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秋花
摘 要:品德教育是重要教育,是教育的優(yōu)先方向。小學生處于人生重要的成長期,加強小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使每一位小學生都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成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合格接班人,是我國教育的重要內涵。隨著生本理念在當代教育中的滲透,品德課堂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觀,對此進行探索和思考。
關鍵詞:生本理念;小學生;品德課堂
基于生本理念的品德課堂有利于教師養(yǎng)成以人為本的教學習慣,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fā)展作為教學重點。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必須要在生本理念的指導下,以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tài)度加強小學生的品德教育。
一、生本理念的重要內涵
生本理念,顧名思義,即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品德教育的目的是提升小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改善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進而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所有這一切,都需要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育工作。小學生擁有無限的成長潛能,即使出現(xiàn)一些品德瑕疵,也能夠在教師的引領和幫助下走出陰霾,以樂觀向上的人生姿態(tài)迎接學習和發(fā)展上的挑戰(zhàn)。在生本理念中,教師不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而是生命的牧者,是把自己的一切交給學生、獻給學生的良師益友。生本理念認為,當學生在課堂中真正成為自己的主人,自己去感悟真善美,就可以使教學中飽含的真善美最大限度地進入學生本體,從而起到最大的德育作用,這即是生本理念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的重要內涵。
二、生本理念在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中的表現(xiàn)
(一)加強學生的主動意識
品德教育不是灌輸教育。良好品德的養(yǎng)成必須要學生自己在實踐中踐行。教師講得再多,學生沒有改正意識,也起不到教育的作用。生本理念既然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那么自然就應該在教學中提升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比如有的學生亂丟垃圾,不講衛(wèi)生,對此,教師既不能強制學生去打掃,也不能視而不見,而是要在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認知能力的基礎上,使學生自己認識到錯誤,并自覺改正。比如教師可以經常開展“我愛班集體”主題班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對如何熱愛班集體各抒己見。有的學生說要有責任感,有的學生說要保證班集體的衛(wèi)生,有的學生說心中要有別人,不能自私自利。學生說得都很好,這讓平時不講個人和集體衛(wèi)生的學生感到羞愧難當。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開展“愛護衛(wèi)生,人人有責”的班級活動,可以以一周或者一月作為評選周期,對衛(wèi)生做得最好的學生給予獎勵,可以是一支鋼筆,可以是一本課外讀物等等,借此激發(fā)那些不愛衛(wèi)生的學生的改進動力。另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比如委任不愛衛(wèi)生的學生當班級的衛(wèi)生委員,通過這樣的方式督促學生認識到衛(wèi)生對班集體的重要性,在實踐中鞭策學生改正自己的錯誤。
(二)營造和諧的課堂環(huán)境
小學生的品德教育必須要持之以恒,不能斷斷續(xù)續(xù)。蜻蜓點水或者淺嘗輒止是起不到教育的效果的。因為小學生的品德本來就處在變化之中,加之信息時代風氣的影響,各種不良思潮無時無刻不在浸染著純凈的校園,對小學生的品德產生一定的誤導。所以教師除了要創(chuàng)新教學形式,還要在班級課堂中營造和諧、健康、有序、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保障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始終處于正向發(fā)展之中。
比如在學習完《品格的試金石》和《不可丟掉的傳家寶》之后,教師就可以把一些有關誠實和節(jié)儉的典型事跡做成精美的畫冊貼到班級的品德教育墻上,方便學生隨時學習,無形中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產生一定的指引作用。另外,為了鼓勵學生做一個誠實和有借鑒意識的好孩子,教師還可以開辟誠實專欄和節(jié)儉專欄,隨時把學生的事跡也做成圖畫,借此激勵其他學生向好學生看齊,進而營造比拼趕超的品德發(fā)展環(huán)境。
(三)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生本理念直接對傳統(tǒng)的師生關系提出了挑戰(zhàn)。在傳統(tǒng)的品德教育課堂上,教師高高在上,是道德的化身,是學生必須要學習的榜樣,即使有些教師自身存在品德瑕疵,學生也不能強求。這種師生地位嚴重不對等的關系很容易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堵住學生改正不良品德的途徑。而生本理念的意義在于改變了師生關系的面貌,把學生的地位提升到和教師平等甚至還超越教師的地步,從而保障了以學生為中心開展品德教育。
教師首先要深刻理解生本理念的重要內涵,在品德教育課堂中不斷實踐總結,以學生的健康成長為第一教育考量,以解決學生的品德問題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以教育成效為檢驗自己教學質量的目標,一心一意把學生的發(fā)展作為自己教學工作的主要價值。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和他們真誠交流溝通,深入孩子的內心世界,尋找教育的切入點,要以春風化雨的教學精神贏得學生的好感和信賴,只有這樣,才能打開學生的心扉,讓改善學生的品德成為可能。除此之外,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以身作則,做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責任、有愛心的新時代品德教師,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
三、結束語
隨著品德教育的深入發(fā)展,生本理念的意義和價值一定會得到進一步的彰顯。作為品德教育教師,我們一定要從自身做起,不斷提升思想境界和道德修養(yǎng),為學生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為國家輸送品學兼優(yōu)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君.建構小學品德生本課堂的有效教學策略[A].《素質教育》教科研成果[C],2018:2.
[2]周慶.生本教育在小學品德實踐教學中的運用研究[A].新課改背景下課堂教學方法與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七卷)[C],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