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志鵬

摘 要 將中水應用于園林綠化中,可緩解市政、園林綠化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矛盾,減輕城市自來水在枯水期的供應壓力。基于此,以廈門市集美區為例,分析污水處理廠中水質量,考察將其應用于綠化節水灌溉的可行性。
關鍵詞 中水;綠化節水灌溉;抗旱;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中圖分類號:X70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20
廈門市集美區綠化面積達800 hm2,道路清洗保潔面積600 hm2年用水量已增加到240萬噸。原綠化用水與道路清洗保潔采用自來水,但是近年來氣候干旱,特別是福建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于2017年和2019年分別發布
﹝2017﹞261號文件和閩汛電﹝2019﹞160號要求做好抗旱工作,這突出了綠化用水、道路保潔用水與居民用水的矛盾。
為緩解市政、園林綠化等用水和居民生活用水的矛盾,減輕城市自來水在枯水期的供應壓力和對環境的影響,節約自來水資源,廈門市集美市政園林有限公司作為集美區國企,需對全區綠化用水及道路保潔用水進行拓展水源部署,推行使用原水、湖水及凈化后的中水替代自來水作為市政、園林綠化、環衛保潔等的用水。
1 集美區污水處理站情況
中水最初由居民生活污水和企業生產廢水組成,這些處理過的污水經過深度消毒處理后,形成中水。集美區達到可以用于綠化澆灌的處理站有6座,分別為風景湖處理站、三南路處理站、工業組團處理站、新站處理站、軟三處理站和核心處理站,經這些處理站處理后的中水都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污水處理信息詳見表1,具體水質抽樣檢測結果詳見表2。
2 中水水質分析
水質是水體質量的簡稱,包括水體的物理(色度、濁度與臭味等)、化學(無機物和有機物含量)和生物(細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及底棲生物)特性及其組成狀況。我國飲用水的標準是:色度在15度以內,沒有肉眼可見的異物,沒有異常的味道或氣味。中水的感官性狀是判定其水質的重要標準,感官不良的水容易引起人特別是環衛及園林灑水人員的不安全感及厭惡感。集美區污水站處理前后水質對比情況見表2,以風景湖處理站、新站處理站的檢測結果來進行分析,判斷其是否可以用作綠化澆灌用水。
2.1 色度與pH植
集美區經過處理后的中水,濁度為1~10,而生活雜用水城市綠化用水標準是10以內;中水的色度是0~10,城市綠化用水標準是30以內;中水的氣味是無不快感,城市綠化用水標準也是無不快感;中水的pH值是7~9,城市綠化用水pH值標準是6.5~9.0。
2.2 總大腸菌群
為了保證中水能夠達到要求,綜合污水處理廠通過加氯消毒的方式,在一定時間內殺滅水中存在的病毒和細菌。定期抽樣檢查水中的余氯和大腸桿菌指標,能夠保證中水在細菌學上的指標達標。根據我國的污水處理發展狀況,廢水經過過濾消毒等工藝的處理,滅活病毒的概率可達99.99%,不會影響人體健康。
2.3 鹽分及特定離子
土壤中高濃度的鹽含量會導致植物生長緩慢、組織脫水、枝葉枯黃等問題。很多時候鹽分對植物枝葉的影響高于根部。中水中含有豐富的氯、硼、鈉離子,這些離子對于植物來說是過量的,會給植物帶來危害。鈉離子會影響土壤的滲透性,引起植物營養缺乏,影響植物的正常生長,嚴重時會導致植物的葉片被灼傷。而當土壤吸附的鈉離子量超過其本身的需求量時,就會導致土壤滲透性降低。許多樹木和灌木對氯離子很敏感,當氯離子的濃度超過334 mg·L-1時,灌木以及樹木就會發生變化。高濃度的硼會影響灌木等敏感類植物,毒害其葉組織,導致葉片灼傷變黃。經過處理的中水中硼離子的濃度在0.5~1.0 mg·L-1,這個范圍的硼離子對于植物是沒有傷害的。
2.4 中水氮磷鉀對植物的影響
植物生長需要氮、磷、鉀等元素,但氮濃度過量時植物會過分生長,導致不規律的開花結果。一般情況下,氮以硝酸根的形式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規定中水中硝酸根的含量不能低于5 mg·L-1,不能高于50 mg·L-1。高于50 mg·L-1的硝酸根對植物的生長不利。根據國內綜合污水處理廠的數據表明,中水的硝酸根濃度一般低于
5 mg·L-1,所以不會出現氮濃度超標的現象。中水中的磷可通過后期的水生植物處理,可減少園林灌溉的危害,鉀是微量的,不會影響澆灌。
3 中水在集美區的實際應用情況
將以上中水的水質狀況與國家標準生活雜用水質量對比,發現各項數據都在控制值之內,對園林的植物不會造成傷害。因此,中水可以被用于園林綠化。下面以集美區風景湖處理站和新站小型污水站中水用于綠化灌溉為例說明。
3.1 風景湖處理站中水作為風景湖公園綠化用水的應用
風景湖公園綠地22 hm2,2017年進行改造,將風景湖處理站的中水通過提升泵站加壓到風景湖上游,作為風景湖水源的補給,經過水生植物(狐尾藻、美人蕉)及湖面的氧化凈化作用,湖水完全可以用于綠化澆灌,同時通過安裝潛水泵將湖水用于綠化澆灌,年節約用水35萬元。
3.2 新站小型污水站中水作為排洪渠綠地的應用
珩圣路排洪渠綠地利用新站污水處理站處理過的中水排到珩圣路排洪溝,經過排洪溝水生植物(蘆葦、燈芯草)的凈化后,通過加壓泵供周邊20 hm2綠地澆灌,年節約用水30萬元。此外,2019年底,通過在風景湖邊側和珩圣路排洪渠邊側安裝消防栓可供水車加水使用,進一步起到節水目的。集美區還在繼續大力提高中水利用率,為全部實現中水灌溉園林作出努力。
4 中水灌溉設備及使用建議
中水園林灌溉時,為了充分利用廢水資源,應建立綠化專用輸水管道。結合使用舊的輸水管道,在舊管道能使用的前提下使用舊管道;安裝噴灌系統能夠達到最好的灌溉方式,這樣在充分利用再生水資源的同時,還能節約資金,節省大量人力物力[1]。具體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1)將中水噴灌系統灌溉時間調整為過往行人較少的早上或晚上。
2)灌溉方式可采用地面灌溉,減少水在灌溉過程中的蒸發和進出,同時能減輕水對植物枝葉的傷害,增加水的利用效率。
3)通過結合多種水生植物進一步凈化中水。目前凈化植物主要是一些水生的茭白、蘆葦、美人蕉、黃花鶯尾、燈心草和沙草等20余種水生植物,不僅能夠有效地吸收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起到凈化水質、美化環境的作用,與其他處理方式相比還能夠將成本降低30%。
5 結語
我國水資源比較稀缺,水源條件受到嚴重限制。在這種情況下,提高水的利用率,節約用水就變得非常重要。用中水灌溉綠化園林的方法是切實可行的,不僅可以促進園林綠化事業的開展,還可以節約大量的水資源,緩解城市供水緊張問題,減少污水排放量,降低污水對環境的污染,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建設資源節約型企業和提高水的綜合利用率都有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喬瑩.中水用于園林綠化的論證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0,20(25):147-148,151.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