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翔宇
摘要:音樂表現力是音樂演奏的靈魂,提升音樂演奏藝術表現力具有重要意義。單簧管是交響樂中的重要聲部,在演奏中發揮藝術表現力更為重要。音樂表現力的提升對學生長遠音樂生涯發展具有決定性的意義。本文以單簧管的基礎技巧訓練為切入點,探討培養學生單簧管演奏藝術表現力的途徑。為單簧管教學效果的改善及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提供積極的建議。
關鍵詞:單簧管演奏教學;音樂表現力;基礎技巧訓練
中圖分類號:J62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091-01
我國音樂教學事業不斷發展,單簧管教學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實際教學中也存在一些問題。應重視加強對學生演奏基礎技術的訓練,提升單簧管演奏的藝術表現力。
一、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
音樂表現力指表現音樂內容的能力,演奏者通過音樂思維,運用高超的演奏技術完美展示音樂作品內容。音樂表現力強,則能增強音樂藝術感染力。單簧管教學的主要內容包括運指,氣息與運舌,要求學生運用自如的氣息控制,靈活快捷的運指,保持正確的口型,靈敏的運舌,單簧管技巧教學中,不同教師習慣采用不同的訓練方法,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僅注重對學生進行單簧管理論知識及技巧的教授,對如何了解音樂作品核心思想內容較少涉及,缺乏表現力的音樂作品無法打動聽眾,演奏者無法成為偉大的單簧管演奏大師,因此,在單簧管教學中加強對學生音樂表現力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
扎實的基本功是演奏樂器的關鍵,加強對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表現力。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內容主要是長音練習,分析樂譜。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包括長音練習,音階及和弦訓練,長音訓練是其基礎訓練內容??捎行у憻拰W生的氣息控制力,氣息的控制力是演奏的關鍵。單簧管通過氣息及指法控制演奏,長音訓練是改善音效進行音色訓練的有效方法,因此,長音訓練在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中至關重要。
長音的訓練方法主要有同一力度與變化力度結合訓練,同一力度訓練與變化力度訓練。同一力度與變化力度結合訓練能練習音域中所有音,能使學生熟悉所有音階,音樂強弱力度的不斷轉換能提升學生的演奏能力。熟悉音階是長音訓練的前提,是演奏樂器的基礎。
同一力度長音訓練更加細化,從最低音開始吹奏,達到最高音。訓練比較枯燥但效果最佳。要求學生具備足夠的耐心,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訓練習慣。變化力度的長音訓練主要有PP到ff及P P-f f-P P的變化形式,f f是很強的等級,p p是音樂力度很弱的等級,演奏變化力度是有效提升氣息控制力的方法,能使學生掌握好弱音與強音在演奏時的力度。
二、演奏基礎技巧訓練的要點
基礎訓練中,要重點攻破難點技巧,快速演奏是單簧管演奏中的難點部分。復雜節奏及大跳音程要求學生具有扎實的基礎及快速的反應思考,突破難點技巧的學習可使學生快速提升演奏水平。突破難點訓練要循序漸進的進行,在學生熟悉樂譜后要求其逐漸加快演奏速度。很多訓練項目存在較大的難度,教師應確保訓練的有效性與科學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音的連接分為吐音與連音,演奏復雜音程時易掌握不好演奏節奏,連音吐音常出現吐音音量不同,兩個連音發音長短不同等情況,對此需要學生掌握音的連接技巧,首先要保持口型穩定力度適中,減少在演奏中出現口型變化的情況。練習吐音時要求學生吐音清晰,音的練習需要不斷的反復訓練,才能獲得好的訓練效果。
演奏姿勢是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中需特別注意的問題,單簧管教學中,很多教師較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學生在訓練中要注意樂譜,指法及氣息的控制,無暇顧及演奏姿勢。因此學生在演奏訓練時不能保持正確姿勢。演奏中保持正確的姿勢應注意用指肚觸鍵,避免指尖按壓力度不夠影響音效。手指動作幅度要小,確保音的快速連接。演奏練習時手指要自然放松,機械的動作容易掌握不好力度。影響發音效果,教師與學生常忽略演奏的姿勢問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演奏的效果,因此,演奏中應注意學生的演奏姿勢,使學生養成正確演奏姿勢的習慣。
三、提升學生演奏的音樂藝術表現力
首先教師應培養學生對單簧管藝術作品的了解,將音樂作品中的音符與標記展現在音樂演奏中。其次教師應教導學生將自身的氣質融入到音樂演奏中。在教學中要忠于音樂作品,使得音樂作品藝術韻味得以升華。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駕馭能力與感悟能力。聲音是音樂表達豐富情感與塑造藝術形象的形式,如演奏者缺乏靈敏的聽覺與觸覺則難以演奏出美妙的音樂作品。在單簧管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聽覺及審美能力,培養學生對單簧管音樂作品的節奏變化及音色感知力,注重學生對單簧管音樂作品蘊含歌唱性知識的學習,與學生內心歌唱結合培養學生的調式感。
四、結語
單簧管演奏基礎訓練主要是長音訓練,長音訓練有助于學生掌握氣息控制方法,在演奏練習中應選擇恰當的教學內容,注意音的連接練習。提升單簧管的演奏訓練質量。逐步提高學生的演奏水平與藝術表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