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淼 陳琦昌 劉彩霞
摘要:影與光共生的藝術品即為攝影,而攝影作品的畫面信息也主要由光影所展現,光影能夠充分將攝影畫面的相關信息以及攝影作品的思想與情感進行充分表達,由此可看出,光影藝術效果與攝影畫面存在直接關系。因此為實現攝影畫面風格的拓展,也為展現攝影作品的藝術魅力,本文針對光影設計進行深入研究,探究光影設計在攝影作品中的意義,并為實現攝影畫面風格的優化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攝影;光影效果;畫面風格
中圖分類號:J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06-01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較大提升,對于藝術的需求也逐漸增多。影與光為生活中較為關鍵的兩部分,雖二者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但二者卻又相互對立,換言之,光與影即為一對共生體。攝影畫面的構成主要通過設備對光影進行描述,從而達到對物理信息的有效記錄。在攝影期間,光與影為其中關鍵環節,因此若想實現攝影畫面的完善,實現畫面風格的拓展,即要針對此兩方面進行研究。
一、光影的類別及分析
(一)自然光影及藝術效果
攝影需要光,利用光影所營造出的藝術效果不僅能夠使攝影作品充滿美感,更可使攝影作品具備藝術價值與實際價值。就自然光源展開分析,一般情況下的自然光源均為日光,攝影師根據日光角度、光照強度等因素實現攝影作品的拍攝,根據自身喜好及審美標準分析實際過程中的光影效果,利用遮光板、鏡面等工具對自然光源進行調整,實現布光設計。實際拍攝活動開始前,若光線太強,則利用遮光板,若光線太弱,則利用反光板。
(二)人造光影及藝術效果
人造光影與自然因素不同,其多為布光、布景設計過程中攝影師及相關人員通過道具實現光影構建,較自然光而言能夠更為有效地構建出攝影師想要的環境,但實際過程中要求較高,需攝影師具有較高的藝術素養、職業修養才能實現媲美自然光源甚至勝過自然光源的光影效果。
二、光影對攝影作品畫面風格的影響
(一)畫面視覺中心強化帶來的畫面風格變化
光影效果對攝影作品風格最為直觀的影響即為畫面視覺中心的強化。不同光影對視覺中心做出的強化不同,畫面風格便由此發生轉變。就實際而言,同一個物品作為畫面中心,但光源冷暖、遠近均會對畫面造成影響。攝影過程中,光影效果雖然不會改變物體形體,但其能夠有效襯托出物體存在,使物體渲染出各項效果,切實成為畫面視覺中心的同時帶來不一樣的畫面風格,使觀看者體會到不一樣的感覺。對比普通拍攝相比逆光拍攝難度相對較大,但逆光有著其他光位并未具有的優勢,因此采用逆光能夠及時為景物增添輪廓光,并在此期間,應選擇數量大但體積相對較小的景物,如此才能實現拍攝效果的提升。
(二)空間感體現帶來的畫面風格變化
畫面風格中,空間方面所帶來的風格不同亦成為攝影作品風格劃分中的一部分,就實際而言,光影帶來的空間感亦會使整個攝影作品的畫面風格出現截然不同的現象。在風景攝影中,用順光拍攝景物,能夠給人明亮、清朗的感覺。但是,順光照射景物過于平正、明暗之分不明顯,這往往會使景物主體與背景的色調融合,畫面缺乏立體感。但是順光的利用對于初學者來說比較簡單,攝影師只要使用相機的評價測光模式,基本上就可以拍攝出令人滿意的照片光影由光與影組合,當二者相互結合時便會產生空間,且實際過程中光與影所帶來的空間效果不同,畫面風格便會發生變化。同時,現實中的物體皆為三維立體,但攝影作品為平面展示作品,如何利用光影構造空間感、采取合理的空間設計、光影藝術效果使畫面風格符合創作者想法,使攝影作品畫面更為豐富,已成為實際過程中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對畫面風格造成的影響即為層次、空間感、明暗關系,且此類關系綜合構成了實際攝影作品中的藝術價值體現方向。
(三)光影氣氛渲染帶來的畫面風格變化
在攝影過程中,光與影能夠同時存在。攝影作品中畫面的色彩表達有著自身獨有的方式,同時,不同色彩所表達的藝術氛圍及情感也存在較大差異性。就實際角度分析,紅色與興奮及火熱情緒存在直接關系,而生命及希望的顏色即為綠色,藍色與黃色分別代表沉靜及溫暖。色彩不但能夠將物體的情感進行完美詮釋,同時其還能對大眾情緒造成較大影響,并且人們的情緒與色彩的選擇也存在直接關系,若人們情緒處于快樂時,大多會選擇暖色系色彩進行創作,而若情緒處于悲傷時,則會選擇偏冷色系進行使用。一般情況下,漫射光是很難形成強烈的陰影的。畫面中如果存在極其明顯的明暗對比效果,那么此時的光線大多數情況下為直射光。
三、結語
綜上所述,攝影作品與光影效果存在直接關系,換言之,光影藝術效果直接決定了攝影畫面的優劣,因此攝影活動開展過程中,攝影師應及時針對光影環節進行合理設計,使最終的攝影作品能夠為人們帶來視覺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