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榮
摘要:近年來,作為廣南縣高原名特農產品之一,珠街長沖梨以個大皮薄、汁多肉細、抗氧化的特點久負盛名。伴隨著農業生態建設發展,珠街鎮長沖梨已成為帶動群眾發家致富的法寶之一。
關鍵詞:珠街鎮;長沖梨;存在問題;發展建議
一、珠街長沖梨的歷史淵源及營養價值
(一)長沖梨的由來:相傳在清朝末年,珠街鎮放羊村委會長沖村一彝族老人趕集歸來,路過一處隱蔽的山坳,憩息時發現雜草叢中有一株樹苗甚是亮眼,看著像刺樹,但葉子像梨樹葉,老人將其移栽至自家院子,精心修剪管護,一年后枝繁葉茂,長勢旺盛,兩年后便開花結果,果實皮薄汁多、肉脆清甜、削后久不變色,甚是令人喜愛。彝族同胞們都認為是老人的勤勞和樸實感動了火神,遂賜予福種,以至于果樹2年便開花結果。爾后,本村彝族同胞紛紛按季節取枝嫁接,祈求火神庇護家族平安,繁榮昌盛。經過一百多年的培育,終成全鎮水果名品,大家親切的以村名冠之——長沖梨。
(二)長沖梨的營養價值:梨子自古被尊為“百果之宗”,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能維持細胞組織的健康狀態,幫助器官排毒、凈化,治咳潤肺,長沖梨更是如此,具有“潤肺涼心,消炎降火,解痰毒酒毒”的作用。
(三)長沖梨的獨特之處:個大皮薄、汁多肉細、抗氧化。
二、長沖梨發源地——珠街鎮基本鎮情
廣南縣珠街鎮地處東經105°14′,北緯23°45′,位于廣南縣西南部,素有廣南縣“南大門”之稱。鎮內最高海拔2035m,最低海拔1650m,平均海拔1700m,高居全縣之首,年平均氣溫14.6℃,年降雨量1114.8mm,年霜期3個月左右,屬亞熱帶低緯度高原季風氣候區,特殊的氣候條件孕育了獨特的地方特色梨品種—長沖梨。
三、長沖梨產業發展現狀
為使珠街鎮長沖梨發揚光大,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增加群眾收入,促進農村經濟發展,2008年12月鎮政府牽頭注冊成立了廣南縣珠街鎮長沖梨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完成了長沖梨商標注冊,獲得長沖梨無公害農產品證書(2013年12月),珠街鎮放羊村獲得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2016年12月)。
目前珠街鎮共有成林梨園4110畝,其中長沖梨690畝。珠街鎮力爭三年內實現“鎮有示范、村有基地、戶有果園”產業發展目標,把長沖梨打造成為珠街鎮優勢產業。2016年底,引進長沖梨砧木5萬棵,2017年引進砧木12萬棵,2018年引進9萬棵,分別開展嫁接,按照畝均種植40棵來計算,可種植6500畝,每棵樹均產量300斤(盛果期每棵可達600斤左右),按現市場平均價3元/斤計算,預計可實現群眾年增收2.34億元。
四、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一)對外宣傳力度小,知名度不夠高。珠街長沖梨作為廣南名特水果之一,雖然注冊了商標,前期也做了一定的宣傳,但宣傳覆蓋面不廣、力度不大,加之珠街長沖梨目前未實現統一包裝銷售,質量參差不齊,使得珠街長沖梨這個品牌只在文山州內及其周邊知名度較高,而在省內其他地區和省外知名度很低甚至沒有。
(二)市場營銷不到位
因珠街鎮氣溫較其它地方偏低,長沖梨在成熟采收方面與其它產區的梨子都存在時間差,一般在農歷8月中旬,這本屬于長沖梨的優勢,但因長沖梨果品銷售體系建設和市場配套服務比較滯后,果農大多為散亂經營,無序競爭,未形成完整的長沖梨儲存、集散、銷售市場,外銷市場渠道受限。
(三)包裝低端甚至散裝
據調研,珠街鎮長沖梨主產區的包裝箱只有一種,雖注冊了產地認證,但在包裝上沒有顯示,缺乏自己的品牌,導致產品效益沒得到有效開發。
(四)儲藏技術落后
長沖梨因含水分較高,保質時間短,儲藏要求高,目前雖有上海東西部協作項目助建了冷庫,但是在儲藏技術方面尚有待研究,落后的儲藏技術成為反季節銷售的一大障礙。
(五)管理混亂,多數果農種植持觀望態度。受病蟲、氣候等影響,加之種植技術不高,珠街長沖梨產量并不理想,加之長沖梨銷售管理混亂,無統一標準,部分果農以其他品種代替長沖梨、以次充好,使得長沖梨市場占有率低。
(六)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產供銷一體系建設不夠規范。珠街長沖梨產供銷一體系建設嚴重滯后,使長沖梨成為種植無基地、供應無保障、銷售無場地、對外無包裝的“四無”品牌水果,無法形成競爭力,使得長沖梨發展十年如一,無法實現新突破。
五、珠街長沖梨產業發展建議
(一)提質改造,示范帶動,進一步提高群眾種植積極性。引進先進種植技術,對現有種植基地實行統防統治,實現種植提質增產。將大戶作為種植帶頭人向廣大果農宣傳推廣,并將其所取得的效益向果農公布,提升果農種植積極性,挖掘全鎮長沖梨種植潛力,引導果農學習種植技術經驗,共同參與到長沖梨產業發展中來。
(二)實施標準化管理
制定科學的長沖梨評定標準,依據果體大小、果品顏色將不同等級的長沖梨進行認真精選、分級;實行精細包裝,提升價位,促進銷售。
(三)多方努力,積極爭取,進一步完善產供銷規范化建設。積極溝通協調,爭取更多的農業發展資金向長沖梨產業傾斜;統一長沖梨種植基地種管技術,創新包裝、存儲新思路、新方法;與果農簽訂收購合同,實行訂單式種植;完善長沖梨交易市場、冷庫及附屬設施建設;統一標準、統一包裝、統一價格,實現種植有基地、收購有保障、銷售有市場、對外有包裝,破除長沖梨產業發展“四無”現象,規范產供銷體系建設。
(三)優化長沖梨產業發展環境
積極整頓長沖梨市場秩序,制定商品質量長效管理規范,長沖梨合理定價,質價相符,統一標簽,明碼標價,杜絕各種形式的價格欺詐行為。同時開展聯合執法,對長沖梨假冒偽劣產品、無序競爭現象,嚴懲不貸。
(四)強化營銷體系建設
一是充分發揮長沖梨專業合作社的作用,提高營銷組織化程度。組建以公司為龍頭,鄉村大戶為輔的銷售體系。鼓勵在其他城市設立專銷點,建立市場(超市、批發市場)+合作社+長沖梨基地的營銷網絡,拓寬銷售渠道。二是積極推行網上銷售,同時,依托果品超市、大型連鎖超市,打開長沖梨產品銷路。三是組織合作社積極參加各級農林產品展銷會、博覽會,擴大長沖梨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場知名度和占有率。
(五)創新模式,加大宣傳,進一步擴大宣傳覆蓋面。進一步創新宣傳模式,借云桂高鐵開通,鄉村旅游興盛之契機,舉辦長沖梨文化旅游節,利用高鐵傳媒、網絡等多種宣傳平臺,擴大宣傳覆蓋面,讓珠街長沖梨實實在在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