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靖塵
21日晚,上海一輛特斯拉電動車在地庫中突然自燃,并殃及周邊停放的多輛汽車。特斯拉表示積極配合相關部門調查;22日,中國電動車制造商蔚來的一款電動車在維修過程中燃燒,公司稱已開啟對燃燒原因的調查。一時間電動車的安全問題在社交媒體上被熱議。行業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目前的事實不能支持電動車不如傳統汽車安全的猜測。
美國CNBC網站稱,今年1月芝加哥律師事務所Corboy&Demetri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過去五年全球至少有十多起特斯拉電動車電池爆炸燃燒事件。路透社報道稱,該聲明是一項針對特斯拉的訴訟的一部分,該訴訟指控2014年特斯拉ModelS的電池組設計存在缺陷,導致一名乘客在事故中喪生。
中國汽車行業分析師鐘師22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沒有公布調查結果的情況下,不能草率地下電動車不如傳統燃油車安全的結論,車輛自燃的情況二者都發生過。他分析稱,大型電動車的電池包能量很大,車輛自燃一般是在電池遭遇強大外力或高溫時發生短路所致,“雖然這兩起事故的起因尚不清楚,但也給電動車生產商提出警示,即需要考慮車用電池的安全管理。爭取通過控制電池能量釋放的時間和區域的設計,在電池遭遇事故時搶出逃生時間以減少對乘員的傷害,此外還要嚴控產品質量。”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上周在推特上稱:“超級工廠的松下電池生產線年產量僅為約24GWh,自去年7月份以來限制著Model3的產量。但在現有電池生產線達到接近35GWh之前,特斯拉不會花錢來擴建新的生產線。”
松下并未直接回應這一說法。但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提到,截至今年三月末工廠確有35GWh的產能。許多分析師認為,是特斯拉銷售放緩限制了電池生產線開至最大產能。另一個解釋是,作為特斯拉唯一的電池供應商,松下對特斯拉在中國尋找其他電池供應商的行為感到不滿。據美國商業內幕網消息,松下為特斯拉制造電池的3名現任和前任員工爆料,特斯拉與松下共享的超級工廠內部混亂,標準操作程序經常被員工忽略,每天產生50萬件廢料,造成極大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