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振強
摘要:伴隨著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在農村許多基層文化站也隨之產生,基層文化站的主旨是為人民服務,在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方面起到不可缺少的作用。但如果不能采用合理的方式進行活動規劃,就會在基層文化站的管理中產生一系列問題,本文主要針對基層文化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策略進行研究。
關鍵詞:基層文化站;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G2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257-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于農村的重視也是越來越高,為了加強對農村的文化建設,一系列的基層文化站隨之產生。基層文化站雖然豐富了人們的生活,有利于社會主義建設,但也不免會出現一些問題。筆者擬將就基層文化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同時對解決該問題的方法策略作出深度研究。
二、基層文化站的相關內容研究
(一)基層文化站產生的背景及意義
現階段新時期社會主義發展正如火如荼,國家為了社會主義發展的需要而設立了基層文化站。在基層文化站向廣大人民群眾宣傳教育,并且組織人民群眾開展一系列文化活動。隨著社會主義的發展,人民對于精神文明方面的追求已越來越高,這一舉措對于促進精神文明與和諧社會建設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而在鄉鎮的基層文化站更具有重要意義,它具有龍游導向,是文化建設的基礎,如果能將基層文化站建立地很好,整個農村鄉鎮也一定會產生巨大的改變。
(二)基層文化站建設的必要性
當今時代,我國城鄉差距十分嚴重,城市發展越來越好,但農村發展卻停滯不前,甚至還有地方在逐漸落后,為了消除此問題,基層文化站的建設必不可少。農村文化設施本就落后,基層文化站的建立或多或少都會緩解一些城市與農村問的文化差距。農村中也有許多民眾,他們也渴望文化教育,只是由于設施的缺少,條件的不允許才會導致當今這種情況的出現,所以基層文化站的建設十分具有必要性。
(三)基層文化站的重要性
1.符合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在我國現如今的發展條件下,現在的農村雖說依舊和城市相差很遠,可也不是過去意義上的只知道吃山傍水貧窮的農村。現在的農村里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多媒體設施,有網絡也有渠道能知道外面的世界。人們一旦接觸到了科技的魅力,就一定想要更多的了解,誰不希望自己多懂得一些知識呢。所以,因為廣大群眾在精神文化這方面有了更高的追求,而基層文化站是符合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所以這是基層文化站的重要性之一。
2.推動區域文化發展建設
我國國土面積十分遼闊,甚至在世界中也是身處前列,可由于國土面積過于龐大,每個區域問相隔甚遠,所以形成了多種區域文化。這些區域文化本是我國特有的文化寶藏,可由于鄉鎮人民普遍文化度不高,這些文化正在逐漸消失。為了不讓中華民族的獨特之處失去傳承,基層文化站的重要性就尤為明顯。如果有了基層文化站的存在,豐富文化活動的內容,指導當地人民進行區域特有文化的學習,一定不會使這種文化消失。
3.帶動群眾文化建設發展
如果當地政府能夠對基層文化站稍微加以重視,時常開展一些文化活動,積極引導人民參與進來,一定可以帶動群眾的文化建設發展。其好處還不僅僅只有這一個方面,如果人民的文化素養得到了提升,那么農村中有一些不良風氣就會得到制止與改善,從而產生良好的文化范圍。
三、基層文化站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體制混亂
由于國家并沒有下發明確的規定,所以對于基層文化站由誰管理這一問題具有很大的困難。首先由于基層文化站并不是一個盈利的項目,所以若不是統一安排或者真正愛國的人士,很少有人會愿意接受這樣一個既不盈利又十分難管的項目。需要管理的事項繁雜,人員又不充足,很多事都要親力親為,好不容易辦成的活動還可能費力不討好。況且還會有領導認為這樣的設施根本沒有用處,甚至將活動的場所都租給其他工廠只為盈利。也有人只是安排了一個形象化的基層文化站,但卻并沒有實質作用,寫著基層文化站卻從不開展任何活動。也有領導自己喜歡什么就開展什么活動,卻沒從廣大群眾出發,根本沒有考慮他們需要的是什么樣子的活動,一味只考慮自己,這樣的基層文化站一定是弊大于利。
(二)人員使用不當
若沒有上層分配,愿意去鄉鎮工作的人一定是少之又少,而去了鄉鎮又愿意從事基層文化站工作的人就更少了。如果實在沒有人愿意去,甚至要從鄉鎮本身選出幾個人來任職。本身基層文化站就是要解決城鄉差距,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可若像這樣沒有專業人員的存在,又怎么知道該如何加強文化建設,從什么方面著手,如何調動人民積極性。這些都是需要學習的,而不是隨便一個人都可以去勝任的,況且有一些基層文化站己經被當地企業所征用編制也被占用,造成專業人員無編進不來。而在編的一些工作人員也不了解基層文化站的意義,不知道這到底是要做什么的,又怎么能合理地開展活動。
四、強化基層文化站管理的對策思考
(一)提高認識,落實責任
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基層文化站的有關問題,嚴重影響了現階段我國對于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首先就要做到提高認識。鄉鎮黨委政府首先要充分的認識到基層文化站的重要意義所在,只有他們充分理解了基層文化站會帶來的諸多好處,才會傳達給下級,并對這一項目加以重視。
除此之外,還要落實責任體系,必須做到有效分工,使每項工作的責任都能落實到每個人的頭上,有了責任的約束,工作人員才會更有壓力,壓力即是動力,才能促進基層文化站的發展。
(二)加大投入,整合資源
國家政府應當加大對于基層文化站的投入,可以大概的計算出一個需要的最少經費,那么政府的投資絕不可以少于這個最低經費,經費是舉辦一切活動的保障。如果經費充足,給予有關工作人員的補助就會增多,工作條件好了,工作熱情自然會隨之提升。不用考慮經費的問題,那么舉辦的文化活動的質量就會提升,活動的次數也會增多,甚至可以購買一些獎品實行獎勵政策,積極參與活動并學的最好的人可以獲得獎勵。還可以采購一些書刊雜志,即使做不到人手一本,也可以放在基層文化站中供大家借閱。
(三)優化結構,規劃管理
專業人士的培養還是不可缺少的一環,所以必須做到優化人員結構,應當定期對于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尤其要重視對專職文化干部的培養,盡量避免身居多職的行為。盡可能地給予他們較好的待遇。對于鄉鎮中作出杰出貢獻的人民,也可以請其稱為工作人員中的一員,時常聽取他們的建議,也能帶來十分有益的效果。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體系,要時刻結合上級與階層之間的聯系,上級有什么指示能夠及時的傳達到基層,而基層有什么意見也能夠做到及時的反饋。
(四)突出特色,爭取創新
每一個鄉鎮的基層文化站當地的文化都不相同,所以為了更好的發揮出文化站的效果,就一定要根據每個地區文化的特點,突出特色,才能更好地調動起人民的積極性,也更愿意參與進來。當地的人民喜歡唱山歌,那么就可以組織一次山歌大賽,當地人民喜歡打腰鼓,舉辦一次腰鼓的演出也很具有新意,大家都參與到其中,是十分有價值的。在特色文化的基礎上盡可能的做到創新,一定能推動基層文化站越快越好的發展。
五、結語
本文針對基層文化站的意義進行了陳述,并就基層文化站中出現的管理問題進行列舉與具體介紹,我們當前的任務,就是找到措施解決這些問題,讓基層文化站真正成為群眾文化活動的陣地,農村文化建設真的能得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