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飛
摘要:戲劇曲藝作為區域發展的重要內容。以現階段社會經濟發展情況為基礎,結合近年來地方傳統文化傳承特點,明確新時代發展對地方戲劇曲藝提出的要求,深層探索如何進行地方戲劇曲藝的創作與傳承工作,以此提升全社會的文化素養,并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效依據。
關鍵詞:地方;戲劇;曲藝;傳承
中圖分類號:F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06-0141-01
地方戲劇曲藝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集中了美術、文學及歌舞、音樂等多種藝術形態,并在上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中求同存異,持續革新,最終成為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且展現出了極其強烈的生命力。下面以廣東肇慶為例,對地方戲劇曲藝的創作與傳承進行研究與分析。
一、背景介紹
了解廣東肇慶歷史進程可知,以“貴兒戲”為代表的中國稀有戲曲劇種,最初出現在清朝末葉時期,主要是從民間說唱發展成為現如今由多人組成,且具備故事情節的戲劇,最常引用的樂器是打擊樂的鑼鼓和嗩吶。在這一背景下,廣東肇慶市針對已有的戲劇曲藝文化內容,在1989年提出了復會,并從原本的“廣東省戲劇家協會肇慶分會”改為“肇慶市戲劇曲藝家協會”。2000年11月,肇慶市曲藝家協會成立分處,始稱肇慶市戲劇家協會。
二、地方戲劇曲藝的創作
現如今,我國已有的地方劇種達到了三百多個,不管是從區域還是從民族文化角度入手分析,它們都展現出了個性化特點。且隨著時代變遷,傳統文化要想更快融入到持續革新的社會環境中,不僅要了解基層群眾的發展需求,還要依據不同區域的戲劇曲藝推廣特點進行創作。針對地方戲劇曲藝進行創作的方式主要分為三種:其一,引用傳統手法演繹新創作的劇目;其二,引用新手法演繹傳統劇目;其三,引用全新手法探索和展現新劇目。需要注意的是,在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展現戲劇曲藝的獨特性。因此,廣東肇慶市戲劇曲藝的創作工作要在明確所在區域文化傳承特點的基礎上,結合群眾需求,構建全新的創作平臺。
三、地方戲劇曲藝的傳承
(一)戲劇曲藝在校園中的傳承
讓“戲劇曲藝”進入校園環境,不但可以加快地方戲曲文化傳播步伐,而且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傳統戲曲文化的熱情,優化他們的藝術審美能力和文化底蘊,并引導他們全面發展,同時對構建優質校園文化具有積極作用,符合新課改提出的教學要求。通過將戲劇融入到教育平臺中,讓更多學生感受到戲劇曲藝的藝術魅力,促使我國傳統優秀民族文化可以有效傳承下去,并讓更多年輕人了解和喜歡它們,這也是藝術最初的使命。
(二)整改地方戲劇曲藝的傳承制度
了解當前廣東肇慶市提出的戲劇曲藝傳承工作情況可知,對非遺傳承人提出專項經費補貼,確定帶徒與傳承責任,支持他們帶班演出并提供補貼,有助于為民間地方戲劇曲藝的傳承工作奠定基礎。對地方戲劇曲藝而言,要想實現持續發展的工作目標,最重要的聘用優質人才。通過了解廣東肇慶市戲劇曲藝文化發展歷史可知,一個劇種的發展變化主要受傳承人才所影響,因此現階段各大戲曲院校和劇院團都增加了有關人才的培育力度,這對地方戲劇曲藝的創作與傳承而言具有積極作用。
(三)戲劇曲藝在鄉村中的傳承
2018年9月29日,由肇慶市文廣新局和鼎湖區委宣傳部聯合主辦,鼎湖區文廣新局、鼎湖區文化館承辦的“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推動戲曲繁榮發展”-2018年肇慶市“戲曲進農村”活動,分別在鼎湖區沙浦鎮典一東江村、蓮花鎮古遺村等地進行,共展演4場,不僅得到了當地村民的歡迎,還實現了預期設定的發展目標。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結合當前地方戲劇曲藝傳承特點,及早提出與之相關的保護和扶持政策文件至關重要。這就要求政府機構在了解廣東肇慶市地方戲劇曲藝發展情況的基礎上,明確和規劃有效的傳承方案,以此確定未來的發展方向,并從基礎上提升創作與傳承工作效率和質量。
(四)增加投資力度
對地方戲劇曲藝而言,為了實現預期設定的創作與傳承目標,所在區域的政府部門不僅要結合時代發展需求提出有效的工作方案,還要提供有效的資金保障。通過構建專項資金,為重要劇目的研發、專業人才的培訓及不同區域的演出等內容提供充足準備,不僅可以達到預期效果,還可以加快戲劇曲藝傳承步伐。需要注意的是,在創作與傳承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從繼承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和優化。尤其是對當代年輕人而言,他們在接受傳統意義上的戲劇曲藝文化時,可以了解和認識的范圍非常少,此時通過整合現代化技術進行簡單創新,既可以符合當代戲曲創作要求,又能滿足年輕群體的觀看需求,進而實現雙贏的發展目標。
四、結語
綜上所述,廣東肇慶市在創作和傳承地方戲劇曲藝時,不僅要從單一角度入手進行分析,還要從多方位進行探索,最重要的是充分展現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以此讓更多群體在觀看表演和精神溝通中對地方戲劇曲藝有全新認識和理解。