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生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未來,是社會主義事業的接班人。他們肩負著振興中華的重要任務。而小學生道德品質建立關系著國家未來的前途與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希望,也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形象。因此,當前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提高小學生的道德品質與道德修養。這對國家的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但是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小學生的道德品質與道德修養會受到很多外來因素的影響。就如何提高小學生道德品質與道德修養,修正小學生的不良行為習慣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一、通過在課堂上學習課文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通過讓小學生學習《感恩父母》這一篇課文,讓學生懂得父母對于她們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讓他們更能夠懂得父母的養育之恩,烏鴉尚知反哺之恩,更何況是新時代的小學生,讓他們能夠理解父母,關愛父母,養成感恩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品質,并且還可以在課前給他們看一些有關于父母與子女的紀錄片,勾起學生對于父母的記憶,讓學生能夠回憶起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點點滴滴,讓他們能夠自行感受父母對他們愛與關心,這樣便可以通過一篇小小的課文,教會學生如何理解父母,關愛父母,感恩父母。
通過《抄襲害了誰?》這一篇課文由此延伸,分析學生抄寫作業的原因,讓學生與老師之間自主交流,暢所欲言,通過閱讀這篇課文,讓學生和老師坦言自己抄襲作業的原因。學生抄襲作業的原因不過三點:第一種可能是學生不會做作業,但是,由于第二天要收作業,所以學生只能迫于無奈抄襲。第二種可能就是學生貪玩忘記做作業,但是又害怕老師批評,所以第二天才會抄襲作業。第三種可能便是學生的作業太多而學生沒有精力再去做這門作業,所以才會選擇抄襲,老師可以綜合以上三點來為學生講解抄襲的利弊,通過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要讓學生懂得抄襲是一種不好的行為,長此以往,便會形成依賴,懶惰的壞習慣,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懂得抄襲的危害,讓學生能夠從思想上對抄襲這件事引起高度的重視,這樣便可以通過這篇文章來幫助學生了解抄襲的危害,懂得誠信的重要性。
二、引導學生偉大的夢想,從多方面吸取知識,提高課堂質量
現在正處于信息時代,如果想要更好地教育孩子,就要結合信息技術,就好比在上課之前,老師想要教授一節關于不自私,樂于奉獻的課程,如果只是單純為學生講道理,學生肯定會覺得枯燥乏味,但如果結合信息技術,就會有很大的不同。在這節課上課之前,老師可以讓同學們通過電視、電腦、書籍等等各方面的途徑,來搜集有關這節課程的小故事和信息,然后讓同學們把自己的感想寫在筆記本上,在上課時可以先留出十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講解自己的小故事和感想,和同學們來共同分享自己的有用信息。
三、學校和家長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道德品質觀念
從家庭方面的教育來說,父母對于孩子的習慣的培養與觀念的樹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孩子小的時候什么都不懂,各方面的意識習慣都是非常淡薄的,只會模仿,而孩子接觸最多的便是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沒有一個好的習慣與正確的道德觀念,不能夠以身作則來教育孩子,在孩子面前也是不注重道德觀的樹立,不注意自己的行為習慣,那么,孩子也會向著父母的方向而發展,所以父母對于孩子正確道德觀的樹立與行為習慣的培養也是有很大影響的。
四、老師為學生做出很好的表率作用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除了家長,便是老師。老師對一個學生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老師的言行對學生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小學生本身的模仿能力就非常強,所以老師在學生面前就一定要建立一個良好的榜樣。老師可以在班級中制定一個道德規范來幫助約束學生的日常行為。即便學生有不好的行為,老師也可以依照道德規范,讓學生心悅誠服地懂得自己行為的對錯。并且老師在日常生活中對待學生要有足夠的耐心與細心。對于個別行為比較差的同學也可以耐心地加以規范,幫助學生建立一個良好的道德規范體系。
五、老師在課堂中采用各種有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
比如老師在教學生懂得明理時,就可以借用《曾子殺豬》這個故事,讓學生懂得一諾千金的含義,讓學生有一個比較深刻的理解,然后讓同學們對誠信這個話題做出探討,讓他們懂得在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如果沒有了誠信將會多么可怕,在教會他們知識的同時,也能夠錘煉他們的道德品質。
為學生渲染一個自由、有趣的學習環境,建立良好的班級風氣,在上課之前還可以讓學生看一個關于生氣的小品,讓學生懂得生氣的壞處,并且還可以在班級中設立一個關于“寬容之星”的獎項,讓同學們能夠在班級中評選出最寬容大度,不斤斤計較的同學,然后寫在班級的光榮榜中。這樣,既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懂得寬容的含義,還可以讓學生形成習慣,長此以往班級也會形成一片和諧的氛圍,同學之間更加寬容理解,也不會再有因為一點小事就斤斤計較,讓學生在更加舒適和諧的氛圍中培養道德品質。
為孩子在小學時期就樹立一個正確的道德品質,從家長,學校,兩方面去努力,更好地為孩子在小學生時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形成良好的習慣為學生建立良好的道德規范是一個長期而有巨大的工作,為學生做一個良好的鋪墊,使學生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參考文獻:
李廣.小學語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姚麗敏(1987.4—),女,漢族人,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品德與社會,品德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