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佳 孔錚楨
摘要:互動設計是日用陶瓷藝術設計中缺一不可的組成部分,它可以喚起使用者的情感共鳴。本文以日用陶瓷設計為主要論述對象,探討陶瓷器皿與人的互動關系,旨在明確日用陶瓷設計的初衷,讓日用陶瓷能夠更好地被設計制作和使用。
關鍵詞:陶瓷設計;互動設計;情感共鳴
中圖分類號:J5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027-01
日用陶瓷被使用的三各階段共同結合,是使用一件器物的完整流程,而器皿與人的互動關系在這三個階段中,都能讓設計初衷得到不同程度的體現和發揮,但在目前的日用陶瓷中,存在著很多良莠不齊的設計。本文希望在淺析互動設計的概念、方法和作用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日用陶瓷設計的方法,開拓設計思路,達到使用體驗與設計初衷的最大契合。
一、互動
(一)何為互動
“互”,即交替、相互,“動”是作用、變化,“互動”便是指雙方或多方相互作用下產生的影響和變化。在《中國大百科全書·社會學》的解釋中,互動是由自我互動、人際互動和社會互動三個階段組成的過程,實質是主體與客體之間的往返、溝通活動。在日用陶瓷設計中,充分把握好器皿與人的互動關系,可以最大化地體現設計者的設計初衷、最大化地發揮日用陶瓷在使用場景中的各項功能、最大化地喚起人們與器皿之間的情感共鳴。
(二)如何互動
互動的定義不僅限于客觀存在的實際物體,還包括因感官刺激而產生的心理活動,它可以發生在物與物之間、物與人之間、人與人之間、物與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筆者認為,在日用陶瓷設計中的互動是陳設(以銷售為主要目的)、使用、陳設(以收納或陳列觀賞為主要目的)三個階段所組成。第一個陳設階段中,主要參與互動的是設計者、市場以及消費者;第二個使用階段中,主要參與互動的是使用者、器皿以及使用環境;第三個陳設階段中,主要參與互動的是人、器皿以及陳設環境。不同的主體之間的相互作用活動也不同,繁雜多變的因素和結果使得互動不局限在一往一返式的機械活動中,而變成了雙方或多方互相反復交叉作用、施加影響的復雜活動。這些活動使日用陶瓷的設計者在設計伊始就要盡可能地全方位多角度地考慮,做出一個較為完善的方案。
可見日用陶瓷設計并不是一項簡單的設計程序,設計者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時刻考慮到市場在銷售陳列中的需求,滿足消費者日后的使用需求。在裝飾方面,不同的使用環境需要不同的裝飾紋樣,迎合周圍環境風格的紋樣可以更好地讓器物融入所在氛圍當中,讓使用者有舒適和諧之感,這也是產生情感共鳴的基礎,打好這項基礎,才能產生人更愛物,物更可愛的良性循環。
(三)互動為何
在日用陶瓷設計中,互動的三階段各有目的,但共同目的都是讓器皿發揮最大作用地被投入使用。第一階段處于市場銷售環境中,日用陶瓷器皿做為商品陳設在展柜之中,它需要與展柜環境互動,共同營造和諧的氣氛,引消費者駐足而觀,以自身獨特的造型、紋飾和價格,激發消費者的購買欲。進入第二階段,即使用階段,早在設計之初,使用環境就被做為主要情境而構思,器皿的造型紋飾在這一階段中與環境的互動,顯得比第一階段更加柔和,以喚起人的使用欲。在使用時,若器皿的造型或紋飾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可以讓使用者不覺乏味,從而延長使用時間和周期,也可以將器物的實用功能發揮到最大。在第三階段中,日用陶瓷的主要兩個功能已經完成,第三個收納或觀賞陳設功能是一項可以加分的功能。此時做為已使用完的日用品,器皿需要本收納在不礙事的地方,與存放環境的互動也應契合,融入環境不突兀,同時還要易于拿取。若無法實現完美的隱藏收納,便要做為一件日用陳設瓷展示在相應環境之中,此時與環境的互動應該至少做到不引人反感,若能在不履行本身功能時實現一些附屬功能。
二、日用陶瓷設計中的互動
“日用”即常用,說明日用陶瓷應具有的最大功能就是實用,這也是器皿與人互動產生情感共鳴的主要途徑。在人與器皿互動的三階段中,互動時間最長的就是第二個使用階段,具有很強實用性的器皿可以強化自身功能,促進互動情感的產生。
(一)陳設階段(以銷售為主要目的)
1.設計者與市場的互動:設計者在開始設計的前期,就要以產生共鳴為目的,對市場進行充分調研,總結市場銷售規律以及消費群體的喜好,找到目前市場中對應日用陶瓷設計存在的矛盾,引發共同的產品需求,再根據不同的需求,設計不同的方案。
2.消費者與產品的互動:當適合市場的產品投放到市場中展銷時,就會與消費者產生互動,這個階段的互動能夠促使消費者產生好奇心與購買欲,是為后續的互動行為奠定基礎的重要環節。
(二)使用階段
1_器皿與使用環境的互動:不同功能的器皿出現在不同的使用環境中,雖然功能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必須要盡可能地融入到所處的氛圍當中,優秀的日用陶瓷設計,更能夠通過環境的襯托,彰顯自身的良器之道。
2.器皿與使用者的互動:這是所有互動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設計者在設計方案時考慮最多的部分。使用者作為使用主體,能否與器皿產生理想的互動行為,直接決定了器皿的實用價值能否順利實現。使用者通過視覺、觸覺甚至味覺來感受設計者想要借由器皿所表達的理念,通過這些互動產生共鳴,這里的共鳴既包括與器物的功能達到一致,也包括與設計者在某種程度上的理念契合,這些情感共鳴可以增加人對物的喜愛,以增加器皿被使用的頻率和壽命。
(三)陳設階段(以收納或陳列觀賞為主要目的)
1.器皿與陳列環境的互動:此時器皿的使用功能又一次大大降低,更多的是做為一件閑置物品被擱置在一旁,因此它需要很便于收納,或者可以用作陳設觀賞,再次實現一定的審美使用功能。這時的互動有兩種,一種是與收納空間的互動,因收納空間較為簡單,這里不做贅述;另一種是與陳列環境的互動,需要盡可能地與所在環境共同營造一個統一的氛圍,甚至實現一些諸如花插、小收納盒之類的實用功能。
2.器皿與人的互動:此時的互動目的是為了喚起使用者對器皿的再次使用的欲望。
三、日用陶瓷設計中的互動走向
(一)現階段日用陶瓷設計中的問題
日用陶瓷設計中需要考慮的因素有很多,設計很多專業范疇,除了專業的陶瓷制作知識,還有人體工程、工業設計等專業需要掌握。但目前很多的日用陶瓷設計,卻與陶藝設計相混淆,在日用瓷中增加了太多過于藝術化的處理,使得日用瓷的實用功能下降,進而導致其與人的互動能力缺失。
另一方面,除了過于注重陶藝設計之外,太過傾向于工業產品設計也會導致日用陶瓷的部分什么缺失,無法喚起對于陶瓷的情感共鳴。
(二)日用陶瓷設計中的互動走向
隨著科技發展進步,越來越多的設計都依靠著高科技的輔助前行,一方面給設計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對于傳統設計來說也是一項挑戰,設計者需要適當利用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條件,把日用瓷與科技的互動納入到設計考慮的新范疇之內,與時俱進地將日用陶瓷設計程序更加完善,拓寬日用陶瓷文化的受眾面,讓更多人走近陶瓷文化,理解日用陶瓷設計,這也是所有設計者希望引發的最核心的情感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