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趙龍 ●王逸
“我不介意中國商戶增加,實際上,韓國人在長灘島做的生意更多”——《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22日報道稱,菲著名旅游勝地長灘島去年10月經修整后重新開放,出現了上百家中國商戶,在當地引發爭議,有人抱怨稱中國商戶及其雇用的中國工人搶了他們的工作,但也有人表達不同意見。當地政府部門已就此展開調查。
菲多家媒體近日都報道了“中國商戶涌入長灘島”的消息。《馬尼拉時報》22日稱,關閉6個月的長灘島重開后,中國商鋪增加了30%。ABS-CBN新聞網發布的視頻拍攝了長灘島上的中國游客、有巨大中文標識的海鮮商店(如圖)、地產店鋪等。《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稱,長灘島關閉期間,大量當地居民失業。由當地商人、導游等組成的“我們是長灘島”組織協調員奧利弗說,“我們感到像罪犯一樣,很難回到之前的生活和就業狀態。很多中國商戶似乎只雇用中國工人,他們的工資一般比當地人高。如一名中國廚師月工資可達到3萬至5萬比索(約合人民幣6500元),而本地廚師的工資每天才500比索。”她呼吁政府部門檢查這些中國工人是否有合法的工作許可。報道稱,長灘島居民對中國商鋪的增多感到吃驚,特別是在長灘島主路上。很多人反對只標中文的牌匾和菜單,當地主管部門表示,他們將要求外國商家在牌匾上多標英文,少些中文和其他文字。
但也有一些長灘島居民有不同看法。至少兩名當地餐館老板對《菲律賓每日問詢者報》表示,他們不介意中國商鋪的增加。其中一名菲律賓人說,他對當地人的反應感到驚訝,“韓國人來的時候也沒這么大反應。實際上,韓國人在這里的生意更多,更多樣化。他們不但開餐館,也開旅店、洗浴中心、按摩店、酒吧、咖啡店、雜貨店、潛水俱樂部及經營其他涉水運動”。另一名菲律賓人也說,他不介意誰來做生意,只要遵紀守法。在長灘島生活多年的新加坡商人彼得·塔亞表示,因為來長灘島的中國游客增多,投資者在這里做生意非常自然。過去幾年,中國游客已經是長灘島最大的外國游客群體。
有分析認為,所謂“中國商戶涌入長灘島”只是菲一些政治勢力炒作“中國勞工涌入菲律賓”的延伸而已。在中菲政治關系向好的背景下,菲一些人頻頻炒作中國負面話題,要求政府采取強硬立場。已在長灘島經營中餐館8年的張老板22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據他了解,長灘島重新開放后,中餐廳確實多了七八家,但他沒有發現當地人有負面情緒。因為面對龐大的游客群體,長灘島的接待能力還很不足,不存在和當地人搶生意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