之前。量詞重疊式強制性前置的特點與它的句法功能密切相關。徐烈炯、劉丹青(1998)[6]傾向于把這部分成分看作句法層面上的話題,“用包括主話題和次話題在內的話題可以統一解釋這種前置性”。且他們闡明,“話題”在他們的分析中也是一個句法概念,和主語一樣是句子的基本成分。但陸儉明(1986)[4]認為“話題”是語用學上的話題概念,即語用話題,和主語并非處于同一層面,不能用于句法分析。因而他將這部分成分分析為主語。
兩者的觀點都有不足之處。若將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分析為主語,(a)中的謂語前只有“樣樣(菜)”,可以作為客體充當主語。但(b)(c)中的謂語之前除了“樣樣(菜)”,還有“他”。前者為受事,后者為施事,將后者分析為主語更為恰當。若將其分析為話題,按照徐烈炯主話題與次話題的說法,左列“這些菜”均為主話題,“樣樣”為次話題,“他”為次次話題;右列“樣樣菜”為主話題,“他”為次話題。而他又認為話題與主語一樣,是句法概念的一種,那此時話題與主語的句法位置就重疊了。最典型的就是“樣樣菜都很好吃”中的“樣樣菜”,同時占據了主話題和主語兩個句法身份。將一個成分分析成同一層面的兩個概念,顯然不妥當。
李金滿(2006)[7]換了個角度分析問題,他直接引進“題語”這一句法概念,定義“題語”擁有與主語不同的結構位置,對應為跟主語、賓語一樣的句法成分。并且一個句子中的成分具有主語優先性。謂語前的周遍性成分如果不能分析為主語,那么就分析為題語。按照這一理念,他對周遍性成分的句法身份進行了新的分析。當謂語動詞前只有唯一一個量詞重疊式、沒有其他名詞性成分時,句中的量詞重疊式若和謂語動詞存在密切的語義聯系,受其支配,則分析為主語;若和動詞沒有多大語義關聯,在句法上不具有選擇關系的成分,則不能分析為主語,而應為題語。如“個個都容光煥發”中“個個”是主語。“頓頓都吃米飯”中“頓頓”是題語。當謂語動詞前除了句首的量詞重疊式、還有一個名詞性成分時,按照定義,通常是分析靠近謂語動詞的那個語義角色是施事或感事的名詞成分為主語,而前面的量詞重疊式為題語。如“門門功課他都得了滿分”中“他”是主語,“門門功課”是題語。
對于他的觀點,本文基本贊同,這確實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話題和主語句法身份矛盾的問題。但這其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個個都容光煥發”這類句子中,他將“個個”分析為主語,但其實這句話是不完整的,缺少了“個個”指代的內容。如“這些孩子個個都容光煥發”,“個個”指代“這些孩子”。按照他的分析,在謂語前的兩個名詞性成分“個個”“這些孩子”都與謂語“容光煥發”存在密切的語義聯系,那兩者都能充當主語,一個句子就存在兩個主語了。但若句子為“個個孩子都容光煥發”,主語只有一個“個個孩子”,這種說法才可以成立。
本文認為,以上這些觀點問題之一是沒有將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構成的不同句式分別討論。如例(10)中舉出的六種句式,每一類的情況都有所不同。例(10)將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可能組成的句子類型全部涵蓋到了,現根據它歸納出六種句式:
A.(NP1)+NP2(CC)+VP
B.(NP1)+NP2(CC)+NP3+VP
C.(NP1)+NP3+NP2(CC)+VP
D. NP2(CCN)+VP
E. NP2(CCN)+NP3+VP
F. NP3+NP2(CCN)+VP
問題之二是他們都將“主語”和“話題”放入統一句法層面討論,但本文認為沒有這個必要。量詞重疊式可以從句法層面將它分析成主語,也可以從語用層面將它分析成話題。如果一個句子的主語恰好也是這個句子的話題,那并不沖突,因為一個屬于句法層面而一個屬于語用層面。
A、B、C三種句式可以看作一類,它們的量詞重疊式由于單獨出現而指代不明確,所以句中必定存在一個隱含的話題成分,是量詞重疊式的指代對象。這里雖然把它寫作“NP1”,但實際上這部分內容可以是詞組、也可以是句子,甚至可以隱含,通過語境把它補充出來。D、E、F中,量詞重疊式的指代對象簡化為N,CC成為N的定語,構成CCN。但這時的N和之前的NP1已然不同,NP1無法通過位移還原為N,但N可以通過位移還原為NP1。
(11)這些功課門門都很簡單。
*門門這些功課都很簡單。
門門功課都很簡單。
功課門門都很簡單。
對此,本文認為,每一個句中CC之后都可以隱含一個N,這個N是前文或語境中NP1成分的中心語。為了避免語義上的冗余,NP1和N不會同時存在,但實質上它們指代的內容相同。
在此之后,A、D,B、E,C、F可進行一一對應。A、D句中,NP2作為唯一的主語,也可以充當話題;B、E,C、F中,NP2和NP3互相交換位置語義不變,這時NP3通常是句子的主語,NP2可充當次話題。
四、“都”的功能
在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構成的句子中,“都”占據了很重要的地位。“都”的語義功能在第二部分就提到過,它具有【+周遍】【+分配】的意義,修飾可分配的個體。句法上,“都”具有量化特征。量詞本身具有范疇化功能和計量功能,當其重疊和量化副詞“都”結合時,其范疇化功能被削弱,計量功能得到增強。
郭艷瑜(2013)[3]從生成句法的角度,對“都”的句法功能進行了總結。首先“都”左向量化,前面必須有名詞性成分;第二,該名詞性成分必須是復數;第三,可能存在雙重量化,“都”之前可以有兩個名詞性成分,且兩者互換位置語義不變。
(12)a. *都門門功課很簡單。
b.*這門功課都很簡單。
c.門門功課我都會。
我門門功課都會。
但在實際語料中,并不是所有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構成的句子都含有“都”。“都”是不是一個必不可少的成分呢?它的隱現又有什么規律呢?這是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
在語料庫查找句子的過程中,發現不含“都”的句子占了大多數。如:
(13)應試教育下的家長個個心急如火,孩子學習成績成為家庭的頭等大事,而且,也要列入家庭的重要經濟支出計劃。
(14)圍觀的人更覺稀奇,個個屏氣凝神準備看好戲。
(15)在另一個臺上坐著白俄的管弦樂隊,他們個個穿著白衣白褂,可謂渾然一體。
而含有“都”的句子中,去掉“都”字,許多句子也能成立。如:
(16)a.“文革”中全國都是大批判的戰場,十億人民個個都是批判家。
b. “文革”中全國都是大批判的戰場,十億人民個個是批判家。
(17)a. 這就是谷歌中國最初的陣容,他們年輕、自信,個個都是“人精”!
b. 這就是谷歌中國最初的陣容,他們年輕、自信,個個是“人精”!
這類“都”字能隨意加減的句子,其實都是上文中的A類句式。
也有一些句子,去掉“都”就幾乎不能成立。如:
(18)a. 老王他們能在暗礁四伏的海區中摸準航道,但要走出遷村的通道卻個個都愣了。
b. *老王他們能在暗礁四伏的海區中摸準航道,但要走出遷村的通道卻個個愣了。
(19)a. 家鄉培育了我,我們如果個個都離開了這塊窮土地,家鄉的教育由誰來辦?
b.? 家鄉培育了我,我們如果個個離開了這塊窮土地,家鄉的教育由誰來辦?
可以看出,去掉“都”幾乎不能成立的句子,句中都含有時體成分“了”。
還有少量句子,去掉“都”無法成立。如:
(20) a. 她首首曲子都聽了,沒有一首滿意的。
b. *她首首曲子聽了,沒有一首滿意的。
(21)a. 門門功課我都會。
b. *門門功課我會。
其實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和“都”一樣,都具有“加合算子”的特點。“加合算子”是袁毓林(2005)[8]提出的。他認為“都”主要的語義功能是加合性,即對一組最小事件進行加合操作,從而表示一個復數性的事件;至于“都”字句的總括性意義和分配性意義,都是由“都”的加合性語義功能造成的附帶效應。但量詞重疊式與“都”的不同點在于,量詞重疊式的加合范圍只限于它所指代的對象,即前文中的N或NP1;而“都”的加合范圍是整個句子表示的事件內容,主要是對謂語進行加合操作。
上文說到,“都”可有可無的句子,均為A類句式。此類句式的特點是量詞重疊式單獨作主語。因此在主語位置上的量詞重疊式可以進行加合操作作用于整個句子,這時“都”的功能與它重疊,可以去除。但當量詞重疊式不單獨作主語時,它指代的對象往往只是句中的賓語或狀語,其加合操作無法作用于整個句子,就需要“都”的幫助,此時“都”不能省略。
五、總結
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是量詞重疊式最主要的語法意義。本文從三個問題上著手,對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語法意義上,“周遍”義的句子含有【+分配】的意義,與“多”義、“連續”義不同;句法上,對于表周遍義的量詞重疊式的分析既可以將其分析為“主語”,也可以分析為“話題”,不應受句法條件的制約;“都”具有“加合算子”的特點,句中的量詞重疊式也具有這一性質,并在不同條件下能影響“都”的隱現。
參考文獻:
[1]田琳.現代漢語物量詞重疊式研究[D].湘潭:湘潭大學,2005.
[2]郭銳.現代漢語詞類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郭艷瑜.現代漢語量詞重疊式生成語法研究[D].北京:北京大學,2013.
[4]陸儉明.周遍性主語句及其他[J].中國語文,1986(01-06).
[5]隋娜,胡建華.量詞重疊的句法[J].中國語文,2017(01):22-41+126-127.
[6]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構與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7]李金滿.周遍性成分的句法身份[J].東方語言學,2006(00):92-99.
[8]袁毓林.“都”的加合性語義功能及其分配性效應[J].當代語言學,2005(04):289-30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