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淑萍
摘 要 豬支原體肺炎發病概率較大,單一發病情況下,雖致死率不高,但會對豬養殖質量產生消極影響,影響生豬發育,增加養殖成本,降低豬養殖整體效益。伴隨著規模化豬養殖產業的發展,一些養殖戶在養殖管理上跟不上規模擴展需求,對豬疾病的診斷與防治工作質量低下,影響整體養殖水平的提升?;诖耍载i支原體肺炎的診斷和防治為例,分析工作方法,全面提升生豬養殖工作水平,促進市場穩定發展。
關鍵詞 豬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綜合防治
中圖分類號:S858.28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36.069
豬支原體肺炎是世界上公認的最難凈化的豬病,豬呼吸系統疾病和豬肺炎支原體之間存在密切關聯性,養殖場一旦出現支原體感染,根除起來難度非常大,會造成一定的死亡率。相關研究表明,控制豬支原體肺炎疾病傳播是現階段豬養殖行業關注的重要問題。此外,該疾病處理具有繼發感染的特點,豬在感染之后自身的免疫系統功能會受損,自身免疫力不足的情況下出現其他感染情況的可能性也比較大。以科學的診斷技術和防治方法干預豬支原體肺炎,是提升養殖效益的關鍵措施之一。因此,在現代豬養殖產業發展進程中,強化常見豬疾病診斷和綜合防治措施的相關工作應該得到重視。
1 豬支原體肺炎疾病的臨床診斷
豬支原體肺炎發病初期癥狀不明顯,有很長一段時間的潛伏期,一般時為于11~15 d,結合臨床癥狀來看,豬支原體肺炎分為3個主要類型,分別為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慢性型豬支原體肺炎和隱性型豬支原體肺炎。
1.1 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
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常見于新發病豬群,是由仔豬或者懷孕母豬發病造成的。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的顯著臨床癥狀就是生豬頭下垂、呼吸次數明顯增多,有時候存在呼吸障礙,但是體溫變化不明顯。嚴重的發病期生豬會口鼻流出白沫,伴隨咳嗽癥狀。發病時間持續不長,病情嚴重情況下造成很高的致死率。
1.2 慢性型豬支原體肺炎
該類性的豬支原體肺炎常發生在老疫區或由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轉化而成。慢性型豬支原體肺炎造成生豬長時間的咳嗽,初期為短周期咳嗽,隨著病程進展,逐漸表現為痙攣性咳嗽。最為明顯的臨床癥狀就是生豬出現呼吸障礙,鼾聲和氣喘更為明顯,呼吸頻率加快,在體溫變化上依然不明顯,但是生長速度明顯比正常豬緩慢。該類性的豬支原體肺炎一般病程比較長,生豬患病時間為3~4個月,致死率較低。
1.3 隱性型豬支原體肺炎
成年公豬是隱性型豬支原體肺炎的高發群體,發病原因也可能是由于急性型豬支原體肺炎與慢性型豬支原體肺炎的轉化造成的。結合不完全調查結果分析可知,當前我國規模化豬養殖廠以該類型的豬支原體肺炎為主,臨床診斷比較困難,發病癥狀不明顯,且豬只生長情況正常,以X射線以及剖檢方法才能夠確診。顯微鏡觀察結果顯示,病豬肺部可見炎癥。該疾病隱性特點顯著,因此臨床上難以及時發現,對于豬養殖和生長發育造成嚴重危害。
2 綜合防治措施
2.1 及時進行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是豬支原體肺炎疾病的主要預防措施,應以豬發病的類型和病程進展等作為參考,制定針對性的防治方案。豬舍消毒工作是藥物預防中的一個關鍵環節,豬養殖場消毒管理工作應該由專人負責,定期對豬舍實施消毒,嚴格控制消毒劑管理,關注消毒劑型號和配比工作管理,保證消毒效果達到理想水平[1]。豬舍消毒工作具體包括如下2方面:1)豬舍外部環境消毒,采用消毒凈以1∶400的比例配比,然后以噴灑消毒方式實施消毒;2)豬舍內部墻體和地板消毒,以菌毒殺按照1∶500的比例配比,同樣以噴灑方式實施消毒[2]。
2.2 加強疫苗接種
疫苗接種是豬疾病預防的有效措施之一。有學者指出,合理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降低豬支原體肺炎感染概率。豬養殖過程中的疫苗接種重點應該主要關注以下4部分內容:1)新生仔豬一般要求在5~7日齡內注射豬氣喘病弱毒疫苗;2)種豬和后備豬要求每隔8個月接種1次疫苗,如果地區的豬支原體肺炎疾病高發,則建議提升疫苗接種的頻率;3)新進仔豬正式入欄之前需要接種1次弱毒疫苗,注射位置在右側肺;4)仔豬滅活疫苗的第1次注射應該在10日齡左右,部分疫苗僅需要注射1次,也有部分疫苗需要注射2~3次;5)為了提高種豬疫苗接種效果,在第1次注射后,應于半年后實施2次注射;6)注射疫苗前的60 d,生豬禁止應用卡那霉素等藥物,避免藥物對疫苗產生抑制作用,影響接種效果。
2.3 加強環境與飼料管理
2.3.1 養殖場飼料管理
1)以全進全出制飼養原則為主導,在豬養殖過程中禁止采購不同類型豬飼料;2)關注飼料質量管理,發霉和過期飼料要及時處理,不能繼續給生豬食用;3)特殊階段要采用差異化飼養方法,如仔豬飼養過程中要考慮仔豬的營養需求,擴充飼養空間;4)有臨床癥狀的豬只,應該隔離和淘汰。
2.3.2 養殖場環境管理
養殖楊豬群建議自繁自養,這可以有效減少外來種豬對豬群健康情況的影響,降低豬支原體肺炎感染概率。堅持使用人工清理糞便的制度提升環境質量,清理工作之后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注意注射通風,降低內部氨氣濃度。仔豬注射要合理調整溫度,一般要求在仔豬斷奶2日內將仔豬注射控制在28~30 ℃;保育舍內部溫度要求控制在20~22 ℃ [3]。
2.4 西藥治療方法
豬支原體病毒對青霉素和磺胺類藥物缺乏敏感性,藥物治療過程中可以參考如下處方:1)以30%長效土霉素注射液,按0.1 mL·kg-1的劑量實施肌肉注射,一般生豬只需要注射1次,病重生豬注射后間隔3 d實施再次注射;2)硫酸卡那霉素應用到豬支原體肺炎治療過程中的效果也比較可觀,劑量標準為30 000~50 000 IU·kg-1,
2次/天,治療效果一般比較理想;3)應用鹽酸多西環素長效注射液治療豬支原體肺炎也非常有效,注射劑量標準為10 mg·kg-1,以肌肉注射方法連續給藥2~3次,給藥頻率為每2天1次[4];4)綠喘平注射液(鹽酸林可霉素)應用效果也很理想,注射劑量標準為0.2~0.5 mL·kg-1,實施肌肉注射,注射位置一般為豬頸側耳后,注射頻率為1次/天,建議連續注射4 d可見明顯的臨床效果[5]。
3 結語
豬支原體肺炎對生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情況產生的消極影響十分顯著,該疾病一旦在豬群中蔓延,感染概率非常高,對豬養殖戶造成巨大損失,對我國的畜牧產業發展也十分不利。為了提升規?;B殖場在豬支原體肺炎疾病防治中的能力,應對系列防治措施展開分析?;鶎荧F醫機構也應加大宣傳力度,推動豬肉市場良性發展和豬養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但是,基層豬支原體肺炎的防治工作質量其實還不理想,進一步完善豬支原體肺炎的疾病防治模式是將是未來行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 李永智,劉開平.豬支原體肺炎臨床診斷及綜合防治技術[J].吉林農業,2014,32(7):1110-1112,1114-1116.
[2] 粟碩,孫龍,張桂紅.豬支原體肺炎病的診斷及綜合防制[J].廣東飼料,2013,32(8):119-120,124-125.
[3] 牛建克,朱建華.豬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與防治[J].畜牧善醫科技信息,2015,21(10):114-115,117-118.
[4] 李維星,汝寧.豬支原體肺炎的臨床診斷及防治措施[J].農村實用科技信息,2016,21(7):112-113,116-117.
[5] 張加力,黃海龍,溫偉,等.四種方法治療豬氣喘病的療效對比試驗[J].現代畜牧獸醫,2014,21(1):133-136,138-140.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