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淼
摘 要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食品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野生食用菌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營養價值的食物,越來越受人們的歡迎,具有較大的開發潛力,可以進一步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因此,要對野生食用菌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基于此,介紹了國內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現狀,探討了資源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辦法。
關鍵詞 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現狀;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302.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54
我國的野生食用菌種類非常多,是當今世界上食用菌資源較為豐富的國家之一。野生食用菌具有天然無污染,富含大量營養等特點。對野生食用菌資源進行合理開發,不僅可以滿足人們的食用需求,還能夠促進野生食用菌資源豐富地區的發展,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基于此,針對當前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及其發展對策展開論述。
1 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現狀
我國的野生食用菌資源分布較廣,產量多,但是利用率較小。野生食用菌包含寄生菌,其主要來源是森林的草地中、被風刮倒的樹木上、腐爛的樹木上等等。菌種生存的環境不同,其產出的食用菌的類型也不相同[1]。例如在東北分布比較廣泛的有黑木耳、榛蘑等,在華北地區分布比較廣泛的有紅菇、松茸等等。食用菌和每類生物種群間建立的非簡單關系,屬于特定生態系統里非常重要的構成部分。
野生食用菌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就營養價值層面來說,國內外都十分認可野生食用菌的營養價值,這主要是因為野生食用菌含有較為豐富的蛋白質,其含量是野生食用菌本身干重的30%,相較于其他蔬菜和水果非常多。如人們常食用的金針菇、平菇中就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以及氨基酸,例如金針菇里面含有精氨酸等,具有提升記憶力的功效。就野生食用菌的保健價值來說,早在《本草綱目》中就曾記載,木耳能夠治療痔瘡,豬苓能夠有效改善腳氣、小便不暢等病[2]。一些野生食用菌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例如羊肚菌可以補腎,香菇、靈芝等可以用來治療癌癥。
我國具有豐富的野生食用菌資源,據相關部門統計,我國的食用菌種類約占全世界的1/2,其中有100多種已經被馴化并用于商業栽植。綜合看來,野生食用菌資源的利用價值非常高。
2 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我國野生食用菌資源主要的獲取手段是野生采集。在進行野生食用菌開采的時候,人們為追求較高的經濟利益,往往會開采過度,從而導致野生食用菌出現資源緊張的問題,再加上這方面的技術人員不足,沒有及時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隨著國家對生態環境的重視,保護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重要,而森林作為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要加強保護。野生食用菌資源是森林系統的核心構成部分,在進行開發的時候要從資源和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適度采集。
新鮮的野生食用菌儲藏時間較短,再加上我國加工處理方式不夠成熟,大部分都是將野生食用菌加工成干品,喪失了其原有的口感和營養價值。近年來,隨著現代食品加工技術的進步,野生食用菌的加工種類也逐漸增多,目前我國在野生食用菌的產銷環節已經略有成果,但是相關技術還不夠成熟,和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3 有效利用野生食用菌資源的對策
針對上述野生食用菌資源開采和利用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引進重視。相關的工作技術人員應采用先進的培養技術,以養促采,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在實現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生態效益。具體來說,可以從以下4方面入手。
3.1 開發、保護同時進行
1)相關部門要糾正傳統的觀念,正確認識野生食用菌資源,明白保護是為了更長遠的發展,改變以往對野生食用菌進行過度采集的模式,從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和經濟長久性發展的角度考慮,提升對野生食用菌的保護意識[3]。2)要建立自然保護區和資源圃,對野生食用菌產量較大的地區進行全方位保護,同時對野生食用菌種進行收集和篩選,保存優質菌種,以便進行相關研究,擴大其種植范圍,同時為野生食用菌種產業化生產提供種質基礎和適宜的生態環境。
3.2 引進相關人才,采用科學的管理模式
野生食用菌種資源的開發利用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積極引進相關的人才,建立專門的部門,開展科學的規劃和管理。1)要以生態學、經濟學為基礎,開展大棚管理模式,選擇優質菌種進行大棚溫室培養,實現大規模生產,由相關技術人才用科學的方法對菌種進行澆水、施肥、防病蟲害等,從而實現科學的管理模式,進一步提高食用菌的產量和市場價值。2)技術人員要加強對野生食用菌的藥用成分和化學成分的研究,清楚了解對全國各地野生食用菌的產值、資源利用情況,并將其整理成文檔,建立資源庫,將食用菌的種類、分布區及其周圍的生態環境進行詳細記錄。在這個基礎上,運用現階段已有的技術,對不同種類的食用菌化學成分進行研究,找出野生食用菌資源的新用途。
3.3 加強對野生食用菌的綜合利用和深加工
野生食用菌一般都是通過各種深加工、精制技術,然后銷往各地。通過精深加工,可使野生食用菌成為食品及保健市場上的名產品。因此,我國一定要提高野生食用菌深加工技術水平,做到不浪費,物盡其用,創造出最高的產業價值。廠家要積極探索效果良好的深加工技術,成立相應的部門對當前的深加工技術進行系統創新。在食用菌加工中應用新的生產資源和工藝,可以將野生食用菌做成飲料、沖劑、干片等,在保證不降低其營養價值的同時提升對野生食用菌的利用率[4]。加強對野生食用菌的利用不僅需要廠家的努力,當地政府也要投入相應的資金,引導企業開展創新性加工技術的研究,對一些前景良好、實力較強的加工銷售企業要給予一定的補助和扶持,促使其成為當地的特色產業,為當地野生食用菌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3.4 對野生食用菌資源開發利用的商業活動進行規范
政府要結合當前我國野生食用菌采集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林業法律法規制度,加強對野生食用菌采集和開發行為的規范,對在采集過程中出現的不規范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同時,野生食用菌多生長在農村,因此一定要制定相應的村規民約和政策措施,提升農民的保護意識和法律意識,明確野生食用菌收益分配。對非法采集的行為要進行嚴懲,對所有權明確的林地實施承包經營的方式,在開產承包的過程中要注重公平、公正,避免出現糾紛。
4 結語
野生食用菌具有極高的利用價值,針對當前其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政府一定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積極轉變人們的觀念,提升人們的思想認識,建立健全相關法律制度,加大對野生食用菌的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實現對野生食用菌資源的有效保護和開發利用。
參考文獻:
[1] 萬濤.野生食用菌資源利用現狀及發展前景[J].河南農業,2019(29):41-42.
[2] 閻曉磊.野生食用菌資源立法保護的重要性及完善策略[J].中國食用菌,2019,38(10):110-112.
[3] 桂科志,嚴生德,苗希春,等.促進海東市食用菌循環經濟的思考與建議[J].青海農技推廣,2019(02):38-40.
[4] 熊永生.昆明野生食用菌資源保護與利用發展對策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